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家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静姝行!
李静姝收起了冷清略显严肃的神色,背着手,脸色轻松地说道:“今日,诸多乡亲俱在,气氛也好,大家心情也不错,我们就顺便来谈谈我们县的事。”
下方的众人,他们的视野是李孺人站在高高的垛上,十个垛口则是血淋淋的,甚至还在往下滴着血水,也不知道这是哪门子的气氛好。
“我先问下大家,想不想过上好日子?想不想让我们生活的这个县更好?”
李静姝先画饼。
下方有稀稀拉拉的小声音说道:“想。”
众人是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之下表达情绪和言语的,倒不是不给李孺人面子。
李静姝凤目一瞪:“怎地,有气无力的,畏畏缩缩的像个什么样!”
对于李孺人这种时不时带有家长式风格的强势,下方很多人也是有点哭笑不得。
求生欲比较强的三兄弟大声喊道:“想!”
然后立马有了更多的声音响起。
李静姝扫视一眼,盯着贺县令说道:“让我们来问问本地父母官是何想法?”
贺县令躺着也中枪,他是本地正印官,自然不可能跟着他们呼呼喊喊,他要矜持,不然还要不要官体了?还要不要官威了?
但面对李静姝的点名,贺县令心里无处吐槽,一旁自家的婆娘刘氏也在瞪着他,贺县令只好拱拱手:“本官自然是希望百姓们安居乐业,大同县越发繁荣。”
胡中官等人对李静姝的霸道之处,又有了新的认知,认为她非常懂得借势,并且挟势镇压一切。
李静姝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那么你们想过如何能过上好日子没?很多人也许觉得祖辈都是这样过来的,还能怎样?”
“又有人觉得可能家里要出个举人老爷、进士老爷才能过上,但那也太难了,祖坟冒青烟可不容易。”
众人思索着,觉得可不就是这样吗?那李孺人还问我们想不想过好日子干嘛,问个毛线。
这时,有人壮着胆子给了不同的答案:“路上捡到一个大金锭子。”
人群呵呵笑着,这种美事,人人都想做,但几乎不可能发生。
也有调皮的青年大着胆子说:“地主老爷看上了我,让我做他女婿。”
哈哈,人群笑了出来,纷纷指点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青年,那汉子脸皮也厚,只是挠着后脑勺笑。
“可地主老爷没那么多女儿嫁呀,而且人家讲究门当户对,你小子别想了。”
众人又笑了出来,此刻有李孺人在,哪怕不少大户地主也在现场,大家也有胆子拿这些人开涮。
“你们都错了。”
李静姝微笑着打断,直接否定。
众人又安静地听着,因为李孺人的崛起是非常快的,她谈这个话题是具备权威性的。
“日子其实一直在变好。往上数个几千年,我们的先祖都是穿树叶树皮招摇过市的,也没有这些房子遮风挡雨,得跟野兽抢山洞住。”
众人无语,这画风不忍直视啊,算不算有不敬祖宗之嫌?
“茹毛饮血就是形容先祖的生活,别以为我在忽悠你们。”
“到了今日,我们已经掌握了建造、种植等技艺,才能有衣穿,有房住。”
“但这种生活的改善,太慢了,我们应该追求更好的生活。”
“要想过上更好的生活,需要做很多事情,但第一件事,人人都可以做到,那就是家和。”
下方有人心里不屑,觉得李孺人说得太想当然了。不过众人对于这种当众宣讲的方式,还是很有兴趣的,加上李孺人又是大美女,就是背景太血腥了点。
李静姝伸出手摇了摇:“别不以为然,听我仔细与你们说。”
“诸位可以看看,那些富户大户,老爷们在外打拼,夫人掌家,男人也知道在内宅得维护妻子的尊严和地位,而妻子则操持家事让男人无后顾之忧,这样的家才能真正发达起来。”
“但凡家中不谐,夫妻反目,这样的家再是家大业大,不出三代必定破败。”
李静姝在这里并没有提及像这一类大户人家,正妻主母的日子其实也不顺心,比如她们往往要捏着鼻子打理妻妾的事,还得大度,不能嫉妒,别提有多恶心了。
“诸位再想想,越是穷苦的,家里往往越是鸡飞狗跳。男人在家成天打妻骂女,就算有福神财神在家,也会避而远之,如何能发家?”
这话反而让大家更信服,因为涉及到财神、福神的说法,开口的又是被认为有天上背景的李孺人。
李静姝倒是没意识到,随口入乡随俗地加入了财神福神的说法,反而让百姓们重视起来。
“这家,好比是一辆马车。”
李静姝伸手比划了下,在演讲的时候,配合恰当的手势,能起到加强说服力和吸引人注意的效果。
“家和者,全家齐心协力往一个地方使劲,马车自然跑得快。”
“家中不宁者,人心浮动,各有心思,都往不同的地方使劲,如何让马车行走?”
这种贴地气的比喻,是比较容易让老百姓们接受和理解的,众人若有所思。
“那么如何做到家和?”
李静姝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来引导众人的思考方向。
“夫妻相敬,婆媳和睦,妯娌相好,子女孝顺,兄弟姐妹相亲,谓之家和。”
“这些都是老祖宗们早就总结出来的金科玉律,只不过践行者寥寥无几,因此家和而万事兴的人家,也是少数之人,乡亲们,不可不察啊。”
百姓们觉得李孺人描述得过于理想化了,现实中鸡皮蒜毛的事就容易引起鸡飞狗跳,想家和,太难了。
其实就是穷闹得。
但这样仿佛就进入一个死循环,越闹越穷,越穷越闹,有些能意识到这点的人,想了下,觉得头都大了三圈,感觉无解。
“事情总是要一件件做的,我认为诸如打妻骂女等等大家习以为常的事,都是不对的。既然不对,那么就要改正,有过则改,无则加勉。”
“因此,借这机会,我要在全县立下七诫,与乡亲们共勉。”
下方不少人立马联想到了李孺人之前的很多动作,包括前不久的重新订立村长职责一事,今日看来,李孺人打算一股作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