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妇翻身记 > 第133章 过生日

第133章 过生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妇翻身记!

政府奖励的那块地,王荣梅选择在了市区的东面,那里紧邻保衡路,距离保定更近一些,不用再穿过整个市区才能到厂里。

20亩地,她建立了一座兽药厂,办公楼、职工宿舍、仓库,制药车间被设在不同区域,贷款引进了制药设备,她把厂子的经营大权交给了六斤打理,这么多年的磨练,他早就应该能独当一面了。

兽药厂,是专门针对各种动物们生产的各种中药制剂,这是她压在心里多年的打算,说实话,从苦水里泡大的王荣梅看不得浪费任何东西。

她看着市场上每天倾倒的大量药材垃圾,看着从药厂里扔出去的大量因配伍不合适或者比例不对而倒掉的药材垃圾,王荣梅心疼啊,本来具有药效的很好的药材却白白浪费,得不到有效利用,这简直是一件残忍的事。

兽药厂的建立,终于让王荣梅没了这个思想包袱,她达成所愿,做到了节俭还创造利润。

兽药厂除了正常的药材购进途径,还能充分利用制药厂不用的下脚料和药材市场上检出来的的一些劣质药材,比如从药材上除下来的根须啊,断裂不全的药材渣滓拉,包括干燥后药材产生的药材沫子拉等等都可以低价收购回来,分门别类后再进行细致分拣,既能做到药材不浪费,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又能对那些动物们的生命有效的保护。

王荣梅上一世亲眼看到二女婿的邻居给动物配药,掺杂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知害死了多少小动物,这一世,她要做一个专门的为动物做药的正规厂家,不再让那些趁机钻营的人坑害那些不能说话的动物。

当一切尘埃落定时,王荣梅和张老汉的生日宴到了,张老汉八十岁,王荣梅七十岁。

王荣梅对孩子们说自己的生日早就不记得了,只记得是阴历十月这样子 ,反正日子离得很近,索性就定在了阴历十一月十八这天老两口一起过。

孩子们早早地就为这一天做着准备,而且提前给在京都上班的大姐、在深城的张爱学、在春城的张安立分别打了电话,通知他们务必十八这天到家,就为了让操劳了一辈子的老父亲老母亲,高高兴兴地过个生日。

身为行长的丽娟工作很忙,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自从家里买了车后都是前一天回来,在家陪老人一宿后第二天就又匆匆离去。

父母生日,大姐特意请了七天假,带着儿子媳妇和玉玲都回来了,并让玉亭开车拉着媳妇去了一趟老家自卫村,让儿子带着媳妇回去见见自己的公爹,认认自己的家门。

做为儿子不管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安立带着老婆儿子也回来了,夫妻两人都是一身戎装,在人群里是特别亮眼的崽儿,2岁的小伟睁着好奇又懵懂的大眼,努力分分辨着爷爷奶奶、大爹大妈、姑姑姑父,不明白怎么有这么多的称呼,在家里就只有姥姥姥爷和保姆阿姨,又简单又好记,在这里他实在是记不住了。

正日子这天,所有人都到齐了,唯独缺的就是那个小的,让人不省心的爱学,始终不见人影。

寿宴是在老家的老院子里办的,请了饭店的厨子,在院子里摆了二十几桌,院子外面的街道上也摆满了桌子。

房子和院子在生日之前已经重新修缮,房子盖得宽大明亮,院子里也铺了整齐的地砖,两边种上了一排观赏树。

宴席开始前,不断地有人前来祝寿,并送上了礼物,这些都是在生意上有来往的客户,他们一般写上礼单后就会离开,也有的坐在早就准备好的大圆桌旁,和相熟的坐在一起,等着开席。

村里自从开辟了一条经河西村直通县上的大马路后,不再像以前一样绕十八道弯才能到市里。

交通方便了,村里各行各业来往的人多了起来,村里的村民活跃度明显提高,从而拉升了经济。

王荣梅还跟村里的乡亲们直接签合同定药材,让他们种植后她收购,没有后顾之忧,这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种药材的积极性。

村里人都知道门前的大路是张家让政府修的,还知道王荣梅当村里书记时,曾带领村民们养鸡卖鸡蛋养活了整个村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活了下来,村民们对王荣梅的爱戴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几乎整个村子都动了,他们集合在一起,纷纷来到王荣梅家来给老两口祝寿。

王荣梅平常不回家,只是想回村子体验家的感觉,这意外之喜让她高兴极了,她嘱咐六斤,村里的乡亲们一律不收礼金,凡是来的都盛情款待,全部上桌,桌子不够,就轮着来,菜不够,加紧去买。

六斤听了吩咐,赶紧去办,过生日,就是图个乐呵,村里人这么给力,自己当然不能掉链子了。

吉时到,老大丽娟、老二秀娟、老三招娣、老四安来、老五爱娣、老六爱立各自带着自己的一家站在下首,乌泱泱的一大片,他们一起跪下,共同祝福二老福寿安康。

王荣梅和张老汉笑的见牙不见眼,连忙让大家起来。

孩子们拜完寿,就是客人们了,客人们纷纷站起,齐齐大喊:“祝二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只听一声喊:“开席!”院子里立即安静下来,只剩下筷子和盘碗的碰撞声了。

王荣梅和张老汉互看一眼,都在心里微微叹息,这臭小子,看回来抽他,不知道你娘(你爹)想你吗?

院子里挂着小彩灯,红布条,在王荣梅的后面,还挂着一个大大的“寿”字,微风有些凉,但风中的饭菜的香味让人食欲大振。

王荣梅右手边坐着倪大姐和韩大姐,在下边是亲家一家,张老汉旁边是村里的现任书记郭书记,不出王荣梅所料,那个退伍的刘战法在90年就走了,和上一世走的时间一致。

就在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喧闹中走进来两个人,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左右的小孩子。

大姐和二姐在一桌,她们时刻注意着院里的动静,看是否有什么不妥,她首先看到了进来的三人,她并不认识那个女人,以为是客人,刚要去迎接一下去,当她看到那个个子不是太高的人时,马上就激动起来,喊道:“爱学,你可回来了!”

随着她的一声喊,王荣梅“腾”的站了起来,看向向他们走来的三个人。

男子疾走几步,绕过桌子,来到王荣梅跟前,“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喊了一声“娘!”男子压抑的哭声让周围一片安静。

随着男子一起来的女人,连带那个孩子也跟着跪了下去。

孩子仰起头,脆生生的喊:“爷爷,奶奶好!”清脆的声音带着南方特有的软糯,感觉特别好听。

进来的人正是爱学一家三口!

王荣梅抱住了跪在地上的爱学,伸手拍着他的后背,一边掉眼泪,一边说道:“你是不是忘了你爹你娘了,啊,到现在才回来,你这个不孝子啊!”

旁边的倪大姐和韩大姐也跟着掉泪,把他们一家三口拉了起来,数落道:“爱学呀,你可终于回来了,我以为我到死都看不到你啦!”

爱学站来来,赶紧把身后的媳妇拉过来说道:“娘,我娶媳妇了,她叫潘玉凤,这是您的孙子,宁宁。”

爱学拉过儿子,催促:“快叫奶奶。”

王荣梅抱住这个孙子,喜欢的不得了,这又多了一个孙子了,还是叫宁宁,上辈子爱学的大女儿也是叫宁宁。

兄弟姐妹们纷纷围过来,问长问短,把他们三口子拉到一边的桌子上坐下,宴席照样进行。

小儿子回来了,还带回来孙子,王荣梅这颗老母亲的心终于安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