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丰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种田之山与清月!
村里的牛都是在家的牛棚里拴着,除非家里人拉着出来遛遛,一般都不会出门,除了王昌顺家的那头黑牛。
大黑牛是个聪明调皮的,天天要玩水,可不是天天有人有空跟着,但是后来有人想顺走它时,它直接把人顶河里去了,脾气暴躁的很,但是只要不靠近不牵它就没事。
它起初只认王昌顺的,只是在原主和徐清月的喂养下,养出了点感情。
送回牛徐清月又回地里把玉米杆在地头散开晾晒,太阳好,再晒一两天就可以带回家堆着了。
徐清月回家吃了个窝头就着咸菜,然后带着筐子和钉耙去地里把玉米根耙出来,再用筐子背到地头堆放着。
清理完后还有些时间,徐清月回家放下筐子,又用挑篮担了两挑篮的粪肥,混撒在被翻起的土地里,再用钉耙混合搅进土地里,时间不多她只来得及下肥。
下一天徐清月把混合粪肥的土地用平地耙推平完,再用耙子耙出麦种坑,然后用钩子划出行道,最后把用药水浸泡过的小麦种子种下,再填埋,而后根据土地湿润程度看是否灌溉,冬小麦等下了雪,天一冷便没大有什么虫害,比较省心。
连续几天忙碌,徐清月倒头就睡,也顾不得什么洗不洗,缓过来再说。
清晨徐清月醒来,活动活动身子,伸了个懒腰,进空间洗漱了一下,又快速冲了身子,再回柴房,去后院喂鸡鸭,铲粪便。
玉米一般晒三五天就能干,这几天太阳很好,估摸着玉米晒到第三天就差不多能干,不过徐清月暂时没功夫管玉米,因为明天要割黄豆了。
徐清月歇了一天,没做什么,但却没人说她,丁水花白日里看着满院的玉米那叫一个高兴,这都是粮食,虽然不是卖的,但都是用来吃的口粮,有玉米和大豆磨面才能饱饱的过冬。
杜红娟也是坐在屋檐下笑眯眼瞧着满院的玉米,丰收的喜悦是所有农家人都免不了的。
下一日徐清月早起拿了镰刀、扁担、包布和麻绳去另一亩旱地。
豆秧用镰刀割了放在包布里,用麻绳扎了再用扁担挑回去,别人家自然不是这样,都是用板车拉,但是徐清月只能这样挑。
豆子得快些割,割完晒干了也要紧着豆子剥,豆子剥出来还得晒,玉米得往后排。
割完豆秧晒在院子里,下一天便又是要犁地,再重复操作把小麦种子种下填土。
一连好几天的晴天,高粱最先晒好,但高粱仁干瘪粒小,没法卖,只能打了留着喂鸡鸭,高粱杆留着,用处多。
玉米晒了六七天,干的好了,徐清月就开始剥玉米粒,剥了放在大圆簸箕里,玉米仁还得继续晒,晒干为止。
等黄豆的豆荚干的蹦豆子了,徐清月就先放放玉米,先剥豆子,豆子剥出来放在簸箕里,都剥完了之后,再用斗簸箕扬尘去杂质,然后再放在大簸箕里晒,晒干了就可以收起来了。
黄豆种子徐清月在晾晒第一天就挑拣好了,玉米种子也是,挑了些好的单独放着,留着明年种。
黄豆晒着,玉米还得继续剥,剥了晒晒也得再用斗簸箕扬尘去杂质。
这个时候山上的香果子也可以开始摘了,丁水花和杜红娟背着筐子去摘,徐清月在家剥玉米。
家里只有徐清月的时候她便带手套用工具剥,玉米粒太硬了,手疼的很。
村里的地都慢慢收割完,每家每户都挂满了玉米,有的屋顶上都是一串串的金黄,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把家里的活给男人干,妇人孩子们都上山摘香果子去了,路上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忙忙碌碌便到了九月下,徐清月已经把玉米粒筛好装袋了,要去村子里的公用磨盘那里磨粉,大豆也是,不过豆子要留部分黄豆,剩下的打面。
除了家有石磨的人家,其他人都要轮流来,从村长家开始,做完了告知下一家,徐家算是在前头,不过也得等等,算算时候得到九月底便到她家了,也不过十天左右。
此前徐清月也算空闲下来,不过今年她不必上山摘香果子了,之前摘的足够多,还不需要,等明年再说。
丁水花因着丰收喜庆都没注意月事迟迟没来,待采摘完香果子后,她才后知后觉月事迟了,因着上月的事她也没太慌,可终究还是不放心悄悄去了镇上看诊,但是日子不足,大夫不好下定论,让她过些时日看月事是停还是迟。
丁水花没得到准信,心慌意乱的回了家,但是想想自己之前都是喝了药的,应该没事,上月的月事也是等了许久才来,这月想来也是。
可直到月底,徐清月借了骡车带着玉米豆子去打面,丁水花安置杜红娟在家做绣活,又独自一人去了药铺子看诊。
一般有孕是需要四十五天左右才能确认,丁水花不到日子,但她月事已经延迟十日左右,十有八九是怀了的,这结论让丁水花苍白了脸,忙问大夫开去子药,大夫说还不行,得再过五六日确诊了才好开药。
惴惴不安的回了家,她心里明白这八成是有了,过几日还是要再喝去子汤,只要像以前一样悄悄的去掉,便应当无事,毕竟也不是头一回。
打完面,距离割稻谷还有十几日,徐清月就是每天放放鸭子割割草,间或上山摘些香果子,不过不是自己用,而是作为谢礼送给程家和村长家,刘家也送了些。
刘叔刘兆林一个人不太忙得过来,刘婶何春苗多帮着做活,等忙完去摘香果子就没多少了,毕竟山下树不多,摘的人多,也就没摘多少,徐清月能深入林子就多摘了两三筐子送去。
程家送的多一些,因隔两三日便要杀猪宰羊的,手上衣服上免不了腥气油腻,用的量多,虽然因着她家地少夫妇两人都上山摘了好些,但也并不是很够用到来年秋,最后没了都是用草木灰将就。
至于孙大夫家,徐清月就没送这个,而是割麻黄、挖甘草,还有党参、玄参、桔梗和连翘,把这些顺道送去,孙大夫抱着筐子笑的可傻,被孙伯娘吴桃红给嫌弃的不行,吴桃红给徐清月抓了把熟花生,又给她塞了几小瓶药。
寻常农家都不会种花生,因着地少,种粮食都觉得不够,哪里会种这个,也就是有人专卖花生的才种的多,然后用银钱顶替田税,或者有人家里菜园大也会稍微种点,但也不多,所以花生也算是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