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欢迎来到1986 > 第191章 安娜和阿廖莎

第191章 安娜和阿廖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欢迎来到1986!

公司营业后,于东楠带着韦格开始拎着“礼物”到各个部门拜访,他们拿的与其说是礼物,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一些小日用家电就不说了,全当是公司赞助办公,最让受访者开心的是他俩送去的羽绒服。

别看羽绒服从几十年就有,但那基本就是把羽毛当成棉花那样塞进内胆之中,而且由于解决不好面料钻毛的问题,就只能往厚重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羽绒蓬松的带来的保暖性,也让服装款式变得臃肿不堪,还导致成本始终居高不下。

韦大少既然选择了羽绒服,那第一项需要解决的不是什么养鸭问题,就是面料。如今的平城纺织厂与鲁省最大的化工原料企业达成合作,早早就解决了化纤原料的难题,还捎带着拿了一圈国际奖项与专利。

在京津两地,红荆花重组的几家服装厂,共计四、五千员工,如今除了生产国内畅销的保暖内衣、成衣之外,几乎一半的产能都用于生产羽绒服,别看这衣服比“太空棉”的防寒服要贵几倍,均价都在2-300元,可外销的出口产品,只是多加了一层有专利的防水透气膜,起步价格却要300-500美刀,就这样在欧罗巴、北美依旧供不应求。

所以在韦格他们搬着羽绒服去拜访时,受到了所有人的热烈欢迎。别外在塞外是以皮草为主,但那玩意可笨重得很,款式也大都还停留在绿大衣的样子,这轻薄透气又保暖的羽绒外套,简直就是在办公室工作的首选。

满城虽然不大,可于东楠和韦格还是转了四天才算走完,主要是这里的人太热情,甭管到哪拜访,不喝一顿酒是甭想离开的,短短四天,于东楠醉了八次,到了最后,这位“场面大哥”看到酒瓶,眼神中已经开始出现绝望。

好在有韦大少托底,这几天哥俩总算是把满城给喝遍了,也把武兴华给引荐的各路关系稳固下来。

……

“小格,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你这年纪轻轻就好色,也太过分了……” 于东楠放下了打给老婆孩子的电话,就开始吐槽起了自己的小老弟。

韦格翻了翻了白眼,回复给于东楠一个字:“滚……”

“你说咱这是贸易公司,你弄好几个小妹,打扮得花枝招展在大厅晃悠,知道的是咱的导购员,不知道还以为咱要开夜总会呢……特别是还招了俩大洋马,就不怕回家四伯抽你?”于东楠吐槽的是韦格新招的六个前台,特别是那俩苏盟籍的洋妞,虽然味道有些冲,可天天在他眼前扭来扭去的,让他总有种才出狼窝又入虎穴的感觉。

“老大,你可别小看她俩,明天有一波客户会来,这客户就是她俩给介绍的……你可别打她俩主意,不然回平城小鱼儿会杀了我的……”韦格这些天和于东楠绑在一起,两人好得简直要穿一条裤子,所以他也没必要给于东楠讲什么好听的。

“我靠,这么快就有客户了?这不科学啊……对了,小格,你既然会说毛熊语言,哪还要那个口岸翻译干什么?这不把公司的老底都交出去了么?”于东楠一看吐槽不动两个前台洋妞,就开始调转枪口对准了那个拽拽的口岸翻译。

“大哥,我们与苏盟的贸易会和其他不同,这一点将来你就会明白的,至于为什么要雇佣那个翻译,主要也是为了在口岸留底,好方便最后计算缴纳的税费,不过你放心,那个罗翻译应该也干不久就会换人的……”

与苏盟的贸易虽然重要,但这充其量也就是两E左右的人口,韦格主要还是不想落人口实,给将来留下什么把柄,在这个位面中,他对羽毛的爱护简直有些强迫症的倾向。

“哦……我明白了,那明天就准备好接客吧……呃,呸……真难听”

……

韦格和于东楠在二楼聊着洋妞,一楼大厅中的阿廖莎和安娜却在聊着他俩。

两个小姑娘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八岁,如果不是小王只顾着核查她俩的社会关系,看她俩是不是与苏盟克局的人,这俩小姑娘怕是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两人都是来自几百公里外的塔城,但家中却有一半亲戚却是呼盟罗斯族人,所以在语言沟通方面没有丝毫障碍。

塔城这地方在苏盟的边缘,如果不是有华夏往返莫城的铁路,这座小城的存在感会更低一些。主要做矿产与林业的塔城发展并不怎么好,主要还是由于位置的原因,这里离着苏盟的核心莫城有着万里之遥,有色金属还好些,像钢铁之类的产品炼出来后就堆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淋,没有运出的价值。

阿廖莎和安娜长这么大都没去过莫城,更没见过海,两个小姑娘读完职校却没有工作机会,只能硬着头皮来投奔呼盟的亲戚,她俩现在最大的愿望不是挣多少钱,而是找个不爱醉酒、不打人的丈夫。不然以她的身材容貌,早晚也得交待给父母厂里那些大腹便便的老头手中。

海城的“老基斯”是安娜的舅爷,那天招待武兴华和韦格几人后,就联系这两个在海城打零工的小姑娘来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解决了小姑娘与韦格的难题。

要知道500块的月薪还包食宿,在华夏也算是高工资了,而且有武兴华做保,两个小姑娘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会有什么问题。

换上韦格指定的工作服,两个爱美的小姑娘居然跑到楼上宿舍大哭起来,把韦格几个弄得尴尬不已。

她们家中的弟妹多,俩人长这么大也是头一次穿这么漂亮的衣服,最关键的是公司还允许她俩以内部价格购买寄回家里。这不,包袱寄回家的第二天,他父亲的厂长就打来电话,说要来这边采购,无形中替公司带了第一个客户。

十二月的二十六日,刚刚过完节日的口岸,就驶过一台崭新的GAZ-24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