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 第33章 才子之乡

第33章 才子之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皇宫,文华殿!

朱雄英端坐在主位之上,内阁大学士董伦和杨士奇将此次南榜录取的进士以及试卷恭恭敬敬放在御案之上。

董伦拱手道:“此次南榜殿试共录取进士五十四名,名单和试卷请陛下过目!”

朱雄英微微颔首,顺手拿起进士名录翻开,董伦,杨士奇一干内阁大臣心中也越发紧张起来。

自南北榜案后,科举大试在朝中就成了让人不敢提及的话题,从而更不敢参与其中。

而朱雄英也深知此次科举是缓和南北关系的一次机会,特意选了德高望重的贝州先生董伦担任主考官以及阅卷官。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董伦是北方人!

既然已经实行南北分考,也就不会在发生南北榜那样的事情。

可南北榜的影响至今都没有彻底消除,也让董伦等人心里打鼓,唯恐做错了什么事情。

永兴五年南榜殿试,一甲第一名王艮,第二名胡广,第三名李贯!

二甲第一名吴溥,第二名朱塔,第三名金幼孜……

前六名就冒出两个熟悉的名字,胡广,金幼孜,原本历史中,永乐朝的名臣,也是内阁大臣。

朱雄英很是满意,继续看下去,又发现一个重量级别的人物。

二甲十七名:杨溥!

好家伙,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南杨终于冒出来了。

杨士奇最早入仕,如今就在内阁,杨荣还被关在牢狱之中,现在最后一位杨溥也来了,三杨全部到齐,就是不知道这三人这辈子还能不能组成三阳开泰。

不过,他这个二甲十七名的名次,放在南榜中,确实有些不够看了。

看到皇帝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董伦等人也算松了半口气。

而当朱雄英看到考生籍贯的时候,原本舒展的眉头骤然紧促起来。

而皇帝的反应也让大殿内的臣子们顿时紧张起来。

“陛下,名册可有不妥之处?”

董伦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朱雄英略带深意的说道:“江西吉安府……这地方当真是人杰地灵,这文曲星都扎堆了!”

原来,此次南榜的一甲以及二甲第一名竟然全是江西人,而且还都出自吉安府,包括那个金幼孜也是。

整个名册,江西的学子几乎占据了一半!

董伦顿时慌了,连忙上前,紧张道:“陛下,臣绝没有徇私舞弊之举,更没有偏私之心,所取名录皆是以文章优劣而定,请陛下明查!”

朱雄英听后,缓缓放下手中的名册,再看董伦,恍惚之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刘三吾。

其实,直到今日,朱雄英都没有怪过刘三吾,相反,心中还有许多的同情和不忍,其中夹杂着一丝愧疚。

刚才那番话,他也听刘三吾说过!

“陛下!”

杨士奇也站了出来,拱手道:“江西之地自杨公始,就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宋时,大兴理学之念,历经发展,如今早已是书院林立,遍布朗朗书声,文风极为强盛!”

在定进士名次之时,杨士奇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提醒了董伦。

董伦虽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又不想蒙骗皇帝,思来想去,还是按照文章优劣排了一遍,但最终还需要皇帝亲自来定。

朱雄英盯着杨士奇问道:“如果朕没记错,你也是吉安府人吧……对了,还有咱们大明的第一才子解缙!”

杨士奇心中顿时一紧,拱手道:“回陛下,臣确实是吉安人,但在此事中,臣绝没有偏私,所有试卷最终皆由董公而亲审!”

“朕没有责怪你们,怕什么啊!”

朱雄英感慨道:“吉安府,出过欧阳文忠这样的文坛领袖,也出过文信公这样的忠烈英雄,了不起啊!”

朱雄英不止听过一次这个地方,当真是正儿八经的才子之乡,而且进士质量也很高,并非都是只会写文章的书呆子。

不止吉安府,纵观整个明朝,每一场科举考试,几乎都会被江西学子霸榜。

“别把朕想的心胸狭隘!”

朱雄英缓缓站了起来,说道:“既然吉安府的学子有这样的实力,那该给就给,别的学子也挑不出什么理!”

“状元,榜眼,探花,全部出自一个地方,也算是佳话了,想来今年的秋收,吉安府也是一场大丰收啊!”

“好事,好事!”

皇帝的话,也让董伦,杨士奇等人心中松了口气,拱手齐声道:“陛下圣明!”

,,,

高丽,安州城!

雨过天晴后,明军再次开始大举攻城。

虽说景清请命前往安州,劝降守军,但蓝玉不可能把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个书生身上,他景清死在城内倒没什么,耽误军事可是大事。

而蓝玉虽然想给景清一个难看,但也没把他劝降的事放在心上。

“放弃所有攻城器械,包括破城锤,云梯,霹雳车!”

一员年轻小将骑在战马之上,剑指安州,大声咆哮道:“开炮!”

二十座洪武大炮并没有全部发射炮弹,而是逐次点燃引线,故意延迟炮击速度。

“盾牌兵向前推进二十丈,掩护弓箭手和火铳手!”

安州城下炮火弥漫,杀声震天,此次带队攻城的是驸马都尉耿璇,长兴侯耿炳文之子,江都公主的丈夫,也是朱雄英的妹夫。

一排士兵手持长面盾牌,在洪武大炮的掩护下,迅速上前,弓箭手和火铳手猫着身子,跟在后面,距离城池百步之时,瞿家兄弟突然叫停。

“弓箭手,抛射!”

一阵箭雨铺天盖地的飞了过去,高丽军猝不及防,顿时倒下一片,李芳果却临危不乱,站在城池之上大喊道:“快,反击!”

第一波进攻过后,通常情况下,需要准备片刻才能组织第二波攻击,而这之间的空隙就是绝佳的反击之时,李芳果对战场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手持弓箭,火铳的高丽士兵刚要起身反击,明军的第二波进攻已经袭来。

“顶住,反击!”

李芳果开始发号施令,而等待他的却是一阵火铳声和数不清的弹丸。

弓箭,火铳交替使用,短短的交手,明军就稳住了阵地,压的高丽军抬不起头。

“这小子什么时候学会沐家的三段击战法了!”

蓝玉一眼就瞧出了这种打法,正色道:“先用洪武大炮掩护兵马向前推进,盾牌兵用于防守,再用沐家的三段击战术不断压制消耗,打的有些保守了,不过也算有点意思!”

王弼凑过来笑道:“到底是耿家的孩子,这稳重的打法也是随了他爹长兴侯!”

谈起耿炳文,军中对他的评价就是一句话。

进取不足,防守有余,典型的防守型武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