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 第124章 想报官就去报呗,我们又不是不给钱

第124章 想报官就去报呗,我们又不是不给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李二:我表弟过于给力!

事情败露就想跑?

李世民表示他们想多了。

吴正义也表示,自己的网已经收起来了,不允许出现一条漏网之鱼。

在长安百姓兴高采烈的采买低价粮的时候,长安城之外一点都不平静。

卢正此时已经化妆成一个老道模样,手中牵着一个小道童。

他站在灞桥上望着巍峨的长安城,心中是五味杂陈。

昨天自己还是长安城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今日便成了丧家之犬,要灰溜溜的逃离自己经营了好几年的地方。

不甘与无奈萦绕心间。

不过他很庆幸,至少自己成功逃出了长安城,而不是如王玫与崔林那样生死不知。

“徒儿,我们走吧,回范阳去,以后我们不回来了!”

他拉起小道童便要走,只是小道童眼中全是不舍之色。

小道童小声道:“叔爷,孙儿能不走吗?孙儿舍不得那些伙伴呢。”

卢正叹气道:“哎,不是说了让你称师父吗,记着,不要再犯了。”

小道童捂住嘴,连连点头。

“你的那些玩伴现在大约也出城了,以后还有机会见到的。”

卢正安慰了小侄孙几句便继续启程了。

灞桥折柳送别乃是一种离别的无奈和不舍,算是长安离人特有的一种告别方式。

卢正有想过自己老来归乡时,那些亲朋好友在此与自己折柳惜别的场景,但是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如同丧家之犬灰溜溜的悄然离开。

唏嘘着迈动脚步,一老一小的身影在燥热的风中竟有些凛冬的寂寥感。

不过卢正的复杂心境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牵着小侄孙刚走下灞桥不到一里路便被一个少年人拦住了去路。

卢正见对方盯着自己看,立刻将小侄孙拉到身后:“小郎君,大路朝天,为何要挡贫道的路?”

“你不认识我?”

少年面带戏谑的问道。

卢正想了想,发现对眼前的少年没有丝毫的印象,便摇头道:“贫道云游四方,小郎君在某处见过贫道并不奇怪。”

“咦,难道你不是一直待在长安的布政坊吗,是如何四方云游的?”

少年笑道:“莫非卢道长已经修到了神游太虚的境界,身在卢氏大宅便可观览天下?”

卢正立时警惕起来:“你究竟是何人?”

“哈哈,这几个月卢道长绞尽脑汁编排我的留言,道长真是贵人多忘事呢!”

“吴正义!”

“对喽,整天想着算计本侯,却连本侯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你范阳卢氏的情报工作做的真不怎么样!”

“吴正义,你想做什么!”

卢正虽然对吴正义的出现很是震惊,但还是下意识的把身后的侄孙又往身后藏了藏。

吴正义见他如此在意那个小不点,顿时有了兴趣,他让胡雄把卢正拉开,蹲下身子问小不点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吴正义,你不是人,照邻才四岁,你也下得去手!”

卢正目眦欲裂,想要挣脱胡雄的束缚,不过他哪里是老胡的对手。

老胡一个手刀便把他给打晕了。

“嘿,老胡,那老小子说这个小娃娃叫什么来着?”

“好像是什么照什么的,俺没听清楚。”

“照邻?”

“好像是的。”

吴正义乐了。

自己这是什么运气,顺便出个门都能捡到个名人?

看到叔爷被打晕,又见吴正义盯着自己,小娃娃已经吓坏了,眼泪从双颊滑落,不停的往后退。

只是他太小了,路边的一块石头轻易将他绊倒。

这时他突然放声大哭:“你不要过来呀,我很厉害的!”

“哈哈!”

“哈哈哈!”

吴正义和藏在附近的护卫都发出大笑声。

小娃娃更害怕了,想要起身逃跑,却是被吴正义一把拎了起来。

“小家伙,别怕,本侯不是强盗,告诉本侯,你是不是叫卢照邻?”

吴正义的笑容落在小娃娃眼里是那样的邪恶,

可是他一个小娃娃能怎么样?

挣扎无果后,他泪眼婆娑的点头说道:“我就是卢照邻,你要怎样!”

吴正义没有再管他,把他交给小青。

“老胡,带人去收利息,别把卢正给弄死了。”

“好嘞,公子放心!”

胡雄把卢正放到一辆马车上,待上一队人便往南便去了。

小青安抚住小卢照邻,好奇问道:“公子认识这个小娃娃?”

吴正义道:“算是认识吧。”

“这次算他卢正运气好,竟然找了一张护身符,呵呵,事情结束把他送到崖州城去教书。”

“小家伙送到老神仙那里,就说公子帮他找了个弟子。”

小青答应一声,也带人离开了。

周先封来到吴正义身前问道:“公子,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

“回长安,大兄那边该把钱准备好了。”

......

三原县城,张家粮行。

李君羡把捆成粽子的王玫押到了掌柜张九里面前。

“这位将军,您是要买粮?”

张九里一眼就认出了王玫,当下便知来者不善。

不过他还是强装镇定道:“将军来的巧,小店的粮价已经降的比去年还低了呢,军中要是采买的多,价钱还可以商量。”

李君羡笑道:“张九里,你打算给本将一个什么价钱?”

“斗米二十文,斗麦十五文,斗黍十文,杂粮每斗七文,将军看可好?”

张九里小心翼翼答道。

李君羡满意的点头:“嗯,价格公道,均价算下来斗粮才三文钱,这样吧,本将也不让你赔本,你仓里属于你的粮食本将给你均价八文每斗,如何?”

张九里有些懵,忙道:“将军,您是不是算错了?各种粮食的均价要每斗十五文小店才能保本呀!”

“本将知道你家收粮的价格,不过呢,这位王玫王先生愿意低价售粮与本将,你有意见?”

李君羡指指颓废的王玫:“身家是你自己的,粮食是琅琊王氏的,该怎么选不需要本将教你。”

张九里很快明白了李君羡的意思。

这是有人要拿琅琊王氏开刀呀!

自己被卷入到了风波之中。

不过他很是舍不得自己的粮食,不想属于自己的粮食跟着琅琊王氏赔钱。

他憋的面色通红道:“你们这是明抢,我要报官!”

“想报官就去报呗,我们又不是不给钱。”

李君羡对这个没有眼色的商人失去了耐性,将一份《贞观报》号外摔在他脸上:“从今天开始到明年底,关中除了长安,其他地方的粮价会一直维持在八文上下,要怎么做你自己选。”

张九里看过号外上的内容,如丧考批。

片刻后,他咬牙道:“再给某三百贯,粮店、粮仓和伙计都是你们的,某......回乡种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