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趁林黛玉还青涩忽悠她当世子妃 > 第79章 脸儿还热乎么

第79章 脸儿还热乎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趁林黛玉还青涩忽悠她当世子妃!

马长有等人不认为他们比赵煦差。

论出身。

论官场资历,哪一点比眼前的毛头小子弱?

凭甚要被他羞辱?

“大人此话何意?”马长有气的双手直颤,抬高手往皇宫方向拱手肃穆道:“下官是陛下的官、是朝廷的官、是贬是升还是归田务农也需万岁做主,何时轮到大人非议?”

紧接着另外两名同僚也义愤填膺,跟随其后。

赵煦可不惯着这群官小脾气还特牛的清贵们,当即臣了脸以一挑四:“你们若嫌弃在这里效劳,大可离去,每年科举等待后补缺儿的才俊多如牛毛!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你、你、粗鄙之语。”

“我等堂堂读书人,正儿八经的科举进士,岂容你非议。”

齐永昌见略微有点起火了,便打算缓解。

毕竟之前他们四人商讨的不过是给一点下马威,以示在工部里的地位。但凡正常的年轻子弟,头一天新官上任,多多少少会给他们前辈面子吧?

偏这赵大人不走他们猜想的路子。

就这脾气。

不知道还以为是一品二品大员。

“赵大人、赵大人别动怒,大家都是同僚,俗话说得好,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面对齐永昌的假笑劝和,赵煦又是一拍桌子啐骂:

“见你妈见!不干就滚。”

众人登时愣住了。

………

“赵大人!”

“你怎么能恶言相对,齐某好歹也是与你平起平坐,论资历和年龄足以当你长辈。”

“资你妹、”

“…………”

“老夫、老夫要上奏陛下、老夫、咳咳咳——要去找李尚书来评评。”

赵煦气呼呼地扬声:“这新部里,我才是决策者,你们不过是辅助本官。挑三拣四,到底谁懂西夷工业?”

众人一时竟哑然无语,涨着猪肝色的脸看向齐永昌。

作为发起人。

齐永昌不得不站出来以理据争,再次打断了他的话,不容置疑的道:“那足力健华而不实用,也只那群庸俗的膏粱子弟才会青睐,咱们部里可不是为了那群米虫服务,而是为了百姓。”

“既赵大人要画蛇添足给轮胎上一层橡胶皮,只去追求华丽而不考虑实用,我等无话可说。”

“若到时有什么疏失,咱们可不会跟着你倒霉当了替罪羊!”

啧~

这群迂腐的文官也就扯扯嘴皮子功夫。

说白了对工业产品一无所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真想让他们心服口服,那还得拿实际效果来看。

好在橡胶轮子并未什么天大的难事。

就听他正经道:“我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唐朝时可谓万国来朝,为何在宋末被蒙元欺辱?今有蒙元辱汉,未来保不齐会有西夷洋人联合攻乾!”

“唐时不如我汉人的蛮夷之族为何短短百年就成为列强!?”

“正因为他们与时俱进,眼界总是往前看、喜欢研发改良、用咱们老祖宗发明的火药制成了炮火、改良了船舰。”

“为何要设立新工司?”

赵煦一拱手,以示皇帝眼光长久:“当今陛下便在思考到了未来你们这群儒官未曾看见的!就连太祖皇帝建立大乾时也格外重视工业发展。”

“你们凭什么说工业无用!橡胶轮子华而不实?东西还没做出来广泛应用,偏你们先倒喝彩为哪般?实不实用,要老百姓说了算,不是你们张嘴定义!”

…………

“这………”

齐永昌等人再次哑口。

太祖皇帝当年率领义军抗元,十年苦战才得以灭蒙元,建立大乾朝恢复汉人江山。

那时太祖已经五十岁。

忙忙碌碌半生。

最后提出要新工业,虽也遭遇百官劝解,却也没人敢反驳。

只可惜刚起步留下一些旧厂笔记后就因病趋去世。

渐渐地这项工程就被后人忘记了。

经过赵煦提及,齐永昌众人只能心中暗骂,这小子搬出皇帝也罢了,还搬出太祖。

不过。

赵煦拿皇帝与太上皇来压制他们,的确是效果最明显的招数。

“本官提议,诸位还是去翰林院借太祖笔记略知一下什么是工业,否则本官说再多也不过是对牛弹琴。”

面对赵煦提出这样的要求。

齐永昌沉着脸后,竟没了言语。

见上司也被怼的哑了火,所正马长有只能望着另外两名六品主事同僚干瞪眼起来。

好在这场尴尬的下马威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工部尚书李河清正在赶来。

………

这李河清在工部堂里踱步发愁了好半天。

皇帝给他下的旨意实在太难为人了。

偏整个工部他都要对内瞒下来。

这哪里是给工部新司请来的俊才?

明明是请了位“祖宗”。

他若不管不顾这小王爷吧,又生怕下属言语冒犯了,倘若哪天这祖宗撅屁股不干了,到时不找他麻烦么?

你说去管吧。

虽然他是工部里的一把手,堂堂一品大员。

可面对人家超一品的亲王世子,又是云泥之别,怎么管?哪里敢管?

总之就是烫手山芋摸不得。

于是,李清河刚刚跨进院里就打算跑路了,里面那情况,一个个红头涨脸的,指定发生了什么事儿。

“尚书大人!”

就在李清河打算转身离开是非之地时。

那该死的齐永昌喊住了他。

众人似瞬间找到了主心骨,瞪了赵煦一眼:“方才大人说的理论暂且不细表对错,但你辱没同僚的事儿不能算!”

“对、那就让尚书大人来评评理。”

“即便你是陛下钦点的官,难不成权利还能越过工部尚书。”

赵煦也看见了熟悉的身影。

五十来岁,身子骨十分健朗的工部尚书,皮笑肉不的托着沉重步伐进来,还没坐下就听下属们开始连珠炮似的攻击赵煦。

“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

他极力压住自己的心绪,暗示自己不要忘记陛下交代,万万不可暴露小王爷,就当不认识。

但碰上赵煦那桀骜不驯的表情,他浑身不自觉地抖了几下。

那半边屁股坐下去又立马弹了起来,拱手笑道:“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同僚之间意见不合在商讨便好了,怎么都火气那么大?”

赵煦低头看了一眼李清河的靴子。

“咦!”

他陡然笑问:“尚书大人这鞋子莫非是足力健?”

齐永昌、马长有闻言立刻把眼神往尚书身下一扫。

这。

好吗,刚刚还说这等奢侈,华而不实的东西只有米虫,膏粱子弟会买账!

偏眼前他们工部里最高的“老大”正穿着他们鄙夷的靴子。

这简直就像嘴里塞了屎一样难受。

“噢?”

李清河知道足力健是小王爷的营生,前儿刻意利用身份买了几双,自家的女儿不也穿着去茶艺会了么?

他翘起一只脚来乐道:“赵大人好眼力,这正是足力健的靴子!既是工业新产品,本官作为工部官儿,自然要瞧瞧稀罕物。”

又听他滔滔不绝赞美道:“这足力健的靴子果然比寻常的轻巧,还防滑,设计大胆创新。”

“齐郎中、马所正、两位主事,本官认为你们也该去买一双试试嘛!既是新工司所的第一批官员,大力推广好东西。”

齐永昌、马长有等闻言,脸色更青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