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抛下他们家集体奔小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西子正在点算数量,看到娘亲来了站起来汇报。
“娘,我统计过了,车间每天能生产四十床蚕丝、鸭绒被,五十卷兔毛线,三十卷羊毛线。”
林桑点头。
“产量不算高,主要是原材料有限。等过阵子村民养的牲口越来越多了,我们就能大量投产。”
到时候是自己开门店还是联系进货商,等她考察过市场再做决定。
这样等纺织厂上轨道,初期每个月有二十到三十两的收入。
林桑一边琢磨,顺脚又拐向暖棚。
钱家因为秀才公的关系,土地是几个村最多的。
三十几亩菜地,有一半她盖了暖房。
现在十几亩的红薯土豆已经发育得很不错,另外十几亩已经陆续种上瓜菜,加上每日从村民那里收购的,不光能维持酒楼日常供货,还能零售给镇上百姓。
两个月下来,村里再找不出一粒蝗虫卵,他们现在靠养虫喂家禽。
林桑将农务交给喜欢科学种地的钱满来负责。
孩子们这两天在鸡鸭棚后面又专门新增了养虫房,里面堆着几只巨型水缸。
钱满见到她喜滋滋的。
“伯娘,栏粪和淘米水养的虫子比蝗虫卵还大,我已经找到最佳配方了,再多养两缸,足够家里的鸡鸭吃。”
阿若一下捂住鼻子。
“呀,这个味道比旱厕还闹腾,这孩子竟然还笑得这样?”
“真是不容易啊——”
阿若挠挠头,表示不服不行。
钱满知道这是伯娘请回家里的恩人,将她当做自己人,也就没见外。
“不会啊,已经比从前容易多了。我们暖棚那边,有大哥刚给地里通上的自动浇水系统,大家只要定期除草追肥就成。”
种地越来越轻松,钱满感受到了科学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而且有沼液做肥料地里几乎不长虫,瓜菜长得好,地里的草也肥得很,正好能喂牛羊。”
他每天会记录下相关数据,林桑翻了翻拍拍阿满的肩。
“记录得很细,等这一季的菜种完,再总结些经验,就可以整理成书了。”
阿满相当高兴。
三叔,东哥,还有西子姐姐都在写相关专业书了,想不到他一个从事农学的竟然也可以。
阿若不明白了:“写这些下来有什么用?”
阿满笑得有几分自豪。
“什么气候怎样浇水,沼液的兑水比例,还有什么时间追肥治虫,这都是有讲究的,编成书传播出去能教大家种地啊。”
他忍不住跟分享起最近的心得。
“啊,这下糟糕了。”阿若垮着一张脸。
“我本来想着,姐姐这里的机会也多,我不用去京城也能找个事做。”她看口气,“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她不光不会摆弄小西的纺织机,也不识字,就连阿满的种地经也听不懂。
见她这样林桑心中一动。
“那也不一定,孩子们是找到了自己的特长,你也有自己擅长的,说不定真能靠这个谋生。”
“真的吗?”
姐姐还没具体说是什么,阿若就星星眼崇拜地看过来。
怪不得昨天他们说那个提亲的侮辱人,她也这么觉得。
她后来才知道林姐姐是没了相公的,但那又怎么样,昨天那个二百五就是配不上。
又收获粉丝一枚的林桑带着她的新粉将机械厂还有炼铜坊都巡视一遍,最后回到屋里。
她打算找两个愣头小子谈谈话。
结果她一进屋,本该面壁思过的俩小子重又是一副斗鸡模样。
怎么回事,越思过肝火越旺?
他俩简直是气到变形,咬牙切齿地盯着屋里一个陌生婆娘。
钱家小兄弟看起来认识来人,林桑看了看,只觉得熟悉又陌生。
天生路盲加脸盲这不能怪她,林总自从创业后,已经很努力在克服这一点了。
但眼前这婆子林桑觉得很特别。
一定不是他们村的,但有一股很特别的气质。
难道是邻村过来找工作的?
