第29章 广东招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实录!
自从工部按照拆分零部件的方法下单到各地匠户手中,回过来进行零部件组装完成的产量实在数不胜数,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京营守备这十几万人都已经装备上了新的战车和盔甲,连着南京守备军队都已经开始装备了。
照这个速度,不出五个月全国的都司都能完成全部换装,更不用说边军了。
但是被毫无人性的工部叫停了!不停不行,户部开始骂娘了。要不是朱祁钰割了寺庙的韭菜,户部库房早就能开马场跑马了。
眼下虽然库房里还有些银钱,但怎么都经不住这么花费,开闸泄洪一般的速度往外哗哗流,这得抄多少家寺庙才能填得过来?
何况,这些军械有那么急着要马上生产出来吗?够用就行了。
听过工部与户部扯皮,又问了兵部之后朱祁钰直接回复了句:“兵部会同工部研制新式战车,民间所有订单截止到本月底后官府不再回收。”
虽然对于这个说法户部还是有些不太满意,但总算只用付到月底就行了。至于研制新式战车,呵呵,战车那么好研制至于在大明朝用了这么多年现在才换新的?
让他们研发去吧,没个十年八年的,弄不出来新玩意。就算弄出来又怎么样?到时候没仗可打了,户部坚决不拨粮布银钱,你工部敢用脸付账去?!
等到众人出大殿时,朱祁钰突然在后面喊了一句:“明儿个我把新战车图纸拿出来,叫上石卿几个武将一起来看啊!”
兼任户部尚书的王直一个踉跄差点没一头栽倒在门槛上。
在王直的坚持下,朱祁钰到底没有把新图纸拿出来让石亨几人研究。不能让这么大年纪的人真在大殿里撒泼打滚,否则怎么说都是个昏君了。
虽然于谦连激将法都用上了,坚决称朱祁钰身为天子不能言而无信,朱祁钰最终也只是拿着一卷绢帛展开一尺来长让大家隔着两丈远瞅了一眼。
收绢帛时那些武将顿时就不乐意了,耍猴呢?这么大一肘子上桌晃一圈就给撤下去了,把我们叫来开席就闻个味啊!这是人干的事吗?
石亨一激动,抬脚差点踩在了御阶上了。幸好大太监金英反应过来给一把拽了回来。
陶瑾、刘聚、李端、刘得新等一群有资格被叫上来闻肘子味道的武官都很失态,最后还是被兴安一顿呵斥后全都吓趴到地上哭着闹着非要传阅一翻。
兴安直接开骂一句“意欲反乎?”要不是朱祁钰适时制止,只怕要最后要闹出点大动静来才能完事。
就知道皇帝有后手,居然还有这么长一卷没有拿出来。就之前拿出来那几种物件按前方战报消息来说,就已经好用到不得了了。要是都拿出来,是不是就能制霸天下恢复太祖时版图了?
不不不,那才哪到哪,至少能够恢复蒙元时期版图!
王直已经呆滞了,一个字都不想说。爱咋咋吧,只要你能弄来银钱,就是要拆了皇宫重建都随你。至于这银钱你是拆了寺庙还是扒了祖坟,都不是我户部该管的事情了。
兼管这差使太难了,还是得早点扔出去才行。之前推周枕做户部尚书,非让我先兼着,这会差不多时间了吧?早点扔出去早点完事,鹅滴个娘嘞~这真不是人干的事!
广州府里,不到一个月经历了人生大喜大落又升了几级的新任右副都御史杨信民正在奋笔急书,写得很详细,希望能够清楚反应自己到广州以来所作所为。
要说杨信民也真是胆大,进入广州城后直接下令打开城门,让百姓凭官府发放的凭证进出广州城。已经封城数月的广州老百姓终于可以出城上山打柴回家做热饭吃了。
至于做饭的米从哪里来?官府有官仓啊!虽然不知道以前官府是什么原因没有开仓放粮,但就是没放粮,不少穷人最终没能等来杨信民开仓赈粮…….
