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隐身军婚:铮铮兵王任我撩 > 第65章 叫卖

第65章 叫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隐身军婚:铮铮兵王任我撩!

赵平安暗暗咬牙。

明年,明年苏烟要是还这么干,他一定拉下脸上门帮忙。

小姨子还能把他这亲大姐夫赶出来?

那样她亲姐脸上也不好看。

苏烟今天赶完集,把蛤蜊又卖了个七七八八,剩下一点一起给张国强留下了。

就连风铃也卖了十好几个。

胡解放也给了她反馈,蛤蜊冰块卖的也不错,风铃随着春节的临近卖的也越来越好。

都是好消息,苏烟却不是很高兴。

苏烟为啥不高兴?

因为风铃卖的比她预期的要慢,数量也不如预期的多。

贝壳已经都发放没了,只有一些破损回收的和蛤蜊壳堆在一起。

她院子里的蛤蜊越来越少,装风铃的箱子迅速占领了空下来的地方。

甚至有继续加高的趋势——还有一部分没交货呢。

苏烟最近又研究出来几个新品种,全部交给了苏家的人。

这些新品对做工要求更高,她临时只敢交给自家人做。

这可都是钱啊!

虽然苏烟现在已经是盈利阶段,不管卖掉多少都是纯利润。

可是这些风铃卖不出去,放在这里就形同废品了,苏烟付出的成本也不小。

对于风铃,苏烟是有想法的,只是这次却遭遇了难题:

她几次去火车站,想要和车站的主管领导谈谈合作,结果人家压根就不理她。

找了几次都找不到正主,最后出来个不知道是职工还是谁的。

抽着苏烟递上的纸烟,拉着个脸挺胸腆肚打官腔,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最后更是不等苏烟说完就一脸不耐地打断,直接拒绝。

让苏烟憋闷的不行,还无计可施。

谁让现在个体户是最让人瞧不起的群体呢?

此刻,苏烟就站在火车站的小广场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临近年关,每个回家的人都归心似箭。

坐火车的人不说一大半,一半肯定是有的,都是远途。

不管是探亲访友还是出差,但凡家里有个小孩子,出趟远门总得带点小礼物回去吧?

就算是没有小孩子,过年家里挂个新奇好看的装饰品也不错吧?

苏烟把车停到离火车站最近的路边,放下朝外的车厢挡板,把盛着风铃的木箱一溜摆好。

上面摆了她最近设计制作的卡通贝壳玩偶还有各种小动物,还有一些个头很大好看的海螺。

“走一走看一看唻,好看的贝壳工艺品——送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

苏烟为自己做了好几次心理建设,深深呼吸后,终于张开嘴吆喝开了第一嗓子。

只是倒底有些气虚,声音不大。

苏烟觉得脸上热辣辣,干脆牙一咬眼一闭:

“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吆喝两声嘛,就权当是在地头喊爷娘吃饭!”

呃……

这比喻好像有点不恰当,苏烟也顾不上了,顾客就是衣食父母嘛。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苏烟张嘴就吆喝:

“好看的贝壳工艺品唻——买上一个送父母,养育之恩补一补!”

“买上一个送亲朋,相互之间增感情!”

“买上一个送丈母娘,她说女婿比儿强!”

“送亲朋送知己,送谁谁也忘不了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唻——”

这真正一开嗓,后面的话就喊的越来越溜。

再加上苏烟带着本地特色的普通话,很快就惹来了路人的注意。

有那不急着坐车在四处闲逛的旅客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这些海螺一个一毛二,小动物三毛三,风铃六毛六,玩偶八毛八!”

有人问价钱,苏烟把之前想好的价格说出来,比赶集卖的贵。

奸商苏烟觉得现在所在的位置和面对的受众不同。

黑着心提了提价格,她在等着顾客砍价。

不但让顾客感受到砍价的快感满足感,还能让她多卖点钱呢。

“这也太贵了吧?”

听口音这是本地人。

“你要是把零头抹了我就多买几个!”

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您是首都来的吧?”

苏烟一句话让那人更加挺直了脊梁,抬高了头颅。

京市和沪市,由来已久的认为高人一等。

“远道而来的贵客呀,您大方,那我也痛快,零头抹了!”

苏?奸商?烟心里乐得直抽抽,只抹个零头算啥,咋都是挣!

这就是巧买不如拙卖滴啊!

“五个海螺五毛,六个小动物一块八,两个风铃一块二,三个玩偶两块四,本来价钱一共是六块五毛四,抹零是五块九毛钱!”

苏烟眼珠子一转,

“您远道而来,为了表示俺们潍县人的热情好客,我再送您一个小动物,收您六块您看中不中?”

“那有啥不中的!”

那人看着周围一群人羡慕的眼光,很是享受,可能经济条件很好,掏出一张大团结:

“你这丫头爽利,”

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

“给我凑个十块钱的吧。”

“得来!您就瞧好吧!”

苏烟接过去往身上的布包里一塞。

在火车站这样的地方,就得先收钱再给东西,卖东西的逃跑不容易,买东西的一跑一个准。

这是上辈子苏烟在火车站听一个卖包子的大姨说的。

人家这是经验之谈,此刻让苏烟一下子记了起来。

苏烟脑子里极速算着钱数,手脚麻利的又挑了四个好看的小动物,两个风铃两个玩偶。

还又送了一个海螺。

从旁边一个木头箱子里拿出一些旧报纸,这是林振国之前给她从公社里买的。

麻利的帮那个人分门别类的包好,又拿过一个网兜装好:

“欢迎您再来潍县!”

那人大概也没遇到过这么好服务,很开心地提着满满一网兜的贝壳走了。

苏烟热情的朝那个人摆了摆手,心里想着要是这样的顾客多来几个多好。

心里还是有一点点的遗憾。

其实她是想把这些东西直接装网兜的,那样那位顾客提着走进候车室,如果有人见了询问,也许就会出来也购买。

那就是隐形地拉了顾客。

最后还是让顾客把东西完好带回家的想法占了上风。

她虽然是奸商,心也有点黑,但是也就是奸了那么一点点,黑了那么一点点。

呵呵。

苏烟顾不得多想了,因为刚才的操作也同样看呆了围观的众人。

那个京市人一看就是见多识广的,一下子买了这么多,这肯定是个好东西。

人都有从众心理。

有的是旅客,想着回家能带个稀罕物。

……

反正不管怎么样,苏烟的买卖一下子火了,车周围围满了人。

苏烟忙得鼻尖冒汗。

“干什么的?干没什么的?”

两个戴着红袖箍的人从对面火车站走了过来,朝着苏烟吆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