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八十一)儒道之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叹息片刻,孟夫子没考量好之前是完全不敢接话,说是孟夫子没有尽责?那是不存在的,孟夫子已经兢兢业业的朝九晚五辛劳将近一年,也起早贪黑的游历了一年。多多少少是感受到“德”,而庄子西域一行,一边是不忍华夏故土被匈奴占领,一边却不忍看大场面的厮杀,至少河套九原一战,几万匈奴被各种武器轮番试验,庄子多多少少也有耳闻,仓促离去是远离大战场罢了,可沿途牧民、农人,那些最底层国人脸上挂着的笑容却如心中理念一般挥之不去。难不成让匈奴举起马刀砍到头上而不还手就叫“天道”?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夫子回答道。
儒家思想向来入世,或许先秦之儒仅向于能入士的“国人”,而汉朝独尊儒术后的儒家仅向于能举孝廉的“世家”,可小爷到来后而商君变法初成并抛弃了一系列残酷的律法并提升了好几倍的生产力,至此,儒家只能面向可以通过考试入选大秦基层官吏国人(不论是新国人还是老国人,都是国人,当然,那些被抓来当奴隶的或者犯事成为奴隶的隐宫之流,就没这个福气了)
“庄子虽知数万匈奴恶狄葬身九原城外,可知匈奴追兵如何残杀我大秦边民、追击我大秦国防军?”
虽说孟夫子深恶痛绝那种莫须有的酷刑,甚至是把秦法当成了苛政猛于虎,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一是改良后的秦法,二是匈奴的所作所为,三是受害者的倾述,四那当然就是案发现场了。其实儒家最推崇的周公,也是颁布了法律的,只不过儒家都当周公的法为“周德”罢了。
“愿闻其详!”庄子淡然的想听听儒家想法。
“昔舜帝对三苗不服之民,令禹以舜帝之德服之,乃上古圣人所为。今我大秦北境羁縻之地已达北海,虽匈奴之民少闻秦德,可\\u0027为利而杀人者偿命,为利而伤国人或国人之利者为盗、跖,必刑\\u0027,上古三皇五帝之德,匈奴践踏农田、牧场、抢夺牛羊在前,秦国律法刑之于后,合情合理。”
被毁的牧场、良田、水车水利工程,孟夫子又何尝不是铭记于心,而战火导致的残垣断壁居然被商君划重点一般选择了好几处无法修复且破坏极大的区域给圈了起来作为义渠学院日后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这些孟夫子又何尝不知道背后的含义?无非就是“忠君爱国”。但这个行为和自己的思想却是不谋而合。
“谋无主则废,事无备则困,九原之役,老夫还需前往探查,甚至要到北海游历一番。”
道听途说可不是庄子或者说道家一脉的表现,去现场看看,甚至要去看看为什么匈奴会追击秦军,虽说庄子是华夏族,可庄子更想表达的一点,反而是众生平等(不过F教就别来掺和了,如果说F教不让人下跪、不祈求香客给香油钱、不占用农田修寺庙,小爷那一点怜悯之心还会同情东晋南北朝被灭之F)。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秦法或许有缺陷,然则这大争之世,无法无天者多矣,墨家商里子愿为我大秦效力,实属难能可贵,如若庄子能指出我大秦之不足而勉之实属大幸也。”
......
良久,儒、道两位宗师不再言语,都在一念之间对决着,可最终还是如庄子之宣言,往北,去看看北海,看看有没有坤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