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专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流大宋!
这个消息也令秦湛非常开心,没想到刚住过来的第一天就能守到这么好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他们三人便出发去了仓王村。
毕竟冬天路上难行,到了也不早了。
窑场四周都已经砌起了高高的院墙,顺便还修了一间可以让看窑人居住的小屋子。
秦刚仔细检查了一下,看来钱家父子没有偷懒,冒着寒天干的活,却很扎实坚固。
眼下还看不出这墙的作用,等这银霜炭一旦卖火了,就难免会有人来此想打主意,高墙深院总是没有错的,到时候还可以养两条狗,至少也可以保障炭窑平常的安全。
秦刚又问道:“新改过之后的窑还好吧?”
钱老六点点头道:“东家果然是有学问的,现在窑的各处都封得很死,唯独最下方留了进气口,这样一来,我光是摸摸窑门口的砖块,就知道现在里面的温度要比之前高很多了。”
秦刚点点头说:“接下来开窑取炭的过程与以往不同,这是我们做好这种木炭的关键。在这个地方,把之前已经洗干净的细沙运出来,再浇上水,全部拌湿……对,拌匀后在这里等着。然后,听我命令动手。”
接下来,秦刚便示意钱老六可以开窑了。
木炭窑一打开,便是一股热气喷出,大家精神一振,几个人手脚麻利地用铁勾将窑内排列整齐的木炭迅速地勾扒了出来。
一直闷在窑内已经烧得黝黑的木炭一遇到外面的新鲜空气,迅速地整体变红,甚至一下子还燃起了明火,开始了急速的煅烧。
“快,把湿沙都铲上去盖住!动作要快!”
守在湿沙堆旁的两人,手中的铁铲迅速地上下翻飞,一铲铲的湿沙撒在了木炭身上,“哧哧”地冒出了大量的水气。而随着湿沙将木炭完全覆盖了之后,整体的明火苗都被完全熄灭,场地中间散发出阵阵的水气。
“盖沙这个过程,第一是动作要快,出窑的木炭上的明火很正常,我们也是一看到它起来,就开始撒沙;第二,沙撒得要均匀,这盖上去的湿沙要以正好完全盖住木炭为标准。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绝不能露出里面的炭材。”
秦刚一边给在场的人讲解,一边自己接过铁铲,对已经撒盖在木炭外面的湿沙,小心地进行着推平并盖实。
一直等到再也没有水汽外冒之后,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沙土隔离,木炭内在的暗火,也已完全地熄灭。秦刚小心地用另一把小铁铲拨开其中的一小片木炭表面的细沙。
果真,露出来的木炭再也不同于刚出窑时的黝黑,而是呈现出如秋霜一般的银白颜色。
“啊,原来这就是银霜炭啊?”秦湛此时才好奇地上前问道。
“嗯!”秦刚有点满意,“光看外表,这次烧得还不错。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正式检验一下,看看它们烧起来的效果会怎样?”
秦刚让原先撒湿沙的两人,开始用铁钳,从已经干透了的沙土堆里,把白色成品木炭小心地挑出来,整齐地码放于院中,等待它们最后的冷却。
“我让钱老六改过了炭窑,这样里面的温度会比之前高于很多。而且进出气的通道也改过,这样子烧出来的木炭都要比过去要硬得多、质量也好得多。”秦刚小声地给秦湛进行原理解释,“等到木炭一下子从窑洞里拉出来后,外面的空气会让它们最外表的一层迅速烧起明火,但是却很快就被湿沙全部覆盖住。这样一来,刚才在一瞬间烧掉的木炭表皮就能形成硬化的、银白色的表面,紧紧地贴在了木炭的表面。”
“十八叔,这银霜炭看着的确是好看,只是它烧起来真的有你说的得那么好吗?”
