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太子史册 > 第149章 给耍了

第149章 给耍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太子史册!

王重单跟在赫连钦后两步,听到赫连钦这么问,心里咯噔了一下,忙打哈哈,“军中戒备森严,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是吗?”赫连钦若有所思,看向周奕行,“周将军。”

周奕行一见王重单这样,就知道他又在搞什么幺蛾子了,顿时直眉瞪眼,却不好直接出来说,只道,“若无通传,非军中将领的确不可随意进出军营,但像杨三公子送粮来的诸类事,是可以另当别论的。”

“五殿下,是末将没反应过来,下次一定会注意的,还请五殿下恕罪。”王重单心中恨得牙痒痒,面上只能赔笑着。

赫连钦道,“无碍,王将军也是按军规行事。”

王重单见赫连钦过多没有追究的意思,暗自松了口气,看向周奕行的目光中多了些阴狠,在赫连钦转过头来时赶忙隐去。

“王将军,带路吧。”赫连钦自然看到了王重单的表情,面上不显。

王重单仔细观察了赫连钦的脸色,并未发现赫连钦有什么异样,明白赫连钦只是转过头来让他在前面带路,又满脸笑容,“末将都忘记说杨三公子在哪里等着咱们呢,五殿下,周将军,这边请。”

王重单做了个请的姿势,带着赫连钦和周奕行往西边的营门走去。

西营门外,杨鸿安正坐在马车里,车内放了一张小桌,闻航蹲在桌前,小心翼翼的倒了杯茶,放到杨鸿安面前。

杨鸿安手附在茶杯的杯身上,感受着所剩不多的温度,片刻后才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茶水差不多冷了。

“公子,等了一天了,眼看着天就要黑了,怎么还没有人出来。”闻航撩起帷裳,看了看外面,见除了几个士兵守在门口,没有任何人出现,两肩弯了下去,泄气道。

“不急,再等一会儿,也许就会有人出来。”现在刚好是申时,天黑下来也还要过一两个时辰,杨鸿安知闻航是夸大了些,但心里不免跟着着急起来,要是天黑了,还没有人出来,他们就这么打道回府吗?

闻航撇了撇嘴,“我看啊,这是在摆脸色给咱们看,把咱们晾在这里一天,就是老爷之前做得太过了,让这些将军嫉恨上了。”

杨鸿安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目光落在茶杯上,不知在想什么。

闻航见自家公子这样,闭上了嘴,过了好一会儿,开口说道,“公子,不是说五殿下也在军营里吗?怎么五殿下也不来见咱们,咱们可都是因为五殿下才送粮食过来的。”

杨鸿安听到闻航的话,脸上有了些许表情,摇了摇头,“五殿下应是在忙,况且我也没有提前跟五殿下说,五殿下自然不知道我们来了。”

自前几日赫连钦离开茗榭茶馆,日松族立即闯进城,杨鸿安便一直惴惴不安,当夜难眠,生怕赫连钦有个好歹,到时候追究起来┉

得知赫连钦下令发放抚恤金给百姓的消息后,杨鸿安心里悬着的大石,才落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日,杨鸿安就着手处理杨氏,以强横的态度“说服”杨城给军营供粮,暂时压制住族里那些人,杨鸿安就马不停蹄的跑来了军营,还带了十几石粮食过来,想让赫连钦知道他的诚意。

只是他没想到会被人拦在外面,说是进去通传了,可并没有人出来搭理他们。

杨鸿安来都来了,还带了这么多粮食,不可能就这么回去,便从早上一直等到现在。

中间倒有一个将军从外面回来,见他们带着这么多粮食停在军营外,就问了一句。

在听到是杨氏送粮来了,就满脸的笑容,说他立刻就去告诉五殿下跟周将军,让他不要着急在再等会儿,可杨鸿安等啊等,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五殿下出来。

杨鸿安这时才意识到,他可能被人那位将军给耍了,或许那位将军根本就没有去告诉五殿下他们等在外面。

想到这,杨鸿安眼底一片阴霾,藏在袖中的手不自觉抓紧,袖子被抓得皱了起来。

“五殿下,周将军,王将军。”突然,外面士兵的声音打断了杨鸿安的思绪,杨鸿安转头,撩开帷裳,往外看去。

“是五殿下。”闻航看到外面一身玄色劲装的少年,立时欣喜道。

“嗯。”杨鸿安眼中阴霾褪去,轻轻点了下头。

赫连钦来到西营门,便见西营门外停了许多辆辎车,上面堆放着一大袋一大袋的粮食,一些仆从正打折哈欠守在辎车旁,见有人出来后,忙直起了腰,而辎车最前方是一辆四面皆是黑色雕花木槿淡纹的丝绸所装裹,窗牖被沥青色帷裳所遮掩的马车,而马车车身上刻了一个“杨”字。

里面坐着的应该就是杨鸿安了。

这时,马车帷帘被人掀起,闻航先跳下了马车,紧接着下来的便是杨鸿安。

“五殿下。”杨鸿安缓步朝赫连钦三人走来,鞠躬作揖道。

“杨三公子。”赫连钦淡笑,看向周奕行与王重单,“这是周将军,王将军。”

杨鸿安顺着赫连钦的目光看去,又拱手一礼,“见过周将军,王将军。”

周将军应该就是他们长星州的最高将领周奕行周将军了,而王将军┉

杨鸿安在看清王重单的脸时,顿了一下,移开了视线。

就是他今日在这里看到的那位说要去请五殿下出来的将军。

王重单王将军,骠骑将军。

王重单像是不觉尴尬一般,脸上笑容不变,甚至笑得嘴角咧得更加大了,褶子都挤到了一起。

“五殿下、周将军、王将军,父亲得知前几日发生的事情后,心中甚是惭愧,杨氏本就是受之于百姓,却没能保护他们,深觉愧对与百姓,思虑再三,便让我带着这些粮食过来,想要尽一些绵薄之力。”杨鸿安再次作揖,指了指辎车上的粮食,面含愧疚。

杨氏是怎么想的,赫连钦三人都心知肚明,知道杨鸿安说的是客套话,但三人都没有戳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