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英雄的谢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我们先简单看一下这个人的简历吧。
姓名:丘处机
年龄:74岁
民族:汉族
职业:道士(道号长春子)
特长:活的时间特别长。
据民间传说,丘处机此人活了三百岁。
如果是熟悉金庸先生小说的人应该对丘处机一点也不陌生,作为“全真七子”之一,他的出镜率虽然不高,但江湖中却处处有他的传说。
不过现实中的丘处机,和小说当中完全不同,他只是一个一心求道的道士罢了。
但他也与小说中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他的侠义心肠,在金国朝廷与南宋朝廷双双诏他入朝为官的时候他拒绝应诏,但当听说造下无数杀孽的成吉思汗召他相见时,他却不顾74岁的高龄,率领着18名弟子毅然出发了。
在经过了两年的长途跋涉之后,丘处机于1222年见到了在八鲁湾避暑的铁木真。
对于他的到来,铁木真十分高兴,因为民间都说此人是一位长生的仙人,是人都怕死,铁木真也不例外,召丘处机前来就是想向他讨教长生之道。
也正因为如此,在见到丘处机后,铁木真十分客高兴,亲自命人搬来椅子与他相对而坐,让耶律阿海站在一旁当翻译,朝着他开口说道:“先生面对他国的邀请都不去,却能跨越万里来见我,我非常高兴!”
丘处机开口答道:“可汗相召,不敢不来。”
铁木真闻言疑惑:“先生此言为何?”
丘处机起身深施一礼,而后说道:“可汗地广四海,富拥五湖,但却造下了无边杀孽,我若不来,可汗还不知道要杀多少人。”
铁木真开口:“我所杀者皆为敌人。”
丘处机摇了摇头,“老道有一言,欲一统天下者,必然不能嗜杀,杀可杀之人可也,但百姓妇孺何至于死?降者军卒又何至于死?可汗敬天意而登大位,但上天有好生之德,既敬上天,为何不尊天之令而爱民?”
“可汗攻城之前,城中乃是敌人,可汗攻之无可厚非;但城池既破,城中百姓军卒已降,则城中尽为可汗之子民,若再杀之,则是屠戮自己的子民;用自己的刀砍自己的百姓,损耗的都是上天赐予可汗的威望,所以还望可汗颁下止杀令。”
铁木真闻言觉得非常有道理,十分赞同他的观点,然后又追问长生之道。
丘处机则是回答“以清心寡欲为要”“世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但能节欲保身,则几于道矣”。
在谈话的最后,丘处机还说了一句:“若为子孙计,无如布德推恩,依仁由义,自然六合大业可成,亿兆之洪基可保”。(选自《道家金石略》)
这一番话,让他彻底赢得了铁木真的尊敬,朝着左右重臣说道:“神仙三说养生之道,甚入我心,使勿泄于外”。
同时下令将丘处机所说的话都用蒙语记录下来,交给朝中所有官员及后妃、王子传阅,并“藏诸内府,世授子孙”。
在此之后,只要铁木真闲暇有空,便邀请丘处机到自己的大帐之中请教各种问题,如此一年过后,丘处机以年老思乡为由两次请求动还中原,铁木真十分不舍,但依然授予他虎符与印玺,让他掌管天下道教,并免除所有道士的差役与赋税;在返回撒马尔罕后,铁木真又依照此例免除了所有穆斯林教士的差役赋税。
丘处机以一己之力让铁木真下达了止杀令,使得无数的生命得到挽救,并且使各个教派的信徒都得到了优待,可谓是功德无量。
在归途中,丘处机路过来时曾住过的朝元观,回想自己西行的这段日子,作诗一首。
万里游生界,三年别故乡。
回头身已老,过言梦何长。
浩浩天空阔,纷纷事杳茫。
江南及塞北,从古至今长。
公元1227年农历七月初九,丘处机去世,他西行时的随行弟子李志常根据一路上的见闻,编着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
后世乾隆皇帝在北京白云观内的丘祖殿内为其提写对联时写道:“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治世有奇功。”
就在铁木真亲率的蒙古大军在花剌子模攻城略地之时,远在中原的木华黎也在积极地开疆拓土。因为铁木真西征带走了大部分的蒙古军主力,木华黎手中的蒙古嫡系部队并不多,所以他开始大肆拉拢中原的各路豪强,升用汉人和汉化契丹人为地方官,让他们治理所占领的土地,同时还以重利拉拢金国内部的官员,诱使他们投降。
对于不肯投降的州府,木华黎也没有吝惜手中的马刀,他封早就投降过来的史秉直之子史天倪为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以刚投降过来的金国降将武仙为副将,让他们替自己攻城掠地,而后再选派官员到各地任职。
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攻势下,整个中原大地除了被金廷占据的河南外,大部分都被蒙古所统治。
1222年秋,木华黎派一支兵马攻打陕西,自己则亲率大军自云中南下,沿途连克孟州、青龙堡、同州、蒲城诸地,进逼至金国王庭,但金将完颜合达坚守不住,木华黎见短时间无法攻克,于是便转头西进围攻凤翔。
凤翔守将叫做郭虾蟆,此人的名字虽然有点土,但是战斗力绝对不是盖的,他们家族时代都是神箭手,他和他哥哥郭禄大也是因为善射而被征召入伍。
早在1220年,西夏进攻会州,此城的守将正是郭禄大与郭虾蟆兄弟二人,郭禄大远远望见城外的西夏将领头带金盔、身披金甲,于是便弯弓搭箭,于200步外一箭将其射落下马;这还不算,一箭之后他再次射出一箭,将另一名将领的双手射穿,钉在树上,西夏大军顿时惊惧不已。
但会州城毕竟城小兵少,郭虾蟆哥俩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西夏军本想招降他们,但二人宁死不屈,终日想着逃跑,甚至为了乔装改扮还拔掉了自己的胡须,不过却被西夏人发觉,郭禄大不幸被杀,郭虾蟆只身逃离。
在回归金廷之后,郭虾蟆便开启了与西夏死磕的模式。1221年率军于定西迎战西夏军马万余人,斩首七百,俘马50匹,一时之间令西夏军闻风丧胆。
1223年,郭虾蟆率军镇守凤翔,西夏大军数十万前来攻打,郭虾蟆巡城时,发现有一员西夏将领坐在城外纳凉,自以为在射程之外,所以故意对城上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
郭虾蟆平时射箭善于射那些护甲遮盖不到的地方,比如腋下之类,见此人如此挑衅,便张弓搭箭,趁其抬手的瞬间,一箭正中腋下,将其射杀。
自此,西夏军再也不敢离城太近。不仅武力值报表,郭虾蟆的忠诚度也极高,在金国灭亡之后,他誓死不降,率军在靖远城继续抵抗,而且独守此孤城三年,在城池将破之际,他集中全城的金银铜铁等金属,铸造成大炮,用以反击蒙古军;除此之外,他还杀光了城中所有的