“那你来看。”秦刚用铁铲将其中一块白炭用劲砸碎,“你看,因为我提升了窑内的温度,所以会让木炭的内里部分烧得非常透彻、也特别地干燥,这样子它们就不太会起烟。而且因为最后的处理,让外边有了坚硬的白炭包裹,可以在燃烧时,更好地稳定火焰,延长燃烧取暖的时间,从而使用的效果会好得多。”
借着等待木炭完全冷却的时间,秦刚也让钱家的人都再次巩固复习了整个出窑盖沙的过程。并再三嘱咐,这个环节是出白炭的关键,除了在场几人,一定要对外保密。
其实,对于古人而言,任何有可能赚得大钱的手艺,都会成为秘不外传的传家之宝。钱家人签了契约后,便已将秦刚视为自己的东家、主子。这里所包含的任何秘密,都会成为他们的共同利益点,也必会成为最高等级的秘密。
快到午饭的时候,秦刚叫黄小个从差不多已经冷却下来的白炭里随便挑了几块,便锁了窑院的大门,一起回到钱老六家里吃饭。
这次已经不用秦刚说,钱家的女人已经准备好的丰盛的饭菜。当然,这时已经没人关心这个了,都在盯着秦刚来试用新出窑的木炭。
秦刚叫钱阿牛的媳妇找了一只炭盆,底下铺了几块从炉灶里已经烧红的炭火,然后便把拿出来的几块白炭铺在了上面。
似乎白炭并没有如大家所愿地迅速燃烧起来,甚至一开始时都没啥动静。
钱老六等人心里很急,但也不敢多问。反倒是秦湛有点耐不住性子:“它能烧起来吗?”
秦刚笑笑说:“正常的,白炭在一开始烧起来会相对慢得多。”
果然,一会儿之后,白炭的四周开始变红,炭盆里的温度也开始逐渐升高了起来。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炭盆里没有再冒出过一丝的烟气。
于是,大家便都开始松了一大口气,于是招呼着先吃饭再说。
吃饭中,秦刚对钱老六说:“这第一窑算是烧成功了,下午就拉回城里去,售卖的事我去安排。接下来你们的事,就是要开始加大生产量了。所以,待会儿会再给你留五十贯钱。”
“啊,东家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钱老六听了暗惊,赶紧接上回话。
“我看围好的炭窑院子里,除了把另一口窑改好后,再多挖三口没问题吧?”
“没问题,东家,山坡那边并排六口窑都没问题。”
“还是留点距离好,就新挖三口。然后你们也看到了,这银霜炭好不好,关键还在看木柴。买的时候,一定要选那种细密、沉实的木柴。加工也要注意,越整齐越好。这方面,不要怕花钱。我交个底,好木头,哪怕比现在再高一倍的价钱,也可以买。”秦刚强调说。
“老汉晓得了。东家你放心,因为我们可以结现钱,这附近几十里地的砍柴户,都是任由我们优先挑选他们最好的木柴。”
“如果五口窑都开始烧的话,还须多招些帮手。这样子,新招的帮手只能负责院外的事情,多加的工钱都由我来出。只是不要让他们进入院里,里面的事都只能你们家里人来做。”
饭后,火盆里的那几块炭烧得正旺,虽然经过了一个时辰的燃烧,却仍像是刚刚烧着的样子。看了这种情况,大家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
午后,钱阿牛帮着把冷却后好的炭都装上了自己家的车,并用厚油布将外面都盖得严严实实地。
“以后运送时,必须要象这样盖严实了,一则不会轻易让外人知道我们运的是什么,再则也是防止路上被雨雪再打湿了。以后往城里运它们时,都要这样子做。”
钱阿牛认真地点头记住。
这回运木炭进城,秦刚还凭着他的官碟,在城门口享受了一回免税免检的特权。
