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权力稀释大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可还没等他喘口气,更让他窒息的一幕又发生了。
有句俗话说的好,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亲情这种东西,其实在皇室之中跟一泡粑粑没啥区别,从古至今也没有几个皇帝特别看重这玩意。
但我们的海山同志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在登基之后对答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二人不仅大加赏赐,而且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确切来说是皇太弟),并且和他约定,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即海山死后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再把皇位传给海山的儿子,海山的儿子死了之后再传给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后人)
不仅如此,他还尊母亲答己为皇太后,并为她建造了一座宫殿,名为兴圣宫,同时允许她随时下发懿旨,效力等同于圣旨。
除此之外,海山又下旨让爱育黎拔力八达搬到了东宫之中,还根据忽必烈制定的“皇太子官属,省、台参用”的制度,允许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朝中各司都安置一名亲信,作为他自己未来继承皇位的班底。
很多人可能对海山的这个举动不太能理解,但是仔细剖析之后,你会发现,在他这番举动的背后,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要知道,这次政变完全是爱育黎拔力八达和答己母子二人做成的,自己在这件事中间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但却最终依靠武力威慑登上了皇位,所以朝中很多大臣认为他仗势欺人,这对于他的统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些大臣虽然不敢明面上说什么,但如果自己在颁布了政令之后他们推三阻四,那自己肯定也不好受,这也是之前他为什么要对这些人大赏特赏的原因。
不过即便如此,海山依然没能收拢全部朝臣的心,毕竟当时跟随爱育黎拔力八达一起攻入皇宫的勋贵大臣们也不在少数,爱育黎拔力八达没能上位,他们也没能混上从龙之功,这其中的损失远远不是一些物质补偿能够弥补的,再加上政变成功之后,答己这个不安分的女人为了能够扶持爱育黎拔力八达登基,在朝中没少进行游说,同样拉拢了一部分朝臣,所以海山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政治退让,兄终弟及也因此应运而生。
但这样的旨意一颁布出来,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政令的执行变得极度混乱。
皇宫、东宫、兴圣宫谁都能对朝政指手画脚,圣旨、令旨和懿旨往往互相冲突,下面的大臣们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
海山自然也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所以他十分“精明”地想出了一条妙计,我称之为权力稀释大法。
何谓权力稀释大法?
打个比方,一杯水中混入一滴毒药,那么这就是一杯有毒的水,但如果这滴毒药落入了大海里面,海水会变得有毒吗?显然不会!因为海水太多了,毒药自然而然地就被稀释了。
在海山眼里,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每个部门安置的那一个人就是那滴毒药,而他要做的就是扩大海水的体量,用以防止东宫做大。
但这样就又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上哪找那么多官员充斥到各部门里?毕竟以前的朝堂各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突然多了无数的坑,萝卜自然就不够用了。
不过海山既然制定了这个计划,自然也有应对的办法,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当官的人还不有的是?
于是他大笔一挥,任命了一大堆臭鱼烂虾进入朝堂,之前负责优伶之事的沙的、火失海牙等官员被授予平章政事;西域番僧教瓦班则担任了翰林承旨;最牛逼的是一个叫李邦宁的人,此人本是南宋的小黄门,宋亡之后便被送往大都继续当宦官,因为比较机灵所以一直受到历任皇帝的欣赏,内宫之中的大小事务也尽皆归他掌管,由于海山登基之后身边一直没有趁手的人替他打理宫中,所以便也将其收为己用,并视之为肱骨,趁着这次机会,海山竟然将他任命为浙江行省平章政事、昭文馆大学士、太医院使。
据不完全统计,海山仅即位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就下旨任命了八百八十多名官员,而其中作为最高级别官员的中书省宰辅增加到十几人,御史大夫增加为四人,枢密院署事者更是多达三十多人。
如果我只简单地说朝政混乱,大家可能没有什么印象,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
假如说大元朝廷是一个班的话,皇帝就是班主任,正副班长是两个(左右丞相),班委成员则是由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等五六个人组成(平章政事、左右丞),参与决策投票的小组长还有三四个(枢密院使等),一个班级总共加在一起也就这么十个人说了算,凡是大事小情他们就能做决定;可现在班主任偏偏要让全班人员都参与到投票中来,人人都是班委成员,小组长也要细化分为一、二、三、四组组长、收作业组长、个人卫生组长,甚至连放学回家过马路都有组长,反正只要你能喘气,我就给你封个官。
这个做法最后直接导致班级连地上掉了张废纸都需要四五十人投票表决谁去捡,因为一组长认为班级的卫生问题是归卫生委员管,所以应该卫生委员捡;而体育委员认为纸是掉在了二组的地面上,所以应该由二组来捡;可文艺委员却表示班长作为班级的领袖,就应该发挥领袖作用,所以应该由班长去捡;班长则表示,我怎么这么倒霉,摊上了这样一个班主任?
而这个倒霉蛋班长就是哈剌哈孙。
面对着海山这一通瞎折腾,身为中书省一把手的哈剌哈孙早就看不下去了,他万万没想到就在几个月前还雄才大略的海山为什么突然之间变成了这个样子,但日益混乱的朝堂提醒他,此刻必须要站出来劝谏了,要不然恐怕过两天的早朝就只能露天召开了。
为啥?
