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家父英国公 > 第208章 安排考验李大龙

第208章 安排考验李大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家父英国公!

张之极是真有事情要办。

昨日针对沧州的干旱,提出了几条措施。

但是还是不够细。

还要继续努力,抗旱救灾。

张之极召集了徐乾象等人继续研究此事。

他的想法是,让徐乾象、李士晋和刘增辉分别到盐山、庆云和南皮,现场督导抗旱一事。

对于阳奉阴违,拒不执行抗旱措施的人员,一定要严惩。

另外,张之极此次前来沧州,带来了一些杂交水稻的种子。

由他们分发给那些农户。

张之极明确表示,这些杂交水稻的种子产量非常高。优先发给那些农民。

地主乡绅暂不考虑。

大家又围绕此事,谈了一些问题。

李捕头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不过他没有发言。

张之极自然也看到了他,也没有为难他。

谈完之后,大家陆续离开了。

张之极将李捕头留了下来。

李捕头只好硬着头皮,留了下来。

待众人走后,李捕头主动说道:“大人。那一日是卑职不对。大人要打要罚,我都认。”

张之极笑着说道:“是个敢作敢当的汉子。”

自那日冲突后,张之极特意命人调查了一下李捕头。

李捕头名叫李大龙。南皮县人。平日里喜欢占些小便宜。并没有做出什么大奸大恶之事。对手下人颇有义气。

与刘超的儿子刘士俊关系非常好。

紧接着,张之极问道:“早餐店的饭钱还了?”

“禀大人。卑职将这些年的饭钱估算了一个大概数,全都给他们了。”李大龙回道。

超额完成任务。不错。

张之极继续问道:“知道我为什么把你留下吗?”

李大龙听了,当即跪倒在地,说道:“请大人责罚。”

张之极没好气地说道:“起来说话。我找你是有任务交给你。”

紧接着,张之极就把自己昨日在运河边听到的情况,告诉了捕头李大龙。

当然了,他没有说是店小二告诉他的。只是说,在逛运河时,无意中听到的。

李大龙听完,请示道:“大人。这种事情十分普遍。据我所知,咱们周边的州县,也都有这种情况。请大人明示,收集完证据后,直接拿人呗?”

张之极说道:“普遍现象?在我这里,只有违法和不违法,两种情况。证据就不用收集了,你直接带人将负责看守运河闸门的人抓了。然后进行审讯。另外,通知那些贿赂他们的人限期到衙门来录口供。明日前,必须来,否则过期不候,事后查出来的,将按律处置。”

李大龙担忧道:“大人。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仓促、太武断了。万一这两帮人都不承认此事,那咱们岂不是很被动。”

张之极颇为自信地说道:“不会的。在危机面前,他们只会个人顾个人。你就这么办吧。”

李大龙见张之极态度坚决,就领命下去了。

张之极本可以安排侍卫去做此事。

可是他却选择了让沧州衙门捕头李大龙来做。

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考验李大龙究竟能否为己所用。

如果李大龙徇私枉法,阳奉阴违,那么张之极定然会让其滚出衙门。

因为昨日自己回来后,就已经安排人去查这件事了。

基本上了解了一个大概。

张之极安排完毕,就开始着手研究接下来的债券发行一事。

为了稳妥起见,这八十万的发行额度,需要分配到各地。

仅凭沧州及其周边,那是无法完成发行的。

张之极初步想法是,沧州地区发行三十万,南皮县发行十五万,庆云县发现十五万,盐山县发行二十万。

这样的分配,考虑到了各县的实际情况。

换句话说,就是发达程度。

越发达的地区,人们越有钱。能够前来购买宅捐的人员,也就越多。

在研究发行债券具体事宜的过程中,侍卫来报,李大龙已经将看守运河闸门的人全部抓回了衙门。

现在正在进行审讯。

并且已经安排人员对外发布了公告。让那些行贿之人按时前来衙门报道。

张之极听了,对这个李大龙有些刮目相看。

意图领会得很好。行动也是十分迅速。

接下来,就等那边的结果了。

估计明天就能尘埃落定。

至于抱有侥幸心理,没有主动投案的。

张之极也早已想好了对策。绝对会让他们后悔的。

临近太阳落山,李大龙前来汇报。

张之极在书房接待了他。

据李大龙介绍,他一共抓捕了十六名人员。

这些人都或多或少存在收受贿赂的问题。

并且已经供认。全部签字画押。

说完,李大龙就将这十六人的供词呈了上来。

张之极接过来,简单浏览了一番,问道:“这些人招了。那么主动来投案的有多少?”

李大龙回道:“截止到现在,来了有八人。或许是有些人没有看到告示。有些人看了告示,还在犹豫。”

张之极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李大龙表示同意。

张之极忽然想起了欠薪一事,就问道:“大龙。咱们衙门欠了你们多少钱呀?”

李大龙回道:“一共欠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工银钱。我的一年是八两。其他人员一般是六两。咱们衙门大约二百人。各县的衙门基本在一百五十人左右。不过各县欠的不一样。有的长达两年多。有的是一年多。咱们沧州衙门是欠的最少的。”

张之极听了,说道:“一般人员一年六两。就按两年算,也就是十二两。一百五十人的话,也就是一千八百两。四个衙门,也就是七千二百两。也不是很多嘛。”

七千二百两还不多。李大龙都被张之极的话镇住了。

要不是知道张之极是从京城来的英国公世子,善于经商。腰缠万贯。

他一定会认为张之极不知天高地厚。

即便是如此,李大龙说道:“大人。相对于拖欠外部人员的欠款。我们的工银钱还是小头。大头是拖欠那帮商人和乡绅的钱。就我认识的沧州那几位,每个人都在一万两以上。至于县里的,欠款也是多少不一。有的拖欠都超过十年了。不瞒大人,我们私底下估计,仅仅沧州地界,起码得有三十万两。”

三十万两。这个数字着实令张之极感到震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