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小9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流大宋!
几天后,有人在湖边发现了两具尸体,经查,居然是刘用、刘大千父子俩。
县里的仵作去查看的结果是溺水而亡。至于这两人是为何去了湖边,又是如何落的水,也就不得而知了。
刘用的原配被其休了,后娶的女人早就不满失去职位坐吃山空的他,这次一听闻男人出了事,干净利落地收拾了自己的东西走了,所以家里便没有人去追问此事。所以在没有苦主的情况下,这件事也就只能草草地结案了事。
而在民间关于这件事的说法却有了很多:
有人说,刘用就是北窑庄野渡口绑架案的指使者,毕竟他是在明面上与秦刚有仇的嘛,他去叫来的大眼鸡,而大眼鸡因为这事,伤了好几个手下,据说回去之后还死掉了一个。所以有人看见两天前大眼鸡在湖边找刘用索要增加的医药费用,估计最后一定是没谈拢,也就下了黑手;
也有人说,此案背后另有其人,刘家父子只是被“杀人灭口”罢了;
还有人说,刘家父子居然敢去报复加害秦小官人,却不知人家可是千年难遇的文昌星下凡,又是观音菩萨派来救灾救难的神医童子,所以他们触碰了天怒,这次是因为在湖边行走,便是被水去卷走,要是走在路上,都能被天上降的雷电给劈死。所以大家一定要敬重城东的秦家。
当然更多的在城里做了工的灾民们,都会念着秦刚的好,对于有可能是报复的刘家父子丝毫没有同情之心,都在诅咒他们死得好。
只是这件案子没头没尾,更是缺少各种证据,的确是拿张家的人一点点办法也没有。
不过,如同秦刚之前曾经预料过的那样,刘大千对张徕跟得那么紧,这里面的事情,那些人内心也多少有点数。结果最后落了个那么惨的下场,张徕却是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做事的手段也令那些昔日的狗腿子们非常心寒。从此以后,竟然是不怎么再来往了。
而邻里坊间的传说,不过热闹个几天,过了一阵风头,也就无人再去问津。
郭小娘初闻此事,开始时难免是担惊受怕,直到听闻秦刚无事才放下心来,之后又派了她的丫环带了一些补药,去让秦盼兮带回家。
盼兮第一次收到她东西时,还万分惊讶,之后又被当作中间人带了两回东西后,便去找哥哥求证。
秦刚也不置可否,倒也不是不想告诉盼兮,而是他也一直拿不准对于郭小娘的真实情感到底是什么。只是每次收到她送来的东西或纸条,多少还是有点甜蜜的、被人关心的感觉。
倒是秦盼兮嘟着嘴表示,并不喜欢郭小娘做她的嫂子,秦刚有点哑然失笑说,这都是没影子的事,说什么呢!
放下了码头一事的影响,秦刚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家里的书房里,正在奋笔疾书,为菱川学院的新科目加紧编写教材。
那日秦刚向乔襄文答应下来的是术算与格致,其中的术算一书还相对算是简单一些。
高邮城的书店就能买到此时的《九章算术》。
秦刚看过之后便发现了,虽然这本在汉代就已成书的专着,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人对于数学研究的最高智慧。之后还曾有过刘徽等人的注解,但其根本性的缺陷,仍然是制约了普通人对术算之学的学习。
因为《九章算术》一书,包括后世的各种注解,一直都没有对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进行定义与规范,也没有对于数字公理与规律的总结。大多数的原理,只是简单地在书中列出,也没有详细的推导与过程的证明。
所以,修习这本书的人,要么是天资聪慧,自己能够把其中的道理都想通。要么也只能进行死记硬背,勉强能够进行一些刻板的计算运用。
所以,这本书一直是显得特别高深莫测,实际上只是晦涩难懂,并不合适直接拿来给学生作为入门教材。
在翻看了太多的当前书籍之后,秦刚觉得自己已经发现了古人对于知识的一点“特别心理”——虽有传承,但都必须“加密”。
也就是说,当所有的知识落在书上时,作者大多都不愿意把它们写得通俗易懂,而是必须要反过来,越难懂越好,而且越是很难理解,就会显得自己的水平高超。
这也就意味着,在古代的学习,光是有了书,但是缺乏老师的指导与解读,读书对于自学者来说,就是一场恶梦。
而且,即使是一代代的老师孜孜不倦地给学生进行句读断句的教学辅导,可却为何从来没有人尝试过把这断句直接先标注出来,再来印刷成书呢?
