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 > 第89章 全力配合!

第89章 全力配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保下岳飞,启昏君逆袭之路!

全力配合!

“赵卿所言提及皆为继承之事,既然祖宗赋予如此基础,那朕就应该好好继承,甚至发扬!解除海禁重振市舶贸易,可发扬光大!”

赵构觉得既然市舶司从太祖朝就已经建立,并且南渡后断断续续的海外贸易也在持续,如此局面不好好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怎么继承祖宗遗留下来珍贵的遗产,无论是物质遗产还是精神遗产,或许也是赵构需要重新审视的方面。

自从南渡之后,自己对于大宋的延续和继承都有着强烈的信念。

但是似乎只是延续了国体和国本,更深层次的继承和延续确实非常有限。

这帮从北境一路追随的臣子们还有着一颗执着的心。

如果北伐无望,那么渐渐的都是南境的臣子执掌朝堂,他们对于北境没有眷念,更无感受。

长此以往,一两代之后,大宋或许真的只能称之为南方的大宋。

“市舶贸易之事就依赵卿之策,不可偏废,可速速推进。赵卿所言二法其二是何法?”

赵构急于想知道赵鼎说的缓解国库危机的二法还有什么。

“臣会遵照官家旨意处置下去。另外二则是大力发展海盐并制定盐法专卖。我朝向来重井盐而轻海盐,无非是海盐制作难度大。臣久居琼海,对其晒海盐颇为了解。如若大力发展海盐及其制作技艺,亦可快速充实国库。”赵鼎说道。

其实历朝历代的盐基本上就是分为井盐与海盐。

井盐属于盐矿开采,成本高产量低,并且产地有限。

而海盐则因为制作工艺不够,出产量不大,但成本低廉。

赵鼎的意思如果突破海盐的制作工艺,提高海盐晒盐的产量,那么成本低廉的海盐则会成为朝廷创收的重要手段。

“海盐倒是可取之资,只是朕听闻晒制工艺复杂,且产量不高。如何改进?”

赵构对于海盐知之甚少,不解的问道。

“这个不难,臣在琼海之时常看盐工晒盐,工艺只是其一,选择好的地点亦为重要。此事臣看可以委托专人负责。尽快着手实施。一旦成功,则朝廷短期可解国库之忧。”赵鼎说道。

“但朕有一疑虑。目下海盐产量低而利润高,如若将来海盐晒制技艺提升,产量大增,如何保证还有如此高的利润?”

赵构对于海盐晒制工艺不甚了解,但海盐的利润还是非常清楚。

只是产量低和高利润又似乎有些矛盾,类似后世的供求关系一般。

眼下大宋的盐产量是建立在井盐的基础之上,海盐产量非常小。

如果海盐产量高则会冲击井盐的价格,更会因为供应量大增而影响利润。

“官家所言甚是。臣亦有对策!一则是制定盐法实施专卖,以保证盐价和盐税。二则诸如大理西南夷以及海外皆有缺盐之困,富余之盐皆可销往各地。”

赵鼎的应对不得不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制定盐法让盐专卖,不会因为产量而冲击盐价,从而不会影响税收。

而海盐晒制带来的高产量可以销往内陆缺盐地区,海外缺盐地区也同样有需求。

因此赵鼎的方法既能防范高产量带来的价格波动,还能扩大宋盐的对外贸易。

“如此看来,此时赵卿已有充分对策。看来此二策如若实施得当确实可解国库之忧!”赵构说道。

解国库之忧?

赵鼎提出的这些方案深深的打动了赵构。

眼下遇到的财政困局居然被他三言两语就琢磨出了个大概,并且都有一定的基础,实施起来并非难事。

市舶司从唐朝时期再到太祖时期就已经设立,曾经也是一度辉煌。

最重要的是大宋的手工业非常发达,正好满足海外的需求。

因此只需要在方略上做出计划,然后朝廷在人员和政策上多支持,海外贸易这一块基本上很快或许很快就有成效。

至于海盐,自商周时期便有晒海盐的技艺,只是囿于产量且耗费人力,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实施。

如果一旦突破晒盐工艺的限制并能够提升产量,光海盐的低成本所产生的高利润则能够大宋国库源源不断得到充盈。

赵鼎提出的解海禁而扩大海外贸易,大力发展海盐并专卖,这两点如果能够成行,确实可以快速解决财政的窘境。

如果再加上农事与工商业的革新变法,裁汰冗员减少的俸禄支出,那么大宋将很快实现财政收入的翻倍增长。

届时无论是民生还是军务都不会再出现捉襟见肘的困境。

“赵卿之言颇有道理,海外贸易与海盐晒制且皆为我大宋已有之基。只须方略计划与人力调配即可。朕看赵卿选出两位较为熟悉的能臣,担当此二项事宜,速速实施!至于人选,可自定,但朕要短期内有成效。”

赵构此时也是被财政的窘迫造成困扰。

想成为有作为的皇帝,不仅仅只是要有想法。

除了善于用人之外,还需要善于变通,懂得化危为机,懂得因时制宜。

“官家圣明!开海禁与晒海盐皆乃顺势而为。大宋濒海诸广,如若利用得当,可谓是坐拥金山银山。”

赵鼎非常激动的说道。

想当初自己被贬谪到潮州和琼州之时,整天看着大海而望洋兴叹。

却从没有停止过忧国忧民,渐渐的发现了海洋的魅力,慢慢的对大海这个宝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了解。

于是他遍访盐工和牙人,从中逐渐了解海外贸易与海盐晒制的巨大利益。

或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赵鼎在贬谪之时并没有放弃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以致于官家重新启用之后,每每皆有惊人之策论,确实担当得起国之重臣的名号。

“赵卿之言已解开朕心中的忧思,只要对我大宋有益之事皆可放开手脚去做,无须太多顾虑。朕虽不是明君,但与众卿志向相同,那就是中兴大宋!”赵构有些激动的说道。

现在国力贫瘠,内外交困,哪怕是对大宋有一点点助益之事都应该去尝试。

只有多尝试才能验证到底可不可行,才能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中兴大宋!”众人都激动的跟着呼喊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