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木匠皇帝之崛起 > 第23章 人至贱则无敌

第23章 人至贱则无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木匠皇帝之崛起!

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的天启皇帝,都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做事情哪有老同志稳重。

皇帝提拔顾秉谦,因为这个人第一个向他效忠,我一个小年轻,初到贵地,有人要给我当小弟帮我打下手,我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推辞?

随着这段时间的接触摸索和记忆的融合,天启皇帝对朝政和各种人物关系渐渐熟悉,说话做事自然越来越有章法,再也没法肆无忌惮了。

青涩的人努力成熟,成熟的人怀念青涩,人类对自然规律赋予人文情怀,称之为文明。

言归正传,对于这位老师的心思,皇帝略为明白,这样一位朝廷大佬,自然最好能拉进自己的阵营,何况之前两人有良好的关系。

伟人云:要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就胜利在望了。

天启皇帝伸出右手做了个有请的手势,温言说道:“爱卿请讲”。

皇帝的态度让朱延禧心中微暖,随即自己的态度也柔和了几分:“启禀皇上,工部增设内设机构的事正在朝会上讨论,尚未正式行文确定,故臣以为,陛下现在擢用左光斗于理不合,左光斗身为都察院左签都御史,于朝堂之上随意提出调换职位,有失稳重”。

礼部的人就要强调规矩,规矩就是规矩,大家都随意破坏规矩,那就别定规矩。

皇帝没有人们意料之中的恼怒,反而出人意料的站起身来,对着朱延禧躬身致礼,起身后说道:“学生孟浪了,多谢老师指点!”

卧槽!卧槽!卧槽!这个举动价值三个卧槽。

朱延禧立马双眼发红,泪湿眼眶,这份感动无以言表。

老夫堪称大明第一人啊!

在这种大朝会上,众目睽睽之下,皇帝向我躬身行礼致歉!谁敢想?

朱元璋立马从孝陵卫跳出来弄死你!你一个做臣子的想让君上当众向你道歉,皇家尊严何在?

关键是他朱延禧还不是正式的帝师,帝师是皇帝为储君指定的老师,辅佐这位将来的皇帝,肯定是当时朝中德高望重学识卓绝之士;朱延禧只是作为侍讲学士为朱由校教书讲课的老师,当然古人尊师重教,师生关系是确定的。

朱由校真正的帝师是孙承宗,孙承宗是他老爹留给他的股肱之臣。

可来自后世的朱效文不管这些,因为他知道,古代的读书人就吃这一套!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一种心态。

圣上如此厚待臣,臣必以死相报!这也是一种心态。

而让臣子处于何种心态,取决于皇帝的领导艺术,简称帝王心术。

天启朝的前线战场上有慷慨赴死的贺世贤,尤世功,有临阵投降的孙得功,鲍承先;战场上战死或投降只是一念之差,取决于他们心中有没有皇帝有没有国家,读书人说此为大义。

如果没有大义,那就只讲私利了,考虑私利的人怎么会愿意战死?

意识形态的力量之强大,可想而知,虽无形却无处不在!

朝堂上的几个老阴逼冷眼看着这一幕,完了,这个内阁次辅这下肯定对皇帝死心塌地了,文官集团又少了一根顶梁柱。

古语云,人至贱,则无敌!

一个不要脸的常人难以匹敌,一个不要脸的皇帝,那是万人敌。

这个不要脸的皇帝心说:就你们是读书人?老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拼搏,八年本硕连读,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泛滥,岂是你们这种只读圣贤书的大明读书人可以比拟的,老子的大脑相当于你们的云端数据库。

大刘说:这叫降维打击,太欺负人了。

皇帝都这样了,左光斗哪还敢显示御史言官的牛逼劲,关键是朱延禧对他的指责没错,他的做法不合规矩,也不知道是被谁传染的,情绪一上头就想突破常规了。

左光斗也向次辅大人致歉表示悔过,给足了次辅大人的面子;但他仍然表示自己说过的话算数,只是会按照朝廷规定的程序慢慢落实。

工部尚书有点郁闷,人家头一回当个主角,你们一个个出来乱飙戏,这部戏到底有几个主角?

吃瓜群众表示:虽然我们向来是路人甲背景板,但我们愿意啊,这早朝再也不是昏昏欲睡无聊难熬,现在这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多带劲啊,今儿回去我还能多吃一碗米饭。

首辅大人看看剧情差不多了,该我出场了:“启禀圣上,臣以为工部徐尚书言之有理有据,工部设置的九个内设机构涵盖全面,不管是农政水利工矿业,还是工程营造运输安保,还有眼下急需的兵器打造,都事关大明国家安全和国泰民安,臣恳请圣上恩准!”

他作为内阁首辅和吏部尚书,这番话确实符合他的身份。

朱延禧斜了他一眼,没看出来啊,这顾昆山当了首辅后,说话水平也见涨啊,还他娘的有点模样。

你看,他的心态不一样了,连看对手都顺眼了。

首辅表态了,他这个次辅不能拉胯:“臣也同意工部徐尚书的奏章,工部的事情千头万绪,确实需要徐尚书这样的能臣去一一理清,臣恳请陛下恩准!”

他们两位表态了,其它重臣大佬们纷纷出言附和, 因为反对者已经成了少数派,这个时候出来唱对台戏也是给对方送人头,何必呢?

天启皇帝顺水推舟批准了。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内阁马上就会发出正式圣旨,吏部会发出增设编制的行文,规定程序完成。

所以皇帝开朝会是工作效率最高的理政方式,当场提出,当场议论,当场决定通过或否决。

因为皇帝,司礼监,内阁,六部等有决定权的人都在现场,都察院作为监察部门挑刺找茬寻找漏洞,如果这些人表决通过,一定程度上保证这项政策没有大问题。

经常开朝会,快速处理突发事件,出台或修改更合理的政策,任命更合适的官员,国家机器方能正常运转。

因为这个时代通讯运输及其落后,京师这边拖一拖,地方上可能就出大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