所以这里就埋藏着一个挺可怕的真相,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口口声声地称自己要重视教育工作,实际他们的内心根本就不这样认为。
统治者只是需要有利于自己管理那一部分人的教育,所以他们需要把知识普及工作严格地控制在可以把控的范围之内。
所以,你会发现,书是可以印的,但必须是与口头语不一样的文言文,句读是不会断开的。有点像武侠小说里说的那种内功心法的口诀,你读了背了不一定有用,因为还得需要师傅的讲解与指导。
普通的百姓,即使买得起书,却请不起老师,这样的自学就变得极其艰难,读书与科举才有可能被上层人士所垄断。
秦刚想起了自己在中学里所学的社会发展史课程,内心深深感受到,对于阶级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桎梏的认知,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深刻而清醒。
当然,在明白了个中道理之后,对于菱川书院接下来所需要的所有课本的编写思路,也就清晰无比了。
首先,秦刚把这本新编的术算书命名为《术算入门》,既然要做的是开启民智,革新学习的事情,书名至少要体现出这种浅显明了的特点。
现代人回到古代,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盲目地将过去的从右向左的书写顺序直接更改为从左向右。虽然的确可以列举出从左向右的若干个好处,但是千万不要小看了大众习惯的巨大惯性。
所以秦刚并没有蛮干,他经过思考,还是保持了此时书籍应有了竖排左翻模式。
说白了,这种就是习惯的问题,看惯了都一样。
首先全书的第一章名为记数:
术算的根本是数字以及运算的各种符号。在这里,秦刚并没有迷信后世的阿拉伯数字,尽管它们相对来说,具有非常简洁好记的优点,可是秦刚明白现在自己的地位与影响,不可以拿出这一套与当世格格不入的新符号,幻想着让所有的宋人都完整地理解并接受。
就目前而言,从一至九这九个简写汉字,再增加一个〇,组成完整的数字符号,用于日常的记数与运算并不会太多复杂。示例一下,像“八〇七+六五\\u003d九一二”这样的算式,哪怕是竖式书写,也还算是简洁了。
而且,中文中的“零壹贰……玖”这些对应的大写文字,在记账及防篡改的应用方面也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同样因为大家都已接受,并没有交流方面的障碍。
在运算符号方面,由于现代的“加减等于”符号容易与“十一二”等文字混淆,而秦刚则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法,在引入“x?÷”符号时统一在它们的外面加了一个外圈,比如“+”就成了“⊕”这种样子,也是好学好认的。
接下来的第二章名为四则:
四则即为“加减乘除”这最四种最基本的数学运算方式,主要的内容源自于原先的“九章”,但是这里关键是对这四种运算进行了清晰明确地定义以及规范,同时也深入减出地讲解了彼此之间的逆算原理。
第三章名为算式:
这里引入了现代数字中的竖式工具,只是针对此时书籍的竖式排版,巧妙地改成了横式,不管是加减还是乘除法,都可以显示得非常清晰且方便。
当然,借助于算式的教习,也会其中加明确定义了借位法、进位法以及相应的记忆规则。
关于横式的四则算式,书中还作了演算的示例。
第四章名为口诀:
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九九乘法口诀,只不过为贯彻“先易后难”的原则,就是把过去从九九开始的口诀倒过来,从一一得一开始。其实这样的改革方法,也是秦刚小时候的一个梦想。
其二为十一至二十的平方口诀,这部分的口诀没有什么技巧,就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下来,因为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十组常用数的记忆非常有用的。
第五章名为珠算:
秦刚见过此时的算盘,发现它们在宋朝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与后世的普通算盘大致一样了。只是当时许多账房都将珠算技巧当成傍身的不传之秘。其实本质不过是一套珠算口诀再加上熟能生巧的操作罢了。
在这一章里,秦刚还对算盘作了一点的革新:传统的算盘是横档上面两粒,下面五粒。现在则把上下两档各减去一粒,变成了上面一粒,下面四粒。
理由很简单,横档下实际只须放四粒,因为一旦要表示五时,就直接换用档上的那粒了。而同理,上下的算珠都拨出来后,只须到表示到九就行了,一旦到十,则直接使用左边的那一粒了。
其实这种改进在千年后已经得到实践。
而秦刚在此时作出改动的价值却远远显着于后世:对于纯手工制作的算盘,每只算盘都可以节省七分之二的算珠用量,而几乎不会影响到使用。
不论是算盘的制造成本、还是算盘本身的份量都轻巧了许多。
接下来的部分,秦刚则将原先《九章算术》里的相关内容中挑选了一些不是特别深奥的部分进行了新整合。
第六章名为比例:
它整合的是原来书中的“衰分”与“均输”部分,主要是讲解正反比例以及比例分配中的问题及应用;
第七章名为面积:
主要内容来自于原来的“方田”与“少广”,讲解了最常见的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以及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里重点在于各自的公式的应用。正是因为有了相应的公式,就可以在知道面积等数值后,再反向推算的方法。
第八章名为体积:
这也就是原先书中的“商功”,主要是讲解体积,包含了相对规则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与球体,这几种形状下的体积计算方法。
