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成杀猪女,一把拿下未来首辅 > 第69章 私塾

第69章 私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杀猪女,一把拿下未来首辅!

“哈哈哈!我真这么好呀!真让我有些小骄傲呢!陶哥你在我心中也非常棒!”有担当,聪明但不迂腐,是个非常明事理的人。

“绝无虚言!我还需尽力做到更好。”

“我相信你!”

晚饭过后,陶宁将自己抄好的字帖交给李玉:“李玉妹妹这是《木兰辞》,前面两张是入门笔画,李玉妹妹照着临便是。”

李玉将自己手上的水汽擦干净,才接过来看,这个字体与陶宁抄书所用的字体不大相同,像是硬笔字的楷书:“陶哥,这是什么字体?”

“楷书,初入门学它,最是适宜。”陶宁当年也是从这个字体开始学起。

原来是楷书,李玉点点头又问:“那陶哥,你之前抄书是用的什么字体?那看起来真好看。”

“乃是瘦金体,较为受文人欢迎,等李玉妹妹学好楷书,便可开始临摹瘦金体。”

目前而言都太遥远,李玉还没学会走:“现在说这个都为时尚早,这楷书还没有开始写,万一我没有写字这个天赋可咋办。”

“李玉妹妹聪颖无比,只需多加练习,定不在话下。再不济,我还在李玉妹妹身边,总归不会有多难。”

自己还可以手把手的教导李玉妹妹如何正确书写,若真没这个天赋,自己也可以教她一辈子。

“但愿!写这个会不会耽误你很多时间?”

“并不会,重复抄书也会稍感厌倦,写字帖也可以算是调节。顺带今天我将那话本子的开篇写了个,李玉妹妹看看是否如意?”

李玉拿过来看,嗯!果然是文化人写的,有语文教科书那味儿了,但又要直白些,又对这故事稍微增加了点逻辑性。

比如大儒并非因为男主救了自己女儿就将男主收作弟子,而是先考校了下男主,见他极有天赋灵气才收下他。

“写得好,比我说的还要好。陶哥你现在抄了多少本书?”

“共计六本,速度尚可。”才六本,确实是自己写得有些慢了。

李玉怀疑陶宁在凡尔赛,这么短的时间,又写字帖又写话本了,还要抄六本书,属实优秀。

“陶哥你太谦虚了。”

天色后面完全变黑,李玉就像得到了新玩具的小朋友,叫陶宁一起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写字。

家里就一只砚,笔李玉倒是重新买了一只,两人都要写字,只能坐一起写了。

陶宁和李玉面对面坐着,一个人抄书,一个人练字,陶宁还时不时给李玉讲解一下写字技巧。

李玉也不笨,现代的硬笔字写得还是有很多人夸,被陶宁一点通关键点,写得也有模有样。看来自己还真有天赋,嘻嘻嘻…

陶宁见李玉眉眼带笑,再看她笔下,已初具字形,但离风骨还差距甚多,但她不过是初学者,能有此小成就,也有几分天分在。

李玉练着字,就像回到了小学学字的时刻,那时也是从一笔一画开始。

提到上学,李玉想着陶宁也算是书生,虽然还没有功名,但看他天天手不释卷,应该还是想像周子俊一样去书院念书吧!

“陶哥。”

陶宁抬头:“怎么了?李玉妹妹。”

“你想去书院念书吗?镇上刘秀才开了个私塾,也有好几个人考上了童生,束修也不贵,陶哥你想去不?”

陶宁心塞,清楚李玉妹妹是为了自己好,可让自己跟着一名秀才进学,并非陶宁看不起秀才,而是这刘秀才真没法做自己的先生。

“李玉妹妹,我在家自行学习即可,不必多花钱上私塾。”

原来是担心这个,李玉给陶宁一个放心的眼神:“放心不贵,你把这二十本书抄完,交完束修还会剩下不少。”

陶宁这么好学,十八年来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说明他自学没啥用,这就和现代成绩不行,报辅导班一样,那是教会你怎样应试,怎样考高分。

虽然刘秀才也不像有什么大才的人,不过人家刘秀才也培养出几个童生,还是有几分可取之处。

陶宁现在的路引户籍全是假的,用这个身份考科举完全是冒险之举,况且自己还不想彻底放弃过去,确实无需去刘秀才那儿虚度光阴。

“李玉妹妹,我还是不去了,现在就我这伤腿,那刘秀才极有可能不会收我,说不定那些同窗还会取笑于我。”

陶宁说完垂头,不再看李玉,自己向李玉妹妹说这儿,虽算不得全是谎言,但终究是自己自己对她一片好心的推诿之词,实在有些愧疚。

这算是校园暴力的古代版,以前上学很多学生把人家的生理缺陷当做开玩笑的来源,取些难听侮辱人的外号,比如兔唇就给人取名叫缺嘴,脸上张了太田痣的就叫——大癞皮。

自己有时还听到八婆老婶那些说自己和陶宁是烂锅配烂盖,自己不怕,当场给她呛回去。可陶宁是个脸皮子薄的,万一被整出个心理问题,这年头可没有心理医生。

“那你就在家学,等周子俊书院放假,我去给你借几本书,还有他以前写的文章。”好歹是个秀才,肯定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那李玉妹妹带上我一起,顺便我还可与周贤弟交流下。”不想让李玉妹妹和那周子俊独处。

“没问题,你们都是读书人多交流也是好事。”

两人接下来又聊了下这话本应该怎么写。

李玉说:“伊临当官得惩奸除恶,这样最符合少年人的热血,对于强抢民女的官二代,家里作恶多端,至于罪行,什么抢占土地,贩卖幼童,走私私盐什么的选一两个安他身上,把他全家都给他扬了,从此成为阶下之囚。”

陶宁仔细听了:“就贩卖私盐一项,只要超过一斤,人命就不保。”

原来处罚这么重,李玉就把上午卖海货那人的事告诉陶宁,正好那盐李玉没扔,还装在一个小杯里。

“陶哥,你看着盐真的好白好细。”

陶宁也上手,厨房待多了也看出门道:“这盐的确是上品,而那人不远千里而来,看这私盐生意可能已遍布全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