自从她的几个家庭作坊走上正轨,不仅同村人上门应聘工作,相邻两个村也有来做工的。
他们学大塘村民一样,先找钱家引进新的瓜菜物种,或是贷款买六畜。
等种成了瓜菜或是剪完毛,又再统一回收给钱家付利息。
林桑不光初步在三个村之间打造她的商圈,还将手伸向几十里外的岭后村一带。
百姓生活显见是好了,就俩小粟都玩起了这套模式。
她征得阿嬢同意,拿工钱买了鸡鸭羊兔回林家养。
家里的大老爷们照旧好吃懒做,但小粟娘亲和弟弟妹妹开始被已经读书的小粟洗脑。
加上有其他乡民越来越红火的日子做对照,林家凡是没懒到骨子里的,都被召唤出一点劳动改变命运的精气神。
只有林老汉依旧阴阳怪气。
“那个丧门星现在压根不认家里人,上她那里拿什么都要用粮食换,瓜菜羽绒这些经钱家的手拿去镇上卖,谁知道被她中间挣了多少?”
不愧是诛心行家,林桑继续拉黑他,压根不给他来村里的机会。
他也只能在外围散步谣言,幸而十八村还有几个明白人。
“瞧你这话说的,没有你女儿在中间,我们这一点零散货,到哪里去找买家?”
洪波儿子洪小贵也是其中清醒的一个。
“而且没有钱南,就算找到买家,也经不起日日往镇上送货。我们又没有车队,有那个精力每天跑,不会多种些瓜菜?那也是多挣钱了!”
可惜儿子清醒,老子洪波心里总归不舒服。
二流子钱三倒也没诓他,后来陆续给十八村找到几处水源,但工钱上也丝毫没手软。
“别给他们说得那样好,我们村到现在还欠着大塘村一笔钱呢。”
大塘村的钱家一直在给村民开发致富之路,洪波想要摆脱钱家的影响找回里长尊严,只觉得越来越无力。
他们村有不少在钱家做工的,现在一个个全向着钱家说话。
钱家长子钱东的机械厂,次子钱南的运输队,钱满负责的畜牧种植队,就连女儿钱西都管着一间纺织厂。
更别提那个丧门星亲自管着的炼铜坊。
这些作坊一律采用计时计件制,工人们每天上工三四个时辰,每个月起码有千八百的收入。
回到家也不耽误种地养牲口,能找到工作的几家眼见得日子富裕起来。
于是林老汉又跳出来挤兑一番。
“一整天累死累活,不过几十文。我听说跟着钱南去镇上酒楼的,一天跑堂下来也不止这些。我看那丧门星就是黑了心的,你们呐被人榨干抹净了还帮人数钱——”
他自己四体不勤,又看不惯人勤劳致富,只能将力气花在妨碍人进步上。
要穷一起穷嘛,只抛下他们家集体奔小康怎么行?而且他也不能看着丧门星一家如此风生水起。
但是不管他说什么,等工人结发工钱时,大家眼睛都红了。
一个月接近一贯钱呐,一年下来就是十几两银子,足够一家人的嚼用。
钱家能够持续给这么多的工人发工资,家产得多丰厚啊?
一想到这里,洪波一边眼红得发烫,一边脑子呼呼地转,肚子里的坏水又开始发酵。
这婆子就是他跟林老汉合计后打发来的,林桑不知道,还以为是隔壁村跑来找她要工作。
她确实在长期招人。
对于家里的工坊,林桑一直是抓大放小。工坊的体制、产品的质量是大,用人也是大。
眼前的婆子一看就不过关,除了假模假式的堆笑,眼神也在乱颤。
她一见到林桑进屋就迎了过来,还自来熟地挽起她胳膊。
“东子娘你来啦,哎哟,瞧瞧这通身气派,还真是越过越年轻了。要我说啊,放眼整个大塘村,还真是没一个人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