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二嫁入宫,我给皇孙当后娘!
三月春闱,煌朝科举如火如荼进行着。
京城之中陆陆续续涌现了许多读书人,一时,茶楼酒肆,高谈论阔,热闹非凡。
科举是煌朝的一件大事,朝廷在科举中选拔人才,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学子,都可以参加。
很多百姓子弟,读书十余二十载,只为了在科举中一举中第,跻身朝廷,成为朝中有用之才。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十分重视。
世家子弟中,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不在少数。
毕竟,能有世袭爵位的也就那么几个,其他世家公子,若是想要有所出息,要么参加科考,要么投身军中。
若是不参加科考,只想浑浑噩噩做个贵公子,家中又没有其他顶梁柱,那必然是富贵不过三代的。
煌朝,哪怕嫡庶分明,各家庶子也是与嫡子一样,从小就接受一样的教育的,这也是为了以防嫡子有意外,或者没出息,可以指望庶出撑门楣,或者多一个人帮衬,壮大家族荣耀。
所以,庶子要想出人头地,科考或者去军中便是他们的路,否则,就一辈子被嫡出压着了,只是,近几年,愿意去军中历练的人少之又少。
倒不是因为皇上重文轻武,而是军中辛苦,一不小心便不死及残,所以,这些年,煌朝的武将,大多来自民间。
当然,也有一些从小娇生惯养,不爱读书的公子,又不愿去军中吃苦,家中便随便捐个官,寥寥度日。
捐官只能是捐一些小官,或者没什么实权,比较清闲的职位。
那自然是没什么出息的,所以,清贵世家都不屑于那么做。
谢若涵参加了这一年的科举考试。
其实谢家在京城也算是世家大家了,谢老将军之后,后代都走了文臣的路,没人再投身军中。
谢老将军的几个儿子都在朝中任职,如今职位最高的便是大儿子谢楠玉,任刑部尚书。
而谢楠玉的几个儿子,已经有两人在朝中任职了。
谢若涵是谢楠玉最小的儿子,与上面一个哥哥相差了好几岁,从小就受家中人的疼爱。
谢若涵一直无心仕途,家中有哥哥们撑着,他倒是可以随心些,所以,在沐梓鸢与萧玄订婚后,他便心灰意冷,决定去游学。
他的学识并不比哥哥们差,又外出游学过,所见所闻自然要比一般世家子弟丰富些。
如今,参加科举考试,倒不是一时兴起,在青颜公主对他表白的时候,他也不是随便编个借口敷衍青颜公主的。
决定走仕途,是在去年春花宴后做的决定。
去年春花宴,是谢若涵游学回京后第一次参加宫宴,他游学以前对这些宴会也没什么兴趣,之所以愿意去参加,也是为了可以见到沐梓鸢。
去年春花宴也是一样的,他当时已经两年没有见过沐梓鸢了。
结果,春花宴上,谢若涵亲眼见着沐梓鸢被针对,被为难,而他什么都做不了。
那个时候,他就想,他除了避嫌,还能做什么,他只是个闲散世家公子,想帮忙都帮不上,还会被人说闲话。
所以,他萌生了走仕途的想法,想参加科举考试。
之后的宴会,当沐梓鸢再次被中伤时,他还是只能站在一边干着急,除了避嫌,还是避嫌。
看着就连她的夫君,大皇子都有无力的时候,谢若涵更不知道自己要如何才能帮到她。
这更坚定了他想走仕途的决心。
谢若涵想着,走上仕途,若是他有本事,将来在朝为官,哪怕还是要避嫌,哪怕身份始终比不上皇家的人,至少,在一些小事上,他能为沐梓鸢做的会比一个闲散世家公子可以做的多一些。
他那个时候,太过激进了,想法也有些偏执,不过,参加科考的准备工作早就在做了。
直到去年中秋宴后,沐梓鸢去谢府看望谢老将军,从谢家人口中知道了谢若涵想要走仕途的决定和因为她的只言片语。
沐梓鸢直接就将他说醒了。
“谢若涵,你要参加科考,走仕途之路,是你的决定,走的也是你的人生,无关乎别人,真要说为了谁,可以是为了朝廷,也可以是为了谢家,为朝廷,是你身为煌朝子民的义务,为谢家,是你身为谢家子孙的责任,可唯独不该是为了我,我承受不起,也不愿去承受。”
“如果你仅仅只是为了我去走这一条路,那我劝你,还是趁早放弃吧,我不会领情的,你的人生是你的,不要绑架到我身上,你做的所有决定,都该以你自己为主。”
谢若涵愣愣看着面前熟悉的面容,不熟悉的气场,一瞬间,竟有些无地自容。
枉他读圣贤书这么多年,竟然毫无格局,生出如此幼稚偏激的想法。
沐梓鸢说得对,他谢若涵无论要走哪一条路,都不该只是为了一点小情小爱,他是煌朝子民,是谢家子孙,如果走上仕途,就该兢兢业业,而不只是为了得到权势,满足自己的私心。
看着站在他面前,明明比他还矮半个头的沐梓鸢,谢若涵竟突然释怀了,之前的那些不甘心,终究化为乌有,他喜欢了多年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了,不再是以前会甜甜喊自己“若涵哥哥”的沐梓鸢了。
而他谢若涵,还在原地,做着自私幼稚的事,这样自私幼稚的他,确实不配得到沐梓鸢的喜欢。
想想与沐梓鸢生活在一起的大皇子,十六岁就已经领兵出征了,还有玄王,二十岁不到,战败狄国。
他们都是皇家子孙,却也是煌朝子民,上战场迎敌也是为了煌朝国土不受侵犯,多大的格局啊,可自己却还在拘泥于这些小情小爱。
那日之后,谢若涵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最终,他还是决定参加科举考试。
不为沐梓鸢,只为他自己。
谢若涵游学那两年,日子过得十分逍遥,谢家怕他在外吃苦,银钱上从来都是富余的。
也就是那两年,他走过了很多地方,见过太多民间疾苦。
过惯富贵生活的谢家小公子,思考之后,还是决定走仕途,将来为煌朝,为百姓贡献自己有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