一车银霜炭都先运到了麦秸巷的宅子里,让刘三、李婶一起都搬了进去。
秦刚首先想到的,便是用上次秦湛送木炭来放下的挑子,换上了这次的银霜炭,让刘三挑着与秦湛先回一趟家,可以赶紧让戚老夫人先行试用起来。
然后,他想了想,便叫过黄小个,用一只送礼使用的手提木匣,装满后大约能有个五六斤,上面加了自己的名帖,让他送给巷口当街的那家最大的木炭店掌柜。
当晚,秦湛随刘三回来时,十分兴奋,说一回去就给祖母的房间里试用了银霜炭,这炭火燃起后,真的是没有烟起,也不曾有明显的异味,老太太非常满意,说房间里暖和起来了,自己也不会感受喉咙难受。
这银霜炭虽然是秦刚送的,但毕竟是自己的大孙带回来的,老太太自然更是开心。秦观是一个大孝子,对秦刚的态度则更为信任,便让秦湛过来好好感谢。
第二天快到中午之时,刘三报有人来访,秦刚看了一下拜帖,上面写着“京城仁和商号罗应”,附带的礼单则是人参两对、龙凤团茶两份、羊腿一只、南北货若干。
虽然秦刚预料到这炭店掌柜见到银霜炭后必会非常重视,但也没想到,初次上门就能备下这样的贵重之礼,便让刘三赶紧将人请进来。
“罗应有幸拜见秦官人。”昨天他收到黄小个送来的一盒白炭,起初只以为是颜色稀奇,结果把它燃起之后,发现居然不会起任何烟雾,更绝的是,其火力充足地一直燃到了次日早晨。
这罗应在京城做生意,还是有点手段的。赶紧差人出去打听,很快就知道了这处宅子主人似乎是一个新来的官员身份,自是不敢小觑,立即备下了重礼过来求见。
“罗掌柜客气了,请坐。”秦刚还礼。
听到这个年轻官人并未否定自己的称呼,罗应更是按下心头的惊诧,开口自我介绍:“敝号在保康门大街的这间只做木炭生意,但我仁和商号在整个京城,还有另外十一家铺子,主营药材、南北货、日杂及北方牛羊肉。今天所备薄礼都是敝号的所营之品,还望秦官人笑纳。”
“噢!”秦刚没想到这次竟然还联系上了一家大商号,“想不到罗掌柜的生意做得这么大。”
“惭愧。我仁和商号是宗族内的产业,在下勉为其难,是为商号里的二掌柜,主要负责外城的五家铺子以及南北货与杂货这一块,也是商号里在这块可以作主的人。”罗掌柜既交待了自家的实力情况,也顺便介绍了自己的能力与权限范围。
秦刚点点头,既然是这样的话,今天的交谈就很有基础了。
“在下是个生意人,喜欢有话直说了!昨日所收秦官人送来的白炭一物,以某经商多年的经验来看,当是一稀罕之物。不知官人从何而得?若能介绍商路,在下定当重谢。”
“呵呵,罗掌柜是个爽快人,我也喜欢有话直说。”秦刚正色而道,“此物名曰‘银霜炭’,乃我秦家从海外蕃商处高价购得的秘方,这次在京城城郊已经开窑试烧成功。只是我此次入京,主要是为了开春后的科举省试,也无太多精力为这生意之事。罗掌柜既然有意,又算是街坊邻居,这笔生意的合作是可谈的。”
罗应一听,大为惊喜,立刻觉得自己今天备礼上门的考虑没有错。
昨晚他都没有睡好,半夜里起来了五六次,一直在拨弄观察着那盆银霜炭。
他深知,一旦能够拿下这种商品的独家发售之权,不仅能让商号大赚其财,自己在商号里的地位,更是可以再多几分稳定了。
“不知秦官人此物供应量能到多大?”
“七日一供,一批百石。”
“七日一百石,”罗应在心底里盘算着,相对于普通木炭来说,这个量似乎并不大。但是如此效果的“银霜炭”,又是海外蕃商而来的秘方,它的定价必然不低,那么供应量也应该没有必要太大。所以,他便试探道:“不知秦官人认为这银霜炭的价格定为几许为宜?”