最后一章名为方程:
作为入门教材,这里秦刚只安排了一元一次的方程式。他经过考虑,采用了当时的卐字作为未知数的符号。方程这里的其实是相对比较简单的,都是前面已经讲过的,重点在于在生活应用中对于方程以及其中未知数概念的引入与运用。
而以前的《九章算术》里的盈亏及勾股等内容,都属于相对复杂些的知识,就不再列入这本入门教材之中。
最后,新编之书也正好凑成了九章,只是整体的深度作了降低,所以也可以叫个“小九章”的别名。
当然,秦刚编写的这本“小九章”,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但它实际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前三章,明确了数学学习中的最基本范例与定义;在中间两章着重于生活应用中最基础的计算法则解构;最后四章则将展开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深度应用。
秦刚在完成了这本书的总体架构后,差不多又花了三天多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前五章的内容编写。
其实许基本的内容知识点在《九章算术》里都是有了,秦刚所要做的,一是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提炼与梳理,然后重新进行语言组织,让书中的用语尽可能地浅显化、明确化。最后重新斟酌选择最适当、合适的范例。
虽然还有四章的内容有待编写,但是为了检验一开始就定下的“通俗易懂”的要求,秦刚便拿着这本未完成的册子去找了谈建。
“最近新的记账用得可顺利?”秦刚直接问他。
谈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大哥,你越来越像活神仙了。你怎么就知道我这段时间这方面有问题啊。你上次教我的新式记账法我是学会了,教给那些账房后,他们也是赞不绝口。而我这边主要问题还是出在计算这块。你要是让我只是抄写、核对的话还能勉强,但是直接记账的话,这数字一大起来再多起来,我这头就容易算错。”
“要想做好账,术算要学好啊!”秦刚说着,就将手里已经完成的前五章内容交给他,说:“这个你拿去誊抄一遍,原本送到菱川书院给乔山长。你抄下来的那份自己看看试着学习。”
“这是什么啊?”谈建接过来翻了翻,惊喜道:“大哥,这是你写的术算书啊?!”
秦刚点点头,再次强调说:“记住,抄好后,自己学,看看能不能读懂,之后来找我。”
“好咧!”谈建乐滋滋地拿着走了。
接下来的后四章框架已好,具体的内容在《九章算术》里也都有,还是同样的风格与表述方法的改写,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在此之前,秦刚需要得到的是谈建的反馈以及乔襄文那里给的意见。
现在有点头疼的是关于“格致学”的课本。
原本在讨论课程的时候,秦刚对“格致学”的规划,应该是包含后世初中阶段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这三门功课的一些基础知识与部分核心原理的分析,当然,重点还会在实验与应用。
只是,在具体到要落笔的时候,秦刚却发现,相对于从未对这三门学科有独立认知的古人,尤其是此时的读书人,如何破题切入?如何立意开讲?这倒是一个特别令人头疼的事情。
思考良久,秦刚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
所闻者,声;所见者,光;所触者,物;所受者,力;
……
似乎有一点可以将相关知识点关联起来的感觉了,但又似乎还是缺了点什么,秦刚还是理不出比较靠谱的思路。
很快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盼兮过来喊哥哥一起吃饭。
在秦刚的嘱咐下,家里现在的经济条件好转之后,虽然还是保持了过去勤俭朴素的习惯,但是对于日常饭食的质量强化了重视,每天都要保证有一点肉食,还正辅以时蔬。
这样子的效果,从已经成为家奴的黄小个突然开始长个子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得出了。
用秦刚的话来说,世间疾病缺陷,温衣饱食便可治愈六七。
秦盼兮现在最是喜欢吃晚饭的时候,因为一般也只有这个时间,她才能和哥哥在一起多说上几句话——因为最近秦刚是越来越忙了。
给父亲与哥哥都盛了饭之后,盼兮便说起了学堂里的事情,时不时地就抛出一个为什么,要哥哥为她解答。
可今天的秦刚明显有点心不在蔫,一直在考虑着教材的事情。只是简单地回应了她几句。
但是盼兮没有察觉,由于前面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她便又有新的为什么。
秦刚思绪一时受阻,禁不住有点不耐烦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哪有会有这么多的为什么……”
盼兮显然没料到哥哥这样的态度,有点生气地闭上了嘴,不再开口了。
只是秦刚突然一愣,转而喜道:“有了!”立即放下碗筷,立即而出。
秦福一看,急道:“吃饭了啊,别管你妹妹,她不懂事,你可别生气!”
“不生气,我得谢谢小妹!”扔下这么一句话,秦刚就跑进了书房。
秦刚回到桌边,铺出一张新纸,端端正正地写上六个大字:
“十万个为什么”!
注:关于中国传统算盘起源于何时的说法不一。但据越来越多的史料与文物显示,宋代已经有足够成熟的算盘出现。而且从汉唐就开始成熟的算筹法,以及确认在元末明初就成熟的算盘来看,宋朝就已出现成熟的算盘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