杨信民名声还是很好用的。黄萧养的叛军们居然也不对城门大开的广州城有任何想法了,连出城上山打柴的百姓都能做到“秋毫无犯”。
被杨信民派出的敢死之士做为使者到了黄萧养的大营里,顺利约到了双方见面和谈的时间。
黄、杨两人就隔着两、三丈的城壕,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招安条件。
原本不相信杨信民重返广州的叛军看到真人就在眼前,竟然直接就跪下来痛哭流涕的磕头请罪。
如果朱祁钰在这里一定又会说:封建统治下的老百姓实在太单纯了,能有口饭吃饿不死就不会造反。一个老百姓眼中的好官,人往那里一站,已经造反的叛军就能跪下请罪,这还用得着详细谈招安条件吗?
说起老百姓造反被招安,还真得要说说叶宗留、邓茂七两人的反叛结局,就是典型案例。
正统十二年开始就把大明东南浙赣等地官府闹到焦头烂额的叶宗留叛乱,领导人叶宗留被官军流矢射中早早就死在了江西黄柏铺附近,但他侄子、侄媳妇带了一支队伍,首领陈鉴胡带了一支硬生生又折腾了大明一年多。
其中这个陈鉴胡就已经打下了好大一片江山,劫掠浙江多个州县甚至已经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太平国王”的称号。
结果呢?浙江丽水一个叫丁宁的县丞派人招安诱降,许下了高官厚禄就轻松给拿下了。
一个县丞派的人去招安……
打个比方,有个县公安局局长对一个攻打了多个城、县的分裂份子说:你别打了,只要你投降就让你当个副省长啥的,这不比造反有前途吗?
这话说出去,能有人信吗?
咱们这位太平国王陈鉴胡就信了!
结果呢?可想而知。
锦衣卫大狱里被折腾到实在没有留下意义之后被执行了剐刑。没错,就是用三千多刀凌迟处死的那种剐刑!
执行的时候,旁边……还特意拴了几条饿了好些天的狗。
杨信民在广州对黄萧养叛军的招抚很顺利,因为亲眼见到了杨信民的到来,叛军中很多在广州有家有口的当夜就偷偷跑回广州城投降。
再加上董兴时不时带着马军搞点剿匪动静砍点叛贼脑袋什么的,黄萧养军中士气越来越低下,想被招安的叛军更多了。
随着征剿总兵陈懋率领的主力官军越来越靠近广东,杨信民与叛军首领黄萧养的沟通越来越频繁。或者说,是黄逆萧养联络大明右副都御史巡抚两广招抚钦差杨信民越来越积极。
今天谈判送两条鱼,明日磋商递只野兔的,杨信民本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照单全收。该吃吃,该喝喝……
如果不是董兴的官军几次突袭打到黄萧养没了脾气,更有陈懋大军步步紧逼,相信叛军们这会还在想着自己能称王封侯呢!
送鱼肉给招抚钦差?哼哼,就怕有命吃没命拉出来。
特别是收到消息朝廷开放了改户籍的政策之后,昼户们都坐不住了。
跟着黄萧养造反是因为自己是连贱户都算不上的人,终身穷困潦倒不说还要承担巨额的“渔课”。
要说有多穷,一句话能说明:男子冬夏止一裤襦,妇人量三岁益一布 裙。
照朝廷现在这政策,多缴点鱼虽然没有可能改变命运,但是搞些海运不就可以赚到钱了,然后就有机会换户口了。那我还造反干嘛呢?
换句话说,如果能逮几个叛贼回去,还能算是有功于国获得赏赐,搞不好抓了黄萧养还能封个官当当,不比造反强吗?
因为正统皇帝在六月份的时候特别命令刑部申明“旧例濒海居民私通外互助贸易番货,漏泄事情及引海贼劫掠边地者,正犯极刑,家人戍边。知情故纵者罪同”。
这样子大家靠海吃海的人家才从海民正式被大明朝廷认定为海贼的,不然也不会一个黄萧养那千来号人就能把大家拉到一条船上去了。
新皇帝上位,把被冤枉的杨信民升官派了回来不说,还同意了将海民、海贼重新定义,这就给了大家一条生路。
洪武时期朱元璋那个小心眼的玩意儿,将跟他一起争过天下的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何真等人余部及后代都打进贱民这一类,大家几代人过的日子真是生不如死。
现在新皇帝各种新的政策颁布出来,大家不仅可以和普通百姓一样活着,甚至还能够有机会好好活着了。
投降的人多了,黄萧养真的就头痛,一阵一阵头痛。
如果能谈一个好条件,自己带着所有造反的人一起接受招安的情况下一定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下场。
可是现在自己不得不担心,之前跟随自己造反的这些人随时会在背后给自己腰子上来一刀。
噶了造反首领伪“顺天王”黄逆,这个彩头可不小,不得不防。现在的黄萧养看谁都像是对自己腰子有想法的人,睡觉都恨不能睁着眼睛。
不行啊,再不投降朝廷十万大军就要杀过来了。
这可是刚刚在浙江、福建平定过叶宗留、邓茂七的专业团队,不是地方守备武装可比的。
要说专业,黄萧养也是专业的,专业山贼!
