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发展方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象形传奇!
在另一个地方,却有另一番情形。
某地有一家砖厂,清朝末年是专门给朝廷烧砖的,烧的是城砖,比一般家庭盖房子用的砖大许多。农民起义导致许多城墙破损,急需城砖维护城墙。
这砖厂也成为了农民起义军的攻击对象,经常有农民起义军来烧房砸墙的,砖厂老板忍受不住就跟起义军打了起来。
这砖厂老板根本不会武功,也没有打过仗,他只会这么几下子:用双手向前面的泥堆中插泥巴、将手中二十多斤重的泥巴往砖头模具中一摔、用手在模具上面一抹将多余的泥巴抹掉抹平、再将模具用双手一抬,这泥巴做的砖模就做成了。
这一插、一摔、一抹、一抬四个动作,砖厂老板干了三十多年,也就是练了三十年,不但练出来巨大的能量蓄发,还练出意了,蒙住眼睛都能干活。
就凭借这四个动作,来侵犯砖厂的起义军都被砖厂老板打跑了。
这一插就是直打,一摔就是向下打,一抬就是向上打,一抹就是横打。就这四下子,练出来能量蓄发和意,就是拳,就无人能敌。砖厂老板打人就像摔泥巴一样容易。
习练传统武术的要以这四下子引以为戒,明白到底什么是拳,拳的功夫在哪里。
看到了砖厂老板杰出的打人功夫,砖厂工人和本村里的人就都来学功夫。砖厂老板也没什么可教的,就教他们做砖模的四下子。
这砖厂老板也曾经想把这四下子的功夫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拳法,参考其他拳种,增加了一些动作而形成套路,但是砖厂老板自己却从来不练,只练这插、摔、抬、抹四下子。其他弟子慢慢明白了功夫的本质,也把套路动作丢了,只练四下子。
久而久之,因为砖厂老板姓李,他的弟子就将这个功夫称之为李家拳。这李家拳一直传承到改革开放。期间无论多大的风浪来临,李家拳弟子就只是在做砖,谁也不知道他们在练拳。
改革开放后,发展传统武术的风吹到了这里,主管体育的领导听说砖厂里有功夫,还讲了一些以前的传说,领导就亲自去了砖厂,让砖厂老板李群出山。
同样的,为了展示传统武术和选拔传统武术人才,要举办一次传统武术实战对抗赛。
李群牢记他祖上流传下来的一句话:练时把泥当人,打时把人当泥。
就凭借那四下子和祖上留下的十二个字,李群打败了所有当地的传统武术大师。不管谁上来,李群都把他看成是一坨泥巴,不管对方出拳出脚,他都以四下子应对,或者直接前打,或者下砸,或者上挑,或者横击,所有武术大师都无法抗拒他这四下子的劲力,被他像摆弄泥巴一样。
其中一个学会了少林拳、地躺拳、螳螂拳等各种拳术,会打一百多套拳的武术大师,不幸被李群双拳砸胸,心脏停跳,去世了。
这下子惊动了上层领导,经过研究决定,不能搞传统武术实战对抗赛,只能搞表演赛。这传统武术实在是太野性了。
从这个例子中大家也要引以为戒,这功夫的高低绝不是以你会打多少拳的套路决定的,与大家想象的正好相反,学的拳术越多的人,越是没有功夫的人。想要练出功夫,学一种拳术就够了,把这种拳术习练到极致,练出巨大的能量蓄发和打击力量,再练出拳意,你就有功夫了。比如说形意拳的劈拳,那是要打一辈子的。
恰恰是那些张扬自己会多少种拳的人,就是那些不明白功夫的本质,而只以无用的外形动作论拳论功夫的人,其实什么功夫也不会,只会一百种动作而已。一个人只能够从一种拳的动作中练从扎实的功夫,人不可能从一百种动作中练出来功夫!
切记,切记!
基于以上原因和事实,最后各地区上报自己的发展传统武术的规划,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于是传统武术的发展规划就按照如下规矩定了下来:
一,只搞表演赛,不搞实战对抗赛;
二,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的外家拳以翻跟头、打把势、空中转体、劈叉、拿大顶、单腿平衡、跳跃等与实战技击无关的外形动作作为评分和晋级的重要标准;
三,内家拳中,八卦掌以转圈为评分、晋级标准;形意拳以蹬腿、扭胯、扣肩为评分、晋级标准;太极拳以动作漂亮、快慢、弓马步下蹲高度、头顶锅盖大小、脸红脖子粗、手红臂痒屁响、更换膝盖骨与否做为评分、晋级标准;
四,内家拳的推手以双方均不能发力而使一方失去重心为游戏标准;
五,将传统武术运动员改称为演员(此条争议较大,原定暂时搁置再议,到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诸君不要以为我是在胡说八道,难道诸君看不到现在传统武术的现状吗,现状只会比我所说的更加荒唐!
从此以后,传统武术就在这条荒唐的歧路之上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