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家小医妃 > 第19章 我能信你吗

第19章 我能信你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家小医妃!

第二天一大早魏大山就去了里正家,提及买地的事情。

里正这个人说好也不算,说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不过他是真把村子的事情放在心里,只要是对村民有好处的,都会尽心尽力。

否则上次许家要在柳槐村建砖窑的事,他也不会不帮魏子卿。

事情过去了好几天,砖窑没建成,他觉得没脸见魏大山一家三口。

今儿见到魏大山找来,里正很客气。

那许家也真是的,好端端的得罪了大人物,自己倒霉不说,还让他跟着里外不是人。

“里正叔,西山背面那片旱地你看能不能画给我家?”

魏大山进屋坐下后,与里正客气几句,就说到了正题。

里正有些反应不过来,看了魏大山好一阵,才不确定问道:“大山,你要买地?”

魏大山点头,说道:“嗯,昨天我家子卿在大集上救了一个妇人,为了表示感谢,拿了不少银子送来。

我就想着,这钱放家里不安全,还不如买点地,一来种些粮食,二来也算给那丫头存些嫁妆。

所以今儿一大早就来了。”

里正闻言不疑有他,只是不清楚魏子卿救了什么人,得了多少银子。

魏大山说的这些也是一家三口商量好的,毕竟镇上的事情,村里人也没办法知道。

那妇人家也不可能找上门来,刚好用来做借口。

“大山呐,西山背面那片地不是顶好,也要三两银子一亩,属于族里的财产,不分开卖。

你要想好了,真要买,就是全部,你家能吃下不?”

里正说道,他也是好心,那片地一共十亩呢,魏大山真能全部买了吗?

不过他的担心有些多余,魏大山知道自家银子多了不好解释,不过魏子卿老早就和他套好了说辞。

现在只要按照闺女的交代说出来就成。

于是道:“里正叔,我可以的,也想好了。

我们都是庄稼人,不种地还能干啥?

还有,西山脚下的几亩水田我也想要。

这样吧里正叔,你全部算一算要多少银钱,我看够不够。

不够的话,我就进山打猎,尽快把钱筹够。”

闻言里正微微吃惊,暗想魏子卿到底救了什么人,人家真的那么大方吗?

他倒是没有别的心思,族里有不少田地搁置,能卖出去也是好的。

只不过水田比旱地贵得多,里正想了想,就给魏大山说了价格。

水田一亩八两银子,西山脚下一共有三亩水田,加上十亩旱地,算下来就是五十四两白银。

里正觉得之前没有帮助魏子卿,心里愧疚,就做主抹掉了零头,要了五十两。

魏大山故作为难的思考了片刻,拿出四十两银子递给里正,说道:“里正叔,我家目前就只有这么多。

还差十两,你看能不能先把田地过契给我,余下的,写一张欠条,给我一些时间慢慢还?”

里正闻言在心里飞快的合计了一下,田地这些年虽然没有荒废,族里每家每户每年出人出力一起打理。

除了给他们的工钱外,剩下的粮食全都拉去镇上卖了,所得银钱放在族中中溃,修祠堂,祭祖宗的银钱都是中溃出。

剩下的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魏大山家要买,他也愿意卖。

所以没有思考多久就同意了。

他是柳槐村的里正,这点小事做个主还是行的。

于是道:“成,我这就写欠条,下午就去镇上衙门给你过契。

稻田里的水稻已经种下,秧苗你给五百文钱就成。

至于旱地,还需要你自己去整理,看看时节,只能种些粘豆了,时间还要抓紧。”

魏大山闻言一阵欢喜。

闺女说里正会同意的,他还不信,如今事情果真办妥了。

黑衣人留下的银钱好几百两,还有几张银票。

魏大山有些想不明白,为啥闺女还要让他欠下这笔债,直接一次性给了不行吗?