京城里的寻常木炭,在价格低的时候差不多是六文一斤,这几日天寒涨价后,差不多十文一斤。秦刚觉得作为这样一种划时代的稀缺商品出现,怎么着也得有个五六十倍的溢价吧。于是便说道:“罗掌柜觉得,六百文一斤如何?”
罗应略作沉思,没等到秦刚对他的魄力有所怀疑时便开口道:“秦官人要六百文,以我仁和字号的独家发售,一贯钱一斤的价格不会有问题。这样能分四百文钱,也算是给了某的大面子。某在此代商号谢过官人的照顾了。”
秦刚内心说了声惭愧,他原本说的六百文是对外售价,想着给仁和的四成销售分成也在这六百文以内,却没想到罗掌柜直接以供货价给答应下来了。
价格既然没有大的争议,两人很快就议定,已经送到家中的银霜炭,除了稍微留下一些外,差不多能有五百斤,能让罗掌柜今天运走,开始进行市场的预热。
而除了付清这一笔三百贯的货款之外,罗掌柜还要为下一批货支付三成的订金。这些都将一一写在了双方达成的契约中。
整个过程,秦刚只留了黄小个在身边,刘三、李婶他们都被吩咐在外院候着,就算是秦湛,也只让他待在书房里看书。
装模作样学习的秦湛,早知有商号来找秦刚谈银霜炭的发售生意,此时又看着黄小个进进出出拿纸拿笔,中间拉住他问情况。
黄小个自然是一问三不知,问多了就说:“你不会自己去问你十八叔么?”
秦湛只能悻悻然地坐下来翻看着书了。
真到罗掌柜走后,秦刚回到书房,拿着之前秦观批改过的文章意见,静静地开始修改。
而秦湛终于憋不住了发问:“十八叔,这银霜炭谈下来怎么卖啊?能卖多少钱啊?”
秦刚放下笔看看他,有点好笑,毫无隐瞒地说:“仁和商号帮我们专营发售,每斤一贯钱,我们拿六百,他们拿四百。”
秦湛听了这个价格,先是倒抽了一口凉气:“每斤一贯钱?!会不会太贵了?”
“那你觉得多少钱才算不贵?又或者低到什么样的价钱大家都会购买呢?”
秦湛被这么一问给问住了,想了一会儿后才想明白:
如果要是十分在乎价格高低的人,宁愿去买四文钱一斤会冒黑烟的石炭了。
而这银霜炭一是它非常稀罕的银白颜色、二是烧起来不起烟、时间长的优质特点。看中于这两点的人,一定只能是那些不太在乎价格的达官贵人,甚至对于达官贵人而言,越是无可替代的东西,越需要卖到足够高的高价,这样才能彰显出只有自己这类人才能用得起的特别地位。
跟着秦刚的这几日,令之前一直只能死读书的秦湛眼界大开,也让他开始有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
“十八叔。我不想继续念书了,想跟你学做生意行不?”秦湛看到秦刚似乎被吓了一跳,赶紧补充说,“别误会,我可并不是为了赚钱啊!就是想跟你一起学做生意的头脑。”
“哎哟喂,我的湛哥儿,可千万打消这个念头。我可不想被你父亲找上门来问责。”秦刚想了想又缓了点口气说,“而且学做生意与学读书并不冲突,做生意中的许多道理与技巧,其实都是需要从读书里悟出来。”
秦湛咕囔着自语:“我知道自己的学业到底能怎样。其实做生意也一样能有出息嘛!”
“如果你真的想学做生意,至少得要等到参加这次省试后再说吧!”秦刚不忘了给他还要划下这么一条最基本的底线。
先前那次从仓王村回到城里时,就想给郭小娘写信,但是起笔之后想想总得要讲一下去仓王村的原因,那就会说到炭场的事,所以犹豫之下便拖了拖。
直到这银霜炭烧成后,秦刚便让黄小个准备了几十斤,和这书信一并送去了东榆林巷。
当然,拜帖上写的是拜谢王夫人,其实夫人见了也会知道是送给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