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狂妄郑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廉官赵南星传奇!
郑贵妃一看,却是一只蜣螂(俗称屎克螂),心中就有些丧气。她怕蜣螂又飞走,就大声喝问道:“大胆蜣螂!你知道是谁毁坏了我与皇上的密约?”
那蜣螂抓耳挠腮,做思索状。然后从头上抓下一块黄澄澄的东西。说是迟,
那时快,蜣螂扑闪着翅膀,“嗡”地一声腾空飞起,转眼消失了。
郑贵妃以为蜣螂留下的是金块或微型金牌什么的,就拣起来看。那块黄东西散发出一股奇怪的臭味,就着灯光一瞅,哪里是什么金块、金牌,分明是一块臭烘烘的、地地道道的人粪!顿时,臭得她连连捂着鼻子,吐着唾沫骂。“呸!不要脸的东西,本宫把你们当神敬着,谁知,你也给我耍花招!我看你往哪里逃,找到你,我一定把你拍成碎泥烂酱!”
宫女们实在憋不住就笑出声来。
至此,这一幕滑稽的闹剧才算收场。
一个皇贵妃,竟然效法古人武则天,想借招“百虫”来宣告自己的淫威,可谓丧心病狂到了极点,其失败成为必然。连虫豸们都看不下去,派“臭斑虫”和屎克螂前来“教训”她,已到“人神共愤”程度,她的如意算盘怎么能实现呢?
佛说:否极泰来。正当朝中百官对“建储”之事闹得不可开交,渐趋白热化状态之时,事情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神宗的生母——慈圣太后年事已高,看着儿子早已亲政,便早早放手,不再指手划脚地参与政事。再加上她一心事佛,终日沉浸在虚无缥渺的天国中流连忘返,故对“立储”之事没有过多去想。
本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她对万历只迷恋、专宠郑贵妃一人早有不满,再加上郑妃一家仗着皇帝的权势,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地胡闹。万历碍于情面,竟然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自己的三个孙子——朱常洛、朱常洵、朱常浩早已长大成人,由于“立储”之事争论不休(已争论十几年了),万历专意偏袒次子朱常洵,想着废长立幼,这自然引起慈圣皇太后的极大愤怒。尽管佛法上主张要多原谅别人,但此时太后己顾不得许多了,她要利用自已的特殊地位,亲自出面干预这件事,并按自己的意图,把走上歧途的历史航船重新拨正航向!
万历2 9年春正月,神宗到慈宁宫看望母后。慈圣太后端坐太师椅,面露不悦之色。
“母后为何不高兴,是身体不舒服吗?”万历皇帝小心翼翼地说。
太后双眉倒竖,厉声喝道:“我哪儿都好,就是让你气坏了!啊,你长大了,翅膀硬了,胆大包天,连我也不放在眼里!”
“母后息怒。孩儿有错该打则打,该骂则骂,千万不能气坏了身子。”
太后猛地转过身来问道:“我问你,常洛都2 0岁了,为什么还不册立为太子?”
万历没想到母后会追问此事,思想上一时没有准备,便随口敷衍道:“常洛是都人(内廷对皇后、皇贵妃以外的宫女的称呼)所生......”
太后勃然大怒,用鸡毛掸子敲着桌面喝道:“放肆!”由于气愤,她的五官都挪动了位置。这句话确实触到了她的痛处。
因为,她自己也不是明媒正娶的皇后,而是在宫女的位置上受到皇上宠幸的“都人”,而她的儿子——万历却当了皇帝。母以子贵。今天,她的儿子却反过头来骂别人是“都人”,等于揭开了她久已痊愈的伤疤,也等于蓄意羞辱她。这还了得!
“跪下!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你知道不知道,别看你当了皇帝,以为血统高贵了许多,其实你也是都人所生!”
看到母后暴怒,万历早已跪倒在地。自从张居正病死、冯保被驱赶出宫,他亲政后的许多年来,第一次见母后发这么大的脾气。知道自己确实以“都人”之说羞辱了母后,闯下弥天大祸。此时,他吓得浑身哆嗦,嘴里忙说:“母后息怒,孩儿罪该万死!”
太后见儿子害了怕,怒气稍解。冷冷地说:“我也不想听你说废话。我只让你册封常洛为太子!”
万历磕头如捣蒜。嘴里不停地说:“马上册封!”
于是,这场争论了十几年的“建储”之争,就因李太后的愤怒,迎刃而解了!
第二天,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朱常洛被册封为太子。朝中百官热烈祝贺,整个朝廷,像是逢了节日一样欢乐。
同时,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朱常浩被封为瑞王。
首辅申时行接到云南州、府衙门长官为表彰赵南星治理地方有功、建议朝廷准其官复原职的疏文之后,心中很高兴。
说实话,前几年贬斥赵南星之时,他对这事就有看法。他心中暗想:本来皇帝下《罪己诏》的目的,就是想广开言路,采纳群臣的好意见、建议,治理好国家,保证江山社稷千秋万代永不变色。因此,好几位大臣都提了很中肯的意见,赵南星所提的,都是很剀切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邪派官吏见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便像被捅了他们的肺管子一样,奋起反击,还胁迫皇上将赵南星贬斥回乡。说实话,他有点于心不忍。然而,他是性格懦弱之人,既不敢得罪万历皇帝,又不敢触犯那些邪派官吏,他“折衷”干预了一下,才勉强将南星发配到南方烟瘴之地当一名小县令。
申时行喝了一口香茶,回忆着围绕赵南星发生的事。
他心中感叹:看来,正应了那句话:是金子在什么地方都发光。
赵南星虽说遭了贬斥,既没怨天尤人,又没灰心丧气,而是在任上兢兢业业地干,铁面无私,审理积案,疏浚河流,发展农业生产,把一个长期混乱不堪的小县,治理得井井有条。一说起这事来,当地老百姓都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