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宣府危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日月山河无恙!
这个张梵怎么跑关外去了,你说你不好好待在山东,你跑归化城去干什么。
去归化城就算了,你还生擒叛将李永芳和后金饶余贝勒阿巴泰。
这还怎么得了。
周延儒在得知自己老丈人雷家在宁海卫的产业被张梵侵占后,心里也是说不出的难受。
雷家死不死他不关心,问题是自己可是首辅,你张梵把老子的脸摁地上踩,自己这口气可咽不下去,正想找机会给张梵使绊子,你小子又立大功了。
“皇上,这个张梵是山东宁海卫的卫指挥使,怎么跑关外去了,他带兵出征可得到朝廷兵部的调令,可得到皇上的密旨,如果没有,那老臣就要参他张梵私自调兵,意图谋反之罪了。”
看到周延儒出面要弹劾张梵,其余东林党人纷纷站出来要弹劾张梵私自调兵,意图谋反之罪。
崇祯刚才还在兴头上,这样的大好事本想说出来跟众大臣乐呵乐呵,没想到,你们这群家伙居然这么不上道。
但是这个张梵出关确实没有得到兵部调令,但是人家说了,是出关去互市的,只是带了点家丁,又没带兵出征。
“众爱卿不必如此,这个张梵去关外也是为了互市,都知道这宁海卫前段时间遭了兵灾,百废待兴,张梵作为宁海卫指挥使,为自己宁海卫谋条赚钱的门路,也无可厚非,去关外互市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先不论张梵又没私自调兵,就说他抓住李永芳还有阿巴泰,要怎么封赏吧。”
见到崇祯发话,原本还吵吵闹闹要弹劾张梵的,现在也闭嘴了。
东林党发现,自从崇祯三年开始,崇祯就开始对东林党若即若离的,大有要把东林党孤立出朝堂的意思。
随着东林党越来越不受崇祯喜欢,东林党现在也不敢太嚣张,等机会废了这个小皇帝,再扶持一个新皇上去就是了,福王就很不错,听话又没脑子,是新皇的最佳人选。
见到都闭嘴了,崇祯问温体仁,这事要怎么办。
抓住李永芳一个就已经是泼天大功了,现在抓了一个贝勒,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要怎么封赏才是呢。
温体仁看着崇祯,他看得出,崇祯很喜欢这个张梵,封赏肯定是少不了的,只要揣摩好圣意,这首辅之位,嘿嘿嘿,还不是手到擒来。
“皇上,这张梵虽然于理不合,但是却立了泼天的功劳,朝廷必须大力封赏,让所有为朝廷出力的人都知道,只要全心全意的为朝廷出力,皇上绝不吝惜封赏,现在是多事之秋,对于武将,要封赏多余处罚,才能保我大明江山永存。”
温体仁的一番言论,马上惹得众文官集团的抵制。
大明文贵武贱是百年来的传统,你温体仁这个大奸臣,居然说要多多封赏武将,你这是要造反啊。
但是温体仁的话却得到武将勋贵集团的认可。
大明武将勋贵从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勋贵几乎死伤殆尽,手里的军权就被划到文官集团手里,再加上万历末年又遭遇萨尔浒之战,仅有的一点能战之兵也被文官集团嚯嚯干净了。
现在的武将勋贵几乎就成了朝堂上的背景墙,皇帝不待见,文官集团更不待见。
现在冒出个张梵,短短几个月时间,屡次立功,这是不是说,我武将勋贵又要站起来了吗。
尤其是英国公张之极,更是内心激动无比。
张之极是第八代英国公,父亲是上一代英国公张维贤。
英国公世代忠良,也是各公侯中,为数不多死于沙场的硬骨头。
英国公也是公侯之首,地位十分崇高,就算刘瑾魏忠贤之流权倾朝野时,也不敢惹英国公府。
张维贤和其子张世泽更是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带兵抵抗直至战死沙场,也算做到了与朝同休。
“皇上,温大人说的对,现在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我们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其余勋贵看到自己老大英国公张维贤都开口了,也纷纷站出来,力挺张梵。
崇祯脸带笑意。
看到勋贵们也起来力挺自己,崇祯很是满意。
什么叫帝王权术,就是要平衡各家势力,不能一家独大。
就像文官集团,势力太庞大了,严重的威胁到皇权,但是没办法,没有其余势力能制衡文官集团。
现在勋贵集团站出来,也算是个好的苗头。
崇祯点着头,脸上笑意掩饰不住的表露了出来,毕竟才二十二三岁的年纪,心性还是不成熟。
“好的,既然如此,众爱卿看看,该给这个张梵什么样的封赏才是。”
温体仁见崇祯高兴,于是连忙说道:“启禀皇上,既然如此,要不封张梵为登莱都指挥使,统管登莱加威海卫所有的军政事务,听说他管理的宁海卫现在被百姓传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想必这张梵不仅练兵了得,对于民政,也是一把好手。”
确实,最近关于宁海卫的消息可谓是遍布北直隶,说宁海卫衣食无忧,遍地黄金,蹲下去就能捡钱。
当然这这话这些官老爷是不信的,你宁海卫再好,最多田租地租收的少一点。
人家收五成,你收四成嘛。
崇祯听完后有些为难了。
在登莱地区再立个都指挥使也不是不行,这个都指挥使是卫所制度里最高官职了,正二品武官。
虽然和总兵一样都是正二品,但是地位还是略逊总兵一筹。
