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木匠皇帝之崛起 > 第11章 朝堂对抗

第11章 朝堂对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木匠皇帝之崛起!

“很好,忠贤啊,朕看到你的忠心了,这样,你也不用给一百万两银子,给八十万两就行,另外把你收集的古董书画,前朝的官窑陶瓷,好木料做成的家具交给我,这些东西也不值多少钱,只是我非常喜欢”。

魏忠贤心想还好,皇上还是念旧情的,还退还我二十万两银子,至于什么书画陶瓷家具之类的,确实不值什么钱,看来皇上还是没怎么变,还是喜欢玩手工工艺之类的东西,那以后咱家可要留心,帮皇上多找一些这类玩意儿。

他的心情不再忐忑,皇上还念着我,还用得着我这个老奴,就比什么都强!

宫里的人发现,魏公公来的时候步履沉重,阴沉着一张老脸,怎么出去的时候脸上笑眯眯的,走路步伐彷佛轻快了几分,难道皇上又要重用魏公公了?

看来以后得小心点,不能得罪魏公公。

宫里的太监宫女大多是人精,紫禁城内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来关注,何况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魏公公。

没多久,魏公公好!给魏公公请安了!这种悦耳动听的声音又充斥在魏公公周围。

这八十万两银子花得值啊!魏忠贤抬头看看紫禁城阳光灿烂的天空,心情十分愉悦。看来以后银子捞得多了,再给皇上贡献一些,皇上的日子也不好过啊,这帮读书人有几个是好东西?一天天的逼着皇上干这干那,缺钱了就让皇上掏内库的老底子。

这些银子弄出去,恐怕大半会被他们贪了!

他们如此忌恨老奴,还不是因为我抢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捞钱机会?

你还别说,魏忠贤虽然是个半文盲,但这眼光绝对毒辣,把这些事情看得透透的。

单这份眼光,就比崇祯强了许多。

其实皇帝和太监之间这种特殊的主仆关系,很难一言而论。象正德和刘瑾,天启和魏忠贤,慈禧和李莲英,这些太监权势再大,对自己的主子始终忠心耿耿。

当然李莲英不太一样,他在清朝末期,还读书明史,所以懂得收敛自己,得了一个善终。

原本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临死时还跟弟弟崇祯皇帝说,魏忠贤是个好太监,让崇祯好好对待他,好好用他。

在看懂人性这方面,木匠皇帝比弟弟崇祯强。

这些日子,京师的文武百官以为魏忠贤要失势了,许多人盯上了阉党成员占据的官位,御史言官们都是卯足了劲写奏章,准备集中火力一起弹劾阉党,要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击。

可是很快各个渠道的消息传来,魏忠贤似乎重得圣宠了。

这他娘的多难受!费了好大的力气,拉开一张强弓,已经瞄准了准备发射,突然不让射,这谁能忍?

所以好多御史言官还是把弹劾阉党的奏章发出去了,虽然规模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大,但足以称得上声势浩大了。

这些日子天启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很勤政,一改过去不上早朝的习惯,给内阁发了通知,以后三天上一次早朝。

于是今天的早朝上就热闹了,那些御史言官们跟商量好似的(其实就是),一个个的现场弹劾阉党成员,言辞激烈,神情愤慨,声色俱厉,就差捶胸顿足了!

阉党成员再次被弄得人心惶惶,心情忐忑不安,盖因这火力太强大了。

龙椅上的天启帝神色肃穆,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其实他心中暗喜,你们这些言官对阉党攻击得越猛烈,他们就越会紧紧地团结在朕的身边,成为我的臂助。

朕是不是该给你们写一封感谢信,或者对你们说一声:谢谢啊!(范伟的配音)

朕现在很快活,享受了一次操控朝政的快乐。

但是朝堂上不全是御史言官这样容易冲动的热血青年,心思深沉的老阴比有的是,他们嗅出了几分味道。

按照惯常的模式,这些御史言官们先开火,然后在朝堂上激烈争论,他们这些身居高位份量十足的大佬在关键时刻发声说话,有人认可某些观点,有人支持某些言论,有人出来盖棺定论,朝堂局势很快被他们掌控,然后他们集体跪下,逼迫皇帝同意他们的决定!

群情汹汹之下,就算是皇帝,也很难挡得住!

这就是文官们惯用的集团攻击模式,试问天下谁人可挡?

在大明朝,类似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皇帝就是被他们这样一步步的逼成了弱势,那些不上朝的皇帝大概是怕了这些事情,惹不起躲得起吧。

成功的把皇帝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尝到甜头的文官们把这种模式运用得越发成熟,一次次的得逞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发展到后来,你要是不加入这个群体大概率会受到孤立甚至排挤。

所以那些内阁大佬要在皇权面前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不然你就当不了带头大哥,那些热血青年就不认你了!

而且现在的文官集团,还完善了善后措施,万一有人因为集团利益跟皇帝硬抗,惹怒了皇帝,被当场打廷杖,下狱甚至处死,他们会求情的求情,营救的营救,料理后事照顾家人都能帮你办好。

这样一来,会有更多的热血青年愿意替文官集团冲锋陷阵,他们甚至以此为荣,自以为有一身铮铮铁骨!

而背叛文官集团的人,会被他们集体排挤打压,最后就算不死也会落个凄凉下场。

这样具有集体意识的文官集团怎么抵抗?

所以明朝中后期的皇权被他们压制得很厉害,玩不过他们的皇帝只能用不上朝来逃避。

那个自以为聪明的崇祯就这样被他们玩死了。

要是朱元璋地下有知,他的后世皇帝被文官们这么欺负,会不会从明孝陵里跳出来?

而今天的朝会上,那些大佬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几个眼神交流之后,没有人站出来支持热血青年,于是这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御史言官们有点懵逼,咋回事?说好的大家一起上,你们咋不上呢?

龙椅上的天启帝说话了:“各位御史,虽然你们可以风闻奏事,但如果你们总是这样靠风闻臆测,任意发挥来弹劾朝廷大臣,有失偏颇,各位都是读书人,通过科考步入大明朝廷的,如果写一篇文章言之无物,空洞苍白,肯定不是一篇好文章,那么奏章又何尝不是?”

皇帝的意思很清楚,没有证据的事不要乱讲,事情不是凭你们叫得响闹得凶就能定性的。

你们送上来的奏章我都看了,根本没当回事。

热血青年们再次懵逼,画风不对啊!这皇上的嘴巴怎么这么会讲?

这样我们不好辩驳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