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 第100章 全歼正白旗

第100章 全歼正白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末年:朕崇祯皇帝朱由检!

正是满饷的关宁铁骑,杀气腾腾的冲了过来。

多尔衮调转着马头,往前走不是,往后走也不是。

目前唯一的机会便是杀出一条血路。

他直接将队伍摆出→的姿势冲向关宁铁骑。

只是冲出去,尚且有生机。

冲不出去只能等死。

“艹你们玛德,来啊,来啊。”旗军千箭齐发。

第一轮发的号令有些早。

大多数箭都没有射中,后金的士兵也有些疲惫了。

刚才急行军杀入城内,又和流民耗了太多力气。

已经是惊弓之鸟,一直到现在 碰上最强悍的敌人 关宁铁骑。

光是射箭都没有了之前的威力。

曹变蛟与叔叔兵分两路,这支铁骑憋了太久了。

广渠门大战都没有用到关宁铁骑,如今机会差不多了。

他们恨不得生吃了后金的旗军。

只见每个人举起三眼火铳,连射三发。

对方有不少人中招,有些人连中十几枪。

还没有等后金这边反应过来。

关宁铁骑便直接将枪调换了过来,他们枪口位置有握把可以直接握住。

而枪尾的位置是纯铁加实木。

这样可以快速的冲进敌窝,十几斤重的铁榔头直接砸碎前排的脑袋。

威力胜于铁刀数倍,被砸中的人直接变成了西红柿拌豆腐,开花。

就算有也是内伤,那样还不如痛快死。

第一轮冲锋,多尔衮发现自己的正白旗居然少了一半。

而关宁铁骑那边还在悠闲的装填火药。

身后卢象升的大军也快杀了过来。

“吾命休矣。”

多尔衮此时也有些惊慌失措了,他看着那滚滚而来的大军。

目前只有两条路,一是杀出去,但结果应该就是死路一条。

第二条路就是走水路。

通州是北方水乡,河流有很多,没有这些河也就没有通州。

而旁边的温榆河 流经昌平、顺义、朝阳…

眼下正是冬季,结上了冰。

只要过了河,就可以逃出生天。

多尔衮来不及多想,调转马头,抱着怀中的皇后就朝河里跑。

“河水结冰,所有人下河。”

十一月的北京很冷,早晨起来水缸里的水能结碗高的厚度。

河里更是如此,后世有的开汽车过河都没事。

按照常理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但多尔衮忽略了一点,脚下的河水是活的,从岸上看虽然结冰了。

但是中间点并不厚。

如果大规模过去产生共振,很可能会直接塌掉。

多尔衮不傻,为了预防曹文召和卢象升在背后放冷炮。

特意抓了很多百姓做后盾。

只要你敢放炮,那连你的百姓也一起炸了。

这一招屡试屡爽。

卢象升和曹文召也犯了难,大炮已经拉了过来。

对方行动缓慢,冰上路比较难走。

这个时候来上几炮,那简直不要太爽

曹变蛟小心试探:“叔叔,要不要我带人冲下去。”

“冲你奶个头,你没看到那水活的。”

曹文召急的直挠头:“玛德,多尔衮这个家伙,又贼又狡猾。”

正当这时,远处骑来几匹军马。

离近一看竟然是御马监的武宦:“卢象升,曹文召,曹变蛟,圣喻。”

“圣躬安?”

“朕安。”

那武宦阴沉着脸:“全歼这支旗军。”

“臣领旨。”

卢象升和曹文召对视一眼,他们猜出了皇帝的用意,于是纷纷命手下人调转炮口。

校准好方向,算好距离。

“各炮台注意。”

“准备。”

“开炮。”

“砰砰砰…”

远处的河面出现轻微的裂缝,多尔衮拉拽着惊慌失措的战马,大骂:“你们敢私自放炮。”

“大明的皇帝一定会砍掉你们的头。”

他的话立刻淹没在炮声中,又是一轮大炮齐发。

人群中飞溅起血花,很多百姓连忙磕头求饶,有的还已经吓得瘫软在地。

他们有的是讨饭的流民,有的是沿途没跑掉的百姓。

而河岸上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停歇,也没有心慈手软。

一颗颗的炮弹在河中炸开了花。

咔嚓…

冰面开始出现裂缝,河中的众人成了惊弓之鸟。

旗军吓得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下方那川流不息的河水将仅剩的冰面冲走。

但卢象升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机会。

他将几十门火炮对准了出现裂缝的河面。

“开炮。”

“砰…”

吱呀……

裂缝越来越大,直到完全粉碎…

哗啦啦…

一大群人直接掉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这个时候不管是战无不胜的骑兵,还是一炮定乾坤的炮兵。到了河里众生平等。

多尔衮在掉入河水中,依旧不忘怒骂河岸边的明军:“艹你妈。”

冰面漂走了,也带走了上面的所有人。

这是明军少有的大胜,而且是全歼旗军,而不是一些汉人包衣,蒙古朝鲜人。

皇太极的八旗少了一旗。

正白旗除了留守的,几乎全军覆没。

当曹文召,卢象升等人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到城内。

明军大捷的消息已经铺天盖地得传到城内。

担惊受怕的老百姓有的热泪盈眶,有的磕头谢恩,这一仗几乎替他们出尽了恶气。

女真人入关这半个月,可把住在城外的百姓欺负惨了。

迎接他们入城的是武将之首 英国公张维贤。

他冷落了崇祯皇帝许久,最近才抛头露面。

不是因为女真人打过来了,而是因为朱由检放这群流民入通州外围。

这是历朝历代绝对没有出现过的,把流民放进来,本地人吃啥。

而且还让皇后和妃子们赶制棉衣?

气的他差点没吐血,一度认为自己当初扶持错藩王了。

这中华历史怎么有如此无耻的皇帝。

搞什么摊丁入亩的国策,幸亏没有实施推行下去。

不然就连自己也保不住他了,动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由检还是年轻气盛。

不过刚才温榆河大捷着实震惊了他。

正白旗的强悍战斗力,如果全歼何其困难。

没想到仅仅是两个时辰便雪耻了自萨尔浒之后的耻辱。

正白旗全军覆没。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朱由检。

他不惜冒着全顺天百姓的安危,放流民入城,导致城中民怨沸腾,给皇太极一种假象,让皇太极认为大明天子是仁慈的皇帝。

随后又透漏消息,把皇后推了出去。

兵力松懈的流民区,很难不吸引皇太极过来抢夺皇后。

而后当多尔衮赶来时,也正是中计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