人家是正兵,也就是营兵,正规军,而都指挥使是卫所兵,说难听点,就是民兵,平时种种地,抓抓走私,剿剿匪什么的。
就怕这个张梵不愿意,立这么大的功劳,就给个都指挥使,多少有点对不起人家这个大功劳。
崇祯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宣布退朝,自己要好好想想这个封赏。
于是差人去将温体仁和张维贤留下,让他们去暖阁侯着。
张维贤和温体仁刚要出大殿,就被两个小太监拦住,说陛下有情,让两位大人去暖阁侯着。
所谓暖阁,就是和大殿连着的一个小房间,这个小房间是和大殿相比叫小房间,实际上也是大的很。
崇祯平时就在暖阁批改奏折,也在暖阁和众内阁商讨国事。
两人在暖阁侯着,小太监端来茶水,他们两也不敢喝,不一会儿,崇祯皇帝也进了暖阁,两人见皇帝来了,连忙跪下磕头三呼万岁。
崇祯等他们磕完头,就命他们平身并坐下,两人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崇祯。
“两位爱卿,朕想问问你们,张梵这样大的功劳,只给个都指挥使,是不是太少了,毕竟一个是朝廷指名道姓要抓的判将,一个可是后金的贝勒啊。”
张维贤看了看温体仁,发现他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于是站起身对崇祯说道:“皇上,这都指挥使确实小了点,按张梵的功劳,封个伯爵都不为过,但是,皇上有没有想过,这个张梵数月前还只是个无名小卒,短短时间就已经成了了卫指挥使,现在又马上成为都指挥使,这晋升速度着实太快了,必定引起有心人的妒忌,今天朝堂上以周阁老为首的人,不就是这样吗,张梵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如果一次封赏太高,以后他再立新功,陛下要怎么封赏。”
崇祯听完张维贤的话,想了想也确实是这样,这小子几个月时间就成了卫指挥使,现在马上又是都指挥使,确实不太合理,必招人妒忌。
温体仁这时也起身说道:“更何况现在也只是高公公一人之言,具体是不是真的,还不得而知,万一是闹的乌龙呢,朝廷的脸面可丢尽了,微臣的意思是先不管这事,一切等到高公公和张梵回来了,再说封赏的事,如果一切都属实,也好堵了那些别有用心人的嘴。”
听完温体仁的话,崇祯点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好,当场决定这事以后再议。
张梵在归化城休整,他决定先让军队好好休息一下,接下来,他要整合蒙古右翼部落,尤其背叛的那几个部落,一定要让他们得到教训,以后再也不敢和皇太极同流合污了。
但是接连的战斗让这些勇士们很疲惫,所以需要好好修整一段时间,反正有消息说,黄台吉正带着联军在大草原上到处霍霍。
要霍霍就使劲的霍霍,你黄台吉霍霍的越凶,老子去清算就越顺利。
时间一晃就是十多天。
黄台吉已经把附近百里内的蒙古部落都抢了个干净,凑够粮草补给后,黄台吉迫不及待的挥兵向着宣府方向而去。
黄台吉抢完跑了,那些蒙古部落气的要死,自己的也算黄台吉联军里的人,虽然只是零散的部落,但是自己头领都投靠了,也是盟友不是,你特码的来抢老子。
要不是看你人强马壮,老子活劈了你黄台吉。
好不容易送走瘟神,这些小部落还没缓口气,林丹汗带着大军又来了。
没有牛羊马了,林丹汗也不恼,没有牲口吗,没事,老子直接抓人。
就这样,刚被黄台吉霍霍万牲口的这些部落,又被林丹汗把人口都霍霍走了。
包括一些大部落都没逃脱人被全部掳走的命运。
这就是投靠黄台吉的下场,等这些部落的人回来后,看到自己部落已经人去楼空,什么都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后,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就在林丹汗他们劫掠的不亦乐乎时,黄台吉的大军已经来到宣府势力范围外了。
宣府又称宣镇,所辖范围东起居庸关,西达高阳县的西洋河,长达一千零二十三里。
黄台吉虽然这次没有得到关旭宣府的兵力布防情报,但是他黄台吉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宣府其实也有建奴细作。
得到的情报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聊胜于无。
黄台吉的大军在边墙一处薄弱处破墙而入,打开边关城门,十万联军蝗虫一般的冲进边城,边城守军立刻死伤无数,宛如人间地狱。
宣府离边城只是百十里路,和大同遥相呼应,如果宣府被破,那大同也不能幸免。
百十里地对于骑兵来说,也就一天时间就能到达。
当十万金蒙联军兵临宣府城下时,宣府的驻军魂都吓掉了。
尼玛一来就是十万人,自己整个宣府就几千守军,怎么打,怎么打。
写奏折去京师搬救兵,但是回来的消息是要宣府守军自己小心行事,如果建奴叩边,朝廷会派援军支援的。
问题是自己还没做好准备,这建奴鞑子十万人马就已经到了。
宣府总兵王承胤没办法,只好趁黄台吉的大军还没将宣府城完全包围之前,派人分别向京师和大同派人去通知,让他们做好准备。
而自己的宣府只有死战了,能撑多久,就看造化了。
反正,宣府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