不过闺女死过一次后好像变聪明了,魏大山虽然不理解,也按照魏子卿的吩咐去做,更没多问什么。

“多谢里正叔,我会的。

对了里正叔,你看这过契的事情,能不能过成红契?

你也知道,我就这么一个闺女,将来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不在了,田地都是红契,我也不怕有人坑了我闺女和媳妇。”

魏大山说道。

这话不是魏子卿教的,是他自己说的。

这个时代的地契房契都分红白两种。

白契上面的名字能随时更换,只要有里正村长的签字,就可以随时更换户主。

红契就不一样了,写了谁的名字,就是谁的。

也只有妻儿能继承,就算旁人强行拿了去,也不符合律法。

追究起来那是要吃官司的。

里正没想到魏大山想得这么长远,微微有些惊讶,提醒道:“白契更迭只需一百文钱一次。

红契要五两银子,大山,真的要红契吗?”

魏大山点头,除了给村长的四十两银子外,又拿出一把碎银,就是昨晚魏子卿数的那些。

清点下来五两还有多,一并交给了里正。

他知道魏家的无耻,不这么做,万一那天自己真有什么事,妻女连保障都没有。

自己要是没了,魏家那些人,恐怕要将她们娘两吃个干净。

“我想好了,就办红契,里正叔,麻烦你了!

晚上我在拿地契。”

魏大山说道。

里正见他态度坚决,点了点头:“那成,我去衙门跑一趟,也不要等晚上了,办好我就给你送去。”

“多谢里正叔。”

两人又在里正家说了一会儿话,魏大山才起身离开。

十亩旱地,三亩水田,对他们一家来说,够了。

勤劳一些打理好,不会饿肚子的。

另外一边,魏子卿吃了早饭就寻个借口出门去了宋涎家。

她一生的医术得找个适合的理由才行。

对于初来乍到的魏子卿来说,宋涎是一个比较好的人选。

今天一早娘亲都问了好几遍她昨日救人的事情,魏子卿含糊的说了几句,就不愿意再提。

不过看杨梅的样子,恐怕还会再问,得想办法将会医术的事情给处理好。

她还需要这门手艺在这个时代发家致富呢,绝不能藏着掖着了。

出门后魏子卿就对着宋家方向走去,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她没走正路,而是从旁边的小路绕了过去。

不是怕了魏家,而是不耐烦遇到。

殊不知魏家老两口和魏老二却来了他家这边,双方就这么错开了,没有正面碰上。

宋家,宋涎吃过早饭正在院子里看书,一个小小的人头由他家后院的篱笆墙冒了出来。

“宋叔叔。”

魏子卿咧着嘴喊了句。

宋涎扭头看去,顿时笑了:“小丫头不走正门,这是要做什么?”

说话间起身去把低矮的后门打开,魏子卿嘿嘿一笑,也不客气,一弯腰钻进了宋家院子。

宋涎和比魏大山大了几岁,也不知道为何没有娶妻。

据说宋家差不多是四十年前搬来柳槐村的,当时村里好几处老宅没人住,他的家人愣是没选。

非要花钱买了魏家隔壁的空地建房子。

房子建得也不是很好,全是泥巴墙,和村里的房子倒也差不多。

宋涎家里没有兄弟姐妹,早年父母双全,现在的话,家里只有一个老母亲了。

村里有些老人说,宋家是州里的大户人家,落魄潦倒才来柳槐村落户。

可宋家却在官府有人。

不见他家种田种地,吃喝也不差。

宋涎本人更神秘,隔三差五就离开村子一阵,根本没人知道他去做什么了。

“宋奶奶不在家吗?”

魏子卿进院后看了看屋内问道。

宋涎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书翻开一页,也没读,抬头看着她问道:“你找你宋奶奶?”

“不是,我找你,宋叔,我能信你吗?”

魏子卿说道,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宋涎却是不奇怪,反而笑了,问道:“你指哪方面?”

魏子卿低头思考着,尽量让宋涎接受她将要说的话。

宋涎也不催她,垂下眼帘看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