但谁也不是天生就是贼不是?这不都是世道逼的吗?
两广地区少数民族和当地汉人都属于民风那啥啥的,时不时搞点事情来,攻打下县衙、劫个州府也是常有的事情。
大明朝廷一直在抓捕海贼、山贼,就黄萧养起事时广东指挥使司衙门断事司大狱里可是关押着好几百“贼人”,不然咱也不能轻易起事不是。
而且那断事司大狱也太扯蛋了,官衙里的人都跟闹着玩一样,囚犯只要能给钱就能随便拿着东西进进出出。
传递消息什么的都是基本操作,斧头、短刀都可以随意找个物件遮掩 一下就带进去,比如烧鸡啊、风鹅啊啥的。
有了武器在手,就是不想越狱也想越狱了。于是一声招呼下,大家就砍翻了狱卒杀出了监狱。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大家就这么稀里糊涂又攻打下了军嚣局,再之后队伍越来越大,本来想着逃回山林里继续做山贼的黄萧养也就这么成了顺天王了。
正所谓成了萧何,败也萧何。能够发动大军进攻广州城甚至打败广东总兵安乡伯张安的5000官军都是靠着昼民的船支为基础。
可现在,因为朝廷的政策变化昼民反而是最有可能倒戈相向的人。昼民想上岸都快想疯了,怎么可能会放过这种机会。
一旦昼民归降朝廷,叛军余部就会面临在广州城下背水一战的局面。
现在,只能拿着安乡伯那支平叛军被自己这支叛军给霍霍干净为由头,暂时哄住昼民不要轻易相信朝廷。
但是随着投降的人越来越多,难免会有人回来招安,之后,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想想看又牙痒痒,陈万宁那个该死的福建海贼也是杀官造反,先是潮阳县杀了主簿邓选还将官府洗劫一空,又跑到漳州、潮州招兵买马后屡次跑到广东沿海兴风作恶,可就是没称王。
失策啊,真是失策。如果自己不称王,不主动攻打重镇广州,是不是朝廷不会将矛头对准自己呢?
至少应该先打陈万宁吧!
黄萧养怎么想的杨信民不知道,杨信民写给朝廷的奏报中详细计划了后续推进的方案。
按照杨信民的计划,黄萧养能够在大军到来前降了最好,立刻按照皇帝陛下旨意将黄的叛军打散重整。
有家室的青壮编入官军前往广西平叛,家眷安置到浙江、福建。之前的两场叛乱加上官军平叛,很多村庄空置严重了。
对于昼民就更简单了,皇帝陛下专门指示特别关照。海外贸易、抗倭都需要熟悉水性的人,哪怕就是打渔也要老渔民,昼民得哄好了好好用。
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堵不如疏。
既然执行“片帆不得下海”政策会造成大量海贼,不如就换种解释——所谓片帆指“小船”!
我的船有三、五、七帆的是不是就不属于片帆了?不属于那我就能下海了。
对于这种解释方法,杨信民惊掉了下巴。可是据说朝臣们提出反对意见后,皇帝直接讲了一大堆道理,还反驳了朱熹对于孔圣言论的理解。
反驳朱熹对孔圣言论的解读?那可是太祖高皇帝钦定做为大明科举选士的考纲,几乎比大明律地位还高,怎么敢批驳?!
好吧,非常时刻,反正这个皇帝的帝位来的也不符合太祖高皇帝定制。准确的说,从高祖文皇帝那就只能呵呵了~
只要对局势有利,天子怎么说怎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