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欢迎来到1986 > 第34章 报名

第34章 报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欢迎来到1986!

洪惠和韦格来平城还要处理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西芝的那批设备运来了,总计花了洪惠几百个w的“废铜烂铁”,终于如愿的运送到维修车间。

郑耀先已经找人评估过了这些设备,结果,这批设备也轻了近百吨。

按小丁说,要不是怕洪惠翻脸,别说这些挑剩下的设备,就连同打包的木箱郑耀先都不想放过。

开箱、拍照、录像,一系列的操作过后,洪惠把连同设备随带的俄文说明书,装在同一个手提箱里,至于这些说明书郑主任有没有留复印件韦格不知道,反正他自己是印了两份。

韦格知道这堆散件是没有目前实用价值的,像这种精密加工中心没有数控系统,基本就相当于计算机没有cpU一样,确实是废物一堆。

同时他也相信,七天后如果洪惠开始启动对西芝股票的狙击,他绝对没有机会再从西芝机械获取哪怕一根螺丝,这公司的人要是见了他韦大少,不啐他一脸三花淡奶,那都算是这些人个子矮……

“唉,小姨我有些后悔了,几百个w,能淘好多个院子……”

韦大少心口不一的说着,他对眼前这堆废铜烂铁虽然宝贝得的很,但目前对他没有任何用处,他说的也没错,这笔钱如果给一个穿越者,确实能淘很多院子,能变很多个E,现在却只能装在木箱摆在车间里吃灰。

……

天气渐热,洪惠对于狙击西芝的事情还是很认真的,别说面对这样的一家百年巨头,稍加松懈就会被反噬;就是狮子搏兔也需用尽全力,这才洪惠投资的风格,像刺客那样,寻找机会,一剑封喉。

红荆花资本全都按部就班的运转着,真正让洪惠发愁的事情是小韦格的安排,因为这小家伙到了背上小书包的年龄。

宋老的意思想让韦格去读师大附小,理由是离得近;洪惠的想法是让韦格去读村一小、村三小,理由是未来起点高;至于韦格自己——他哪也不想去,理由是他有能力自学……

以前和董晓筝抱在一起谈理想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重生,好好读书,最起码能辅导孩子的功课,不用天天接送孩子去辅导班;董晓筝问过韦格,他要是穿越回去是不是也这么想,韦格的回答很简单:都特么重生了,谁还把时间浪费在和小屁孩一起长大……当然,韦格的话说完后耳朵就肿了。

所以韦格决定不去读书,至少不去没有董晓筝的学校读书……然并卵,这只是他的想法而已,在西芝机械的股票跌成狗的那天,韦大少被洪惠揪着衣领,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被拖去了师大附小报名。

因为是在帝美长大的原因,从1数到10后,韦格非但被顺利的录取,还被分到了特长班

“小姨,我舍不得你……”

“小祖宗,你饶了惠姨好不好?我这忙着给你挣老婆本呢……”

……

“师父,我舍不得你啊……”

“没事,放学后可以再来师父这里学习……”

……

“马爷爷,我还想和你天天下棋呢……“

“滚犊子,小聂现在都赢不了你……”

……

“李爷爷,我还要听你讲打平安县城,让二营长开炮的故事……”

“听个屁,你小子白听李爷爷的故事了?还不去学校拉支队伍?”

……

“林爷爷,……我去,您这威风不减当年,我还是上学去吧!”

“小兔崽子就是怂,看见镜面匣子就蔫了,能不能出息点?”

……

整个大院,关于上学的问题,谁都不与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还有108天,我就要失去自由了……”

韦格嘴里碎碎着在北湖边上遛弯,顺便看看自己那院子拆得怎么样了

……

“金伯伯好,您这今天又没休息啊……”

看到金馆长在指挥着二十余个工人,一点点的拆着那些旧建筑,韦格急忙上前打招呼。

“小格,这样弄是不是太慢了些?”

金馆长在听了韦格的想法和对未来新宅子的要求后,就建议地基可以用钢筋混凝土,而地面建筑尽量用拆下来青砖黛瓦重建,这样房子才会有原汁原味的感觉,而这种古法的砖瓦虽然笨重一些,但论起使用寿命要远比现在的机制红砖长久。

金馆长不仅要留下这栋宅子砖瓦,还得到处找朋友去淘,好在这八十年代,京城的这样旧砖瓦还不算稀缺。

只是砖瓦都要力求完整,这样一来拆旧屋的速度自然就没法快,原本10来个人最多一星期就能搞定的活儿,现在20多个工人硬是干了一个多月,还在清理地基。

不过这之前终究是个王府,很多旧物件在韦格看来都是价格连成的,将来再想找都要费力气。就像那些上马石、拴马桩、石墩之类的,不但做工精美,而且年代感极强。

特别是那七八十斤一块的青泥地砖,居然刨出来好几百平米,这玩意虽然不能和皇城的“金砖”比,现在也是绝了版的失传手艺,可遇不可求,而且这些地砖打磨一下都能重新使用。

“小格,你从南边那倒腾来的木料可都要放好了,那可都是些好东西,以后是越用越少……”

金馆长看韦格把那些从南边搞来的拆房木料随意堆放,心都在滴血,这可都是上好的紫檀、黄檀老料,而且看那木料表面的油漆,还都是从不知受了多少年香火的庙宇中拆的

韦格建房子自然要提前备料,老林家的大儿子调去南方工作了七八年,工作之余的关系自然不会少,听韦格说要搞些木料,直接就找了一些南亚邻居的朋友,

有洪惠的支持,金钱开路,到处去“翻建”庙宇……这样不止家里修房子的木料有了,在南亚那边的还处处都是功德碑。

“金伯伯,您就放心吧,这木料十年八年之内还会陆续运来,至少我们自己用是不会缺的,这里面有不少交趾黄檀,虽然木料油性比不上咱们琼省,可用来打些家具也是极好的,您看要是有合适的,就自己挑一些出来,将来请师傅一起打……”

韦格心说这木料的价值咱不是不懂,特别是这些大尺寸的老料,而且这玩意儿价格将来炒多高怕是说出来都没有人信,弄些边角料车挂珠子都成千上万。说服洪惠搞这些木料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这玩意儿不生虫不腐烂,升值速度不比京城的院子差到哪里,他不止要屯,而且要一直屯下去,紫檀大王,呵呵,到时候还指不是谁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