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五弟朱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勋贵们你一句,我一句,把今天的议题都打乱了。
李善长说道:“你们扯哪去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拔出杨宪这颗钉子吗?扯什么太子?”
“对对,我们就说我们怎么宰了杨宪这狗东西!”
朱标离开应天第二天,久病的李善长就上朝了,还出来弹劾杨宪八大罪状。
‘’淮西党和浙东党之间积蓄已久的大战,终于是拉开序幕。
朱标这次出巡,可以说是声势浩大。
除了大表哥李文忠、大哥沐英之外,朱标还特地带上了燕王朱棣、晋王朱棡、楚王朱桢三个弟弟,还带上了朱镜静、朱英饶两个妹妹。
老朱总共就那么几个孩子,朱标一下子己就带走了一半。
燕王好动不好学,楚王年幼,都不喜欢读书,跟着大哥出来,都高兴的和什么一样。
朱棡长这么大,还没有出过应天。如今有机会出来,也欢喜的不了。
朱标骑着马在前面走,李文忠和沐英骑着马跟在后面。两人原本都被老朱赐姓朱,是朱标的兄长,却都恪守人臣的本分,始终都是落后朱标半个码头的距离。
再往后是一辆马车,这是上好的梨花木做的,披着明黄色的幔子,彰显主人高贵的身份。
马车很是豪华,里面却没有一人。主人在外面骑马,里面自然是没有人。
空马车后面也是一辆挂着明黄幔子的马车,规格上却比朱标的座驾小了很多。
里面坐满了人,朱标的未婚妻常小娥、两个公主和朱标的幼弟朱桢坐在里面。
伦理男女不同车,楚王朱桢年龄小,他一个人坐马车太孤单,所以朱标就让他和公主们坐在一起。
对于谁坐主位,谁做末位的问题,三女一男,争论不休。
论身份,楚王殿下是亲王,最为高贵,可是楚王太小。
朱镜静是大公主却是庶出,母亲是朱元璋的宠妃孙鲁育;朱英饶是嫡长公主,老朱家人丁单薄,尤为看重亲情。
平日里朱元璋的两个侄女因为年长,马秀英都让她们排在朱镜静和朱英饶前面。朱镜静自然也是排在朱英饶前面。
这一次,常小娥也想让朱镜静做坐主位,朱英饶次席,朱桢上首,她在下首陪坐。
常小娥是未来的太子妃,虽然没有大婚,却已经下过聘礼了。
而且她和大哥从小就定过亲,朱家兄妹都是把她当成大嫂看待的。哪有大嫂坐在下首,她们坐上首的道理?
三人一通谦让,最后还是常小娥侧身坐了主位,朱镜静和朱英饶坐上首,朱桢下首。
孩子们就在禁卫军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开往凤阳祭祖。
这是朱棡第一次出巡,也不坐马车,一路上骑着一匹小马在前面开路,还要和四弟赛马。
朱棣虽然年轻,可是一点都不服输,两人你追我赶,没有多久就甩开大部队很远。
这可害苦了随行的侍卫,他们只有苦苦的追逐!
朱标担心的喊道:“三弟、四弟慢点,不要跑太远了!”
沐英说道:“太子殿下,晋王高兴,就让他去吧,也好看看我大明的大好河山,臣派人跟着就是!”
这时候大明已经开国多年,安徽又是大明的腹地,老朱的老家。朱标料想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说了几次后,也就听之任之。
内心中,朱标何尝不想纵马长奔?
朱标看远远的看着两个弟弟的身影,欣慰的说:“由他们去吧!”
他是太子,肩负着大明太多的责任。不能像兄弟们,那样放纵自己,对兄弟们他更多的是放纵和宽容。
甚至有人说,几个兄弟骄纵,都是朱标惯出来的。
这一世,朱标要有所改变,让兄弟们多一些血性,多一些作为亲王的责任和荣誉。
一路上都是玉米地,玉米已经有一人高。
如今玉米已经在大明推广了三四年,老百姓都喜欢上这种长势快,不要太多田间管理的作物,产量还别高的作物。
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沐英满怀喜悦的说道:“太子殿下,你看这玉米长的多好啊,还有一个月就要抽穗了!”
李文忠也说:“是啊,看这样子,又是一个丰收年。大明开国才几年,就从一个饿殍遍野的世界,变成一个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这都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恩德啊!”
小康?
老百姓吃上玉米就算是小康了?
朱标在穿越前看过一本文学作品叫《平凡的世界》,有一个叫黄原中学的学校。这是一所高中,是个寄宿制学校,学生上学吃饭都在学校,周日才能回家。
学校食堂的馒头有三种:白面馍、黑面馍和黄面馍,这代表了三个阶层。
白面馍是小麦做的,最好吃,只有官宦子弟才能吃的,他们才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份猪肉熬白菜;黄面馍是玉米做的,是一般工薪阶层子弟吃的,他们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份素炒萝卜;黑面馍却是平民吃的,他们没有菜,只能喝一点同学们打饭剩下的菜汤。
其中有一个孙少平的学生就吃黑面膜,没有菜只能喝同学们吃剩下的菜汤。
为此他一度很自卑,感觉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玉米又被称为粗粮,虽然比高粱土豆强了一点,可是口感也不好。
官绅们锦衣玉食,却让老百姓吃这种难以下咽的东西,即便是人口暴增,和康乾那种饥饿的盛世有什么区别?
“哪里,哪里,大表哥过讲了!这哪里是小康,差得远了!”
“太子不要谦虚,臣说的都是肺腑之言。这些年老百姓能安居乐业,有一半是陛下和太子的拳拳爱民之心。”
·····
在凤阳的日子,难得可以放松,朱标一面和诸弟谈天说地,一面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这个老五朱橚,从小就对医理,植物学很感兴趣,还写下了历史上着名的《救荒本草》一书。
这本书对后世灾年救荒,很有帮助。
对于这种爱好,在朱元璋,朱允炆看来,当然是玩物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