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 第322章 兄弟了解兄弟

第322章 兄弟了解兄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军中议事亦如朝中一样,不管你官职高低,也不论军功大小,只要有想法的都可发言,说错了也没关系,因为最终的决定还是主帅来定。

“平将军,你与元军作战也非一次两次了,对于目前我军的处境,你有什么想法?”朱棣此时问道,他想听听这些大将的意见。

“大帅,末将的意见是攻。以现在的迹象来看,瓦剌确实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军贸然进攻,可能会出现大的伤亡。最好的局面是引敌军出来,主动与我军决战,但这是不可能的。”

“况且我军深入敌境,补给有限,一旦久拖不战,影响士卒士气事小,断了粮草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攻是现在最为有利的办法。”平安道。

柳生闻言,立即也说道:“但是我军若贸然进攻,势必会遇到顽强抵抗,甚至是瓦剌的主动出击。可不要忘记了,还有一个鞑靼在瓦剌的身后,他们可一直对我大明虎视眈眈,如果其与瓦剌摒弃前嫌,绕道我军后面,届时恐怕就不是简单的士气低迷了,恐有败仗之患。”

此话一出,一些将领纷纷附和,是的,他们怎么将鞑靼给忘记了,严格来说无论是瓦剌,还是鞑靼,都是北元分裂后的势力,与大明都有着仇恨。

如果自己是鞑靼的首领,一旦明军与瓦剌交兵出于焦灼状态,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其实无论是平安还是柳生,所言都是有道理的。打仗就是如此,敌人不可能将自己置于不利之地,等着你的大刀砍过去。

相反,他们会穷尽一切力量,想尽办法让你陷入不利境地,以便获得战争的胜利。

朱棣此刻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位置不同,所考虑的问题也不同。小兵考虑的是军饷,他们的上司考虑的是如何升迁,再高一些的将领则考虑军功,而将帅则要考虑战争的胜负。

朱棣毕竟也是第一次担任大军主帅,以前虽说也领兵出征,不过那都是小儿科,最多也就几万人,况且也没有深入敌境。打不过起码可以跑。

但是现在,身为一军主帅,肩负着朝廷的使命和五十万士卒的生死,他不得不谨慎行事。

假如他此战败了,个人生死都事小,朝廷短时间内不可能再组织起如此规模大军,鞑靼与瓦剌将不再惧怕大明,黄河以北地区的防御他们也会视而不见,对大明的侵扰将会更加严重频繁。而他朱棣则会成为这一切的罪人。

其实若是抛开自己主帅的责任,哪怕他现在是一位将军,他也支持大军进攻。军人只有战死沙场,还从未有苟且偷生的。

一旁的朱权看着朱棣纠结,他明白朱棣的处境,此时身为副帅的他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帮助主帅拿定主意。

“大帅,诸位将军。这仗还未开打,未雨绸缪是好的,但过于悲观可不是军人该有的情绪。我军目前还一仗未打,就已经陷入困境,这正是瓦剌的圈套。”朱权此时说道,众将目光集中在他身上,朱棣也看着他。

朱权接着说道:“瓦剌之所以避而不战,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让我们疲于奔波,削减我军士气,让我军深入腹地、瞻前顾后,不能集中精力与他们作战。”

“但藏的再好也终究会被发现,除非他们从这个草原上消失。如今我军发现了敌军,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计谋已经失效了,我军现在只考虑一点,那就是如何进攻。”

“当然方才有不同意见,诸位将军考虑的也对。不过你们想想,朝廷自去年冬天开始筹备,五十万大军集结完毕,所花费的粮饷军需更是巨额。为的就是要将瓦剌这群忘恩负义的蛮子打残、打怕,甚至打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们穿上这身盔甲,自然也就带着天下百姓的期望,带着作战的使命,纵使战死亦当无悔。可若是因惧怕战败就选择怯战,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如平将军所言,长时间等待敌人主动送上门显然不可能,那我军就要主动出击,以雷霆之势直捣瓦剌大营。至于鞑靼,我想他们也在看此战的走势。”

“如果我军为自己牵绊,瞻前顾后陷入僵持,那么鞑靼定然会举兵攻我们。而要是我军一举破之,他们则会惧怕。莫要忘了,瓦剌正是在我朝援助下,才与鞑靼分庭抗衡。现如今我们攻打瓦剌,也是鞑靼乐意看到的结果,断不会对我军用兵。”朱权一口气侃侃而谈。

众将听着他的话,所有人都觉得进攻才是最好的办法。至于先前所言的打不过、陷阱、鞑靼包围等,都觉得有些考虑多了。是的,打他就完了,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想那么多还未发生的作甚。

最为受到启发的还是朱棣。是啊,自己手握五十万大军,帐下将才济济,又有杀伤力威猛的火器,难不成还怕他小小的瓦剌不成。自己真是多虑了,连造反时的勇气都没了。

是以,朱棣在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后,感激的看了眼朱权,到底还是自家兄弟了解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