因为官员太多,大殿里站不下了呗。
恰巧此时,海山又被答己给洗了脑,想要将皇室宗亲秃剌和牙忽都任命为“一字王”。(秃剌是察合台的四世孙,牙忽都是拖雷的庶子拨绰之孙,他们在大都一同跟随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了政变。)
“一字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字的王爷,其称号大多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国名,如“晋、秦、齐、楚、燕、赵、代、越”等,一般都是皇帝的兄弟或者儿子才能获封,所以也被称为亲王。
在“一字王”的下面就是“二字王”,大多是由非皇帝直系亲属的皇室宗亲所获封的称号,如果朝中的大臣立下大功或者深受皇帝眷顾,也能被封为“二字王”,故此“二字王”也被称为郡王。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一字王”和“二字王”没有明显的区别,但自西晋开始,王爵被分为亲王和郡王两级之后,“一字王”便凌驾于“二字王”之上,成为了中国古代最具有权势的封号之一,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明朝结束。
如果是按照这个评定标准的话,那么很明显,秃剌和牙忽都肯定都是不合格的,所以哈剌哈孙便想以此为切入口,劝谏一下海山,让他稍微收敛点,别瞎封官了。
但俗语有云,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哈剌哈孙再怎么受到信任,他也是个外人,而秃剌却是实打实的皇室宗亲,而且还有着拥戴之功,所以哈剌哈孙的奏折在递上去之后不久就被海山给否了,依旧我行我素地将秃剌封为“越王”,牙忽都为“楚王”。
不过正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哈剌哈孙上奏折请求不要将二人封为“一字王”的消息不知怎么地就传到了秃剌二人的耳中,这也让二人恨得牙根直痒痒,而秃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跑到海山面前狠狠地告了哈剌哈孙一状,并要求将他杀掉以儆效尤。
海山虽然有点缺心眼,但他绝对不傻,哈剌哈孙可是拥立自己上位的大功臣,而且在朝中地位斐然,怎么可能因为一封正常劝谏的奏折就把他杀掉,那自己不得让后世的言官们骂死。
但秃剌毕竟是自己刚封的亲王,而且算是答己的亲信,直接驳他的面子也不太好,所以海山又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由于在海都之乱被平定以后,有足足超过百万的百姓归附了大元,为了方便治理这些新附的百姓,和林也因为被升为行省,而海山的想法就是将哈剌哈孙调离出中书省,改任和林行省左丞相,出抚漠北。
哈剌哈孙没想到自己为国辛劳一生,竟然落得个如此结局,但皇命难违,只好收拾行囊前往和林赴任,但心绪郁结之下积劳成疾,于次年闰十一月病死于任上,享年仅五十二岁。
至大二年(1309年),海山追赠其为推诚履正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顺德王,谥号“忠献”。
(ps:在他死后仅仅两个月,秃剌便因为与海山发生了矛盾而被海山下旨捉拿入狱,更有意思的是,负责审问他的人正是跟他一起封王的牙忽都,并最终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其处死。)
其实海山之所以将哈剌哈孙调走,秃剌的谮言只是一方面,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经过他的一番折腾,中书省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极度臃肿的官员数量使得各项政令在传达之时拖拖沓沓,而且众多职能部门已经将本属于中书省的权力大部分瓜分,所以海山便想重立尚书省。
不过这一想法刚一提出就被哈剌哈孙一口否决了,并且带着中书省的一众官员强烈抵制,所以海山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念头,但心里却对此非常不满,这次将哈剌哈孙调走也相当于是杀鸡儆猴了。
可海山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元的财政问题。
哈剌哈孙是什么人?
他是大元朝堂的定海神针,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稳定帝国的基石,所有在朝为官的官员们谁不卖这个老丞相一个面子?
也正是在他的全力施展之下,已经岌岌可危的帝国财政方才能够勉力维持,如今他这一走,就使得财政危机彻底爆发。
没有了他从中调度,各个部门的官员都开始一窝蜂地跑到海山面前要钱了,上午吏部说官员们需要开支了,下午兵部说将士们的饷银要发了,明天工部说治理河道要雇人挖泥沙了,后天刑部说剿灭山匪需要启动资金了,反正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人跑来要钱,每个人的理由还都不一样。
最主要的是,这些理由还都是正当理由,你根本没办法拒绝。
毕竟,你是皇帝,是天子,是长生天在人间的代言人,所有的百姓都是你的子民,全国都是你家的,官员只是打工仔,是你雇来帮你管理他们的,你自己家的问题总不能让官员自掏腰包给你办吧?
这时,海山才想起了哈剌哈孙的好,那个因为常年处理朝政而显得有些佝偻的后背是那么伟岸,那张才刚过知天命之年就布满皱纹的脸是那么可亲。
可即便心里再怎么后悔,海山也不能下令再把哈剌哈孙召回来,最起码短时间内不能,毕竟作为皇帝,知错改错不认错是最基本的操作。
但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确实不怎么好,海山在强打着精神应付完了一波又一波来要钱的大臣们后,实在是有些精疲力竭,于是他又想起了自己当初的想法。
中书省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再把尚书省搞起来吧,到时候把自己的亲信往里面多安插一点,顺道还解决了他们的工作问题。
说干就干!
每天被前来要钱的官员所荼毒的海山此刻仿佛找到了新的方向,在他的眼里,似乎尚书省一设立就能解决财政问题,殊不知,这只不过是他自欺欺人的想法罢了。
因为尚书省也不能变出来钱,只要国家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那么财政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他。
或许海山心里也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但面对着这种陈年积弊,他又能怎么办呢?他如此执着地想要复设尚书省,也许只是想为自己的无能找一个替罪羊罢了,毕竟一旦因为财政问题闹出了大乱子,他可以把锅全推给尚书省,自己就能够全身而退,最多只不过是背上一个用人不当的名声罢了。
但时间永远不会错怪任何一个好人,也绝对不会赞美一个玩弄心机的政治投机分子,他的是非功过,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