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皇兄宋仁宗 > 第三十八章 任福大将军

第三十八章 任福大将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兄宋仁宗!

接下来在泾州的这些日子,赵允初几乎是每天都要出城查看地形,不时还向着西北的兴庆府凝望,许久不说话。

刘宜孙也是深情地看向西北。

他们都想射天狼。

只是原因不同而已。

赵允初心里惦记的是那个曹泉泉,还有他的那个干爹翟青,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还活着。

刘宜孙则是惦记着自己的爹爹,希望他没有死去。

不知过了几日,士兵来报,任福进城了,正在找寻赵允初和刘宜孙。

由于之前都在西北战场,任福和刘平很是熟悉。由于这层关系,刘宜孙也认得任福,并亲切地叫他叔叔。

这几日,赵允初也从刘宜孙处得知了关于任福的一些过往事情,原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任福,祖籍河东,后来家族迁移到开封,真宗咸平年间补入禁军卫士,在殿前司谋差事,从皇帝的贴身侍卫做起,一直做到中级武官。

西夏反叛后,仁宗任命任福为莫州刺史、岚石隰州缘边都巡检使。

也就是说,真宗认不认识这个任福,不清楚。但仁宗肯定对他有印象。

当初他向仁宗辞行的时候,说:“河东地处黄河边,但是军备松懈,希望能加强警备,以预防突发情况。”

仁宗认为他说的对,命令他到陇州(管理陕西千水流域及甘肃华亭)上任,兼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并命令他到陕西整顿军备。

任福是个有本事的人,到陕西四十多天就把军备整理好了,井井有条。

和范仲淹治理开封府一样,都是短期内出奇效。

由于工作出色,后来又被仁宗任命为忻州团练使、鄜延路副总管、兼管勾延州东路事宜。

再后来任福又负责庆州,兼环庆路副总管,并向仁宗上奏:庆州靠近吐蕃,希望能让他在边境上组扎军队,修建防御工事,派出侦察人员。

并且指出他所知道的山川地形,什么地方可以作为军事缓冲,那些地方可以修建军队战备。

仁宗看了以后非常赞同他的意见,命令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见做准备。

赵允初从刘宜孙那里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任福是大宋的福将。

任福骑着一匹枣红马,看到赵允初等正在山间闲逛,忙催促马儿向前,勒马下来,彬彬有礼道:“任福拜见郡王。”

任福长得确实壮实,比赵允初胖一圈,和张飞相似,说话声音大嗓门,一看就是爽快之人。

“任将军不必多礼。”

刘宜孙向任福行了礼。

“恭喜任将军,前几日打了一场大仗,很是漂亮。”

“郡王过奖。我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他李元昊喜欢搞这一套,我也搞这一套。他进攻保安军、镇戎军,末将就带着儿子、侄女婿从华池凤川镇出发,假装要巡视边境、集结队伍,以牵制敌人。

走到柔远砦的时候,我假装慰问当地的少数民族,秘密兵发白豹城,黎明前到达城下,立刻开始进攻,到天明,大获全胜。哈哈,这是我从戎以来打得最痛快的一仗!真他娘的爽快!”

任福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看来这大宋真的需要一场场胜利来证明自己是中原之国。

“这次韩将军去面圣,肯定会向官家举荐你,高升指日可待,先行恭贺了!”赵允初笑着说道。

“谢郡王!我倒是不在乎这些名利。只要能为我大宋守边,不让李元昊掠去一寸土地,便是我的平生志向!”任福说得情真意切。

赵允初觉得很有必要救一救这个任福了。

有这等将军在,别说守住西北了,择日攻打到兴庆府也是有可能的。

几人说笑着,见天色已晚,就回到泾州城内休息。

京城,皇宫。

赵祯正在设宴款待从西北边境归来的韩琦、尹洙等人。包括吕夷简在内的宰执也在。

赵祯一开始没有直接问边境战事,而是开口问道:“允初在西北可好?”

“回禀官家。郡王现在泾州,臣来京师前,正好与郡王话别,想必现在正在和任福将军一起。”

“哦?任福?听说他在白豹城打了一场胜仗?”

“是的,官家,大获全胜,消灭了当地四十一个党项族帐,好好灭了李元昊的锐气!”

“你们给我提供了两个方案,韩琦,你说说你倾向于哪个?”

“官家,朝廷举大事,主大谋,自当坚如金石,无有回易。现在我大宋官兵士气正盛,年壮气锐,仅西北就屯二十万重兵,可以放手一战。我看李元昊只据数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万,余皆老弱妇女,不值一提。还望官家早日定夺,他日我大宋必踏平兴庆府!”韩琦慷慨陈词,把赵祯也说得心潮澎湃。

“尹洙,你何意见?”赵祯看向尹洙。

“臣附议!现在是攻打李元昊的好机会。当下还有不多时就要过年,臣以为过了元日即可出兵。”

“吕相呢?”

吕夷简一看赵祯的表情,就知道官家是想打这一仗了,再说这坚守不出的计策又是来自那个自己讨厌的范仲淹,就咳嗽了一声,缓慢而坚毅地回道:

“官家,自刘平败覆以来,言羌事者人人震怯。今有韩琦、尹洙等西北将领如此请战,难道不该打打试试吗?”

“嗯。”赵祯长长地回了一声。

“官家,贸然出兵并非良策。李元昊狡诈,我师败于三川口,现在元气并未恢复,应当坚守不出,怎能轻兵深入呢?这白豹城一战,仅仅是偶然成功,不是万全之计。”

众人一看,说此话之人原来是位老臣,枢密副使杜衍。

杜衍和吕夷简年龄一般大,都是六十多岁的老臣了。

李元昊叛宋时,他知并州。

朝廷因并州的太原为战略要地,加杜衍为龙图阁学士。

宝元二年(1039年),杜衍迁官刑部侍郎,再次出知永兴军。

当时,宋夏战争兴起,百姓苦于征发兵役,官吏因此为奸。杜衍分别计划,根据道路的远近,给予充裕的集合时间,让百姓依次服役,比其他各州节省了一半的费用。

他回京后,代任开封府知府,附近的人久闻杜衍的名声,都不敢私自请托。

他的性格和范仲淹很投脾气,属于刚正不阿的那种。

赵祯听后,不免犹豫了一会儿。

毕竟是两朝老臣,该给的面子还是给的。

“好。今天就到这儿吧。改日再议。”

“这老匹夫!”韩琦心里闷闷不乐。

赵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实际上却是很想打。

于是在韩琦接下来几天的劝谏下,终于写下诏书,命令鄜延路、泾原路于次年正月上旬同时进兵讨伐元昊。

并拨出内藏库绢一百万匹,划给三司,以助边费。

在此之前的十月,赵祯已经从内藏库拨出了一百万匹给三司充军费。

这时候的赵祯已经决心要和李元昊一决胜负了。

他把赵允初之前告诉他的那些攻守利弊都忘了。

得到诏书的韩琦、尹洙,快马加鞭地回到了泾州。

此时已是小年时节。

“怎么样?官家定下来是守还是打?”见到韩琦后,赵允初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郡王,官家采纳了我和尹洙的方案,决定明年正月出兵!”

任福一听,大乐!

赵允初心想,你可个屁,马上就要领盒饭了!

世间的悲哀之一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