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转业回乡:我在农村搞迷信 > 第135章 师父回到玉皇山

第135章 师父回到玉皇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转业回乡:我在农村搞迷信!

农历三月二十二,下午,阳光很暖,燕子很欢快。

金海心情舒畅,既为了中午吃到的猪肉大葱馅饺子,也为了这夏初不凉不热的好天气。

金海想起了几日前割来的柳条,好在当时放在阴凉处还泼了水,要不干了就没法用于编筐了,只能当柴火烧掉了。

金海坐在院中开始编筐,挑出几根粗细一致的柳条,横条四根,竖条四根,十字码放。

再码出米字形,用细绳固定。

接下来就是用长柳条转圈编制,压一挑一,稍微收紧就出现小筐的形状了。

最后收边,简单的把柳条弯回来再插入相邻的空里就可以了。

收边时,筐两边相对留出几根长柳条,对接编成麻花形,作为提梁。

用剪刀剪去多余枝条,一个精致轻巧的小柳条筐就编好了。

金海口中吟唱“提篮小卖拾煤渣, 担水劈柴也靠她 ,里里外外一把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声音粗犷悠扬,带着金属的回音,远远的荡开,传出了院子。

金海熟极而流,双手配合,手中不停,一口气编了十来个柳条筐。

表姐过来告辞。王胜利又组了一个装修队,这下王胜利手头人多了,不用原来那么忙了,表姐打算明天就回家。

当天晚上,金海又请表姐吃饭。饭罢,表姐拿走了玉芬两个头饰,拿走金海新编的小筐两个,然后就进了金海家后院子的大棚,开始自助式采摘……

金海也是哭笑不得,一边跟过去帮表姐摘豆角,一边偷偷问玉芬:“你知道表姐在家的绰号吗?”

玉芬手上不停,凑到金海耳边,小声回答:“知道啊,不是叫‘小钢炮’吗?”

金海摇头,将一把青绿豆角扔进柳条筐里,低声说,“不是这个!”

玉芬调动脑细胞回溯了一遍过往,发现并无这个信息,于是好奇问道,“表姐不就这一个绰号吗?对了,有人管他叫‘疯丫头’,是这个不?”

金海不再打哑迷,低声笑,“不是这个,表姐的绰号是‘二土匪’。”

表姐在另一片地里摘茄子呢,摘一个胖的,又摘一个更胖的,紫色的大茄子闪着微光,躺在竹筐里,让表姐滋生出一种不劳而获的幸福感!

原来六十年代末期,经济困难。表姐身强力壮 ,经常动手抢夺男孩子的玩具和吃的,为此没少挨打,但表姐依然乐此不疲,时间长了,就得了这个“二土匪”的美名。

表姐从不抢女孩子的东西,加之和温温柔柔的玉芬关系很好,因此玉芬不知表姐这个绰号。

“二土匪”表姐在金海家一番搜刮之后,被女婿开着小车送回胜利村,表姐所在的村名和女婿的名字相同,也是一奇。

晚上,金海大师兄打来电话:“师弟,师父回来了,让你明天到庙上来见他。”

还没等金海回复,一个爽朗的声音从话筒中传来:“金海,把你上次带过来的那个散白给我捎来一百斤,我这酒没有了!”

金海一听有点慌,央求着说道,“师父,我这总共剩了那么一百来斤了啊!你给我留点,行不?”

师父骂道,“不够一百斤,你就拿你的茅台、五粮液凑够一百斤,你上次不还跟我显摆你那收藏了好酒吗 !在那里唧唧歪歪像个老娘们!”

金海感觉被掏空,“师父,我说的是那个意思吗 ?”

“你的‘意思’重要吗?”

“不重要吗?”

“重要吗?”

“不重要!”

……

师徒两人正在电话中玩着无限循环,金海听到师兄在电话旁边大声喊,“师弟,明天来时把我的《黄庭经》带过来还我。”金海果断挂断电话。

夏初的阳光不算热烈,却很明媚,攀登在玉皇山台阶上的金海心情舒畅,他纵声长啸,声音在山谷中激荡。

因为既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行走在山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基本都为锻炼身体或者求佛而来。听见金海的长啸声那几人也大声呼应,一时之间,玉皇山上仿佛来了狼群,嚎叫声此起彼伏。

有了这段小插曲,上山轻便了许多,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三个台阶似乎也没那么难爬了,一个半小时之后,金海登上了山顶。

但见玉皇山山头之下,茂密的丛林中冒着淡白色的烟雾,缭绕,蒸腾,汇集成云朵,澹澹的几朵白云,一半镶在天空中,一半粘在玉皇山一侧的峭壁之上。金海赏此美景,不觉胸中激荡。

师父依然坐在玉皇庙门口,红光满面,白胡子飘飘然,仿佛在世活神仙。

见到金海上来,师父嗤之以鼻,“你小子身体忒糟,这爬山的速度跟我比可差远了,你师父我在这足足等了你一个半钟头了,要不是这天不错,老道我早就回屋睡觉了!”

金海哈哈一笑,拱手道:“师父玩笑了,徒弟跟您比那不是萤火虫跟大太阳比,差的太远了么!要不咋您是师父,我是徒弟呢!”金海不敢犟嘴,要不老头真敢下山跟你比上一回。

师父听言这才满意,转头又问:“我的酒呢?”

“我让我一个侄子帮你开车送过来,现在还在路上呢!”金海回答。

“早知道我的酒没来,就不在外面等了 !”

金海有点懵,弄不清师父坐在门口是在等自己,还是在等那一百斤散白。

金海坐在师父身侧,放眼远眺。玉皇庙不远处一个山头,原来苍翠茂密,现在已然秃顶。上面许多人奔来走去,推土机横冲直撞,挖掘机探头探脑,大卡车穿梭也似,好一派繁忙的工地景象。

金海心中好奇,问道:“那边是在干啥呢?”

师父告诉金海,玉皇山要开发成旅游景点,开发峭壁下的那个岩洞,那个山洞已经命名为“修仙洞”,据说是玉皇大帝在世修行之处。

金海忍俊不禁,“师父,这岩洞是人几个小孩无意中发现的,咋就跟玉皇大帝联系上了?”

师父听了金海之言,瞥了一眼金海,说道:“你不信?据说山洞发现之日,山下有几个村民见到了天上龙挂,还拍了照片。

夜里那几个村民梦见一人,穿着黄袍,驾着六条龙拉着的车,对他们说‘我张百忍修行之地现世,乃人间福报’。

后来那几人一查,才知道张百忍是玉皇大帝俗家的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