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再见李世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
“你想造反不成?发展家族势力的尽头就是造反。”
徐开想不出除了造反,他为什么要发展自己的家族势力,而徐德却摇摇头:“再强盛的国家,总有衰落的一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扶大厦之将倾。
库页岛的地理优势很好,那里有铁矿和煤矿,那里的土地也很肥沃,只要埋头发展十几二十多年,肯定会很繁华。
另外一块地方我选在了北海,我要围绕北海发展人口,只要我们汉人在那里繁衍生息,那么咱们就会将草原给夹在内里,过个百十年,咱们大唐哪来的边患?”
“可草原人始终是草原人啊。”
徐明眨眨大眼睛:“草原人很难养熟的,纵观古今我们汉人对草原人也不算差啊,可他们却经常来侵略我们。”
“不不不~”
徐德笑了笑:“我们汉人真正的发源地其实并不大,为了生存在这片土地,我们的先辈们将其他族群驱赶到更荒蛮的地方,接收那些族群开垦出的良田,用来继续繁衍人口。
当人数多了我们的先祖再次外扩,慢慢的将其他族群逼迫的再次外迁,就这样周而复始,我们才有了现如今的版图,其实那些蛮子的先祖,说不定就生活在我们现有国土的某个地方,只是打不过我们的先祖被驱赶了而已!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带一批人,前往未知的地区开荒,将那里变成我们的土地,而草原人想要活命,要么就内迁到关中以南。
要么就和迁来的汉人混居,慢慢的接收我们汉人的文化洗礼,百年后他们将以汉人的身份自居,直至被我们完全同化!”
“你描绘的前景很棒,但百年后的事情很难说,你能保证你的后代没有异心吗?”
徐开咪了口酒:“我都有这样的想法,更何况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孩子~把事情想的太过理所当然,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可这一步棋必须下。”
徐德给父亲和自己满上酒:“想要将一块无主之地占为己有,就必须进行开荒和长期居住繁衍生息,只有造成既定事实,别人再来抢就是侵略。”
他看着火锅翻滚的汤底,呢喃一句:“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整顿饭吃的最开心的是陶氏,自己的大儿子是她的骄傲,老二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在自己的教导下,总归会成材。
大雪下的营地帐篷内,响了半晚的猫叫,听的人心痒难耐......
当春耕正忙时,徐德悄悄的乘坐马车回了长安,和他交接而过的,则是一辆辆前往草原的官员车辆,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前往在他们眼中是蛮荒之地的靺鞨草原。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曾经的少年郎,如今成长起来了,比他这个皇帝高了一头,虎背蜂腰的身躯健硕无比,那张脸庞却依旧白净,只是相比以前多了些许沉稳和内敛。
“呵呵~大郎如今都快让朕认不出了。”
鬓角已然斑白的李世民,感慨的捏捏徐德那粗壮的臂膀,用力在他胸膛上捶了一拳:“这才是我大唐儿郎该有的样子。”
“陛下依旧雄风不减当年。”
徐德促狭的对李世民挤眉弄眼:“就是这肚子比以前大了一些。”
“你这小混账,怎么说话呢?”
李世民斜楞他,徐德却不惧的和他对视,张开右手五指岔开甩了甩:“5年啦~5年啦~您和娘娘说好的,只让我去陪太子5年呐。”
“朕知道~”
李世民终究是有些老了,他略带疲惫的拉着徐德往一旁的圆桌旁一坐,抓着他的大手拍了拍:“这些年你吃的苦朕都知道,可朕这边也不轻松啊,管理这偌大的国家,朕也是心力交瘁啊。
这几年老大回来了,甚至比以前要成熟稳重太多了,朕心甚慰~可是,小九这孩子也不差,这几年在皇后和长孙无忌他们的教导下,颇有承乾年少时的影子。”
“太子必须重掌东宫,这关乎国本!”
徐德双眼炯炯有神:“并不是我和太子这几年相处后替他说话,而是站在臣子的角度来说,太子确实是最适合的继承人。
晋王性子终究有些软,压不住那些老狐狸的,忠臣和权臣一字之差半步之遥,若陛下真的不想委屈了晋王,那么开疆拓土势在必行。”
他笑的有些诡异:“有个地方特别适合晋王大展拳脚!”
“哦?”
李世民想了想:“南召还是安南?”
“都不是!”
他起身来到地图前,此时的地图要比以前扩大了许多,也更加的详细,他的手指在一大块土地上点了点:“这儿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都适合种植,是个天然的大粮仓。
当地盛产各种香料,他们的原住民很是愚昧,且奴性深重,我们只要将他们的管理层屠戮大半,编造一些神话,让他们剩下的管理层替我们传播,那么晋王过去将会很容易管理。
这么大的一块土地,别说晋王了,再去两三个皇子都能治理,而南召和安南两地,也是时候该收到我大唐手中了,这些地方都是天然的粮仓。”
他笑眯眯的坐回座位,大逆不道的搂住李世民的肩膀,咸湿的挑挑眉:“岳丈雄风不减当年呐,这几年听说给太子多添了几个弟弟妹妹,嘿嘿嘿~”
“去去去~别给朕没大没小的。”
李世民将他的大手拍开:“现在不着急出兵,朕要拿下吐蕃和东西突厥,经营稳定后才会出兵外扩,不然战线一但拉的太长,朕怕后勤吃不消。”
“反正小子无所谓~”
他耸耸肩然后搓搓手:“小兕子近来可好?嘿嘿嘿~”
“好着呢~用不着你操心。”
李世民看向笑眯眯的徐德:“你真想好了?”
“当然~”
他给李世民满上茶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太子那里文臣武将基本都已经成熟了,再加上朝廷里的新生代武将,和那些老当益壮的国公,我大唐后五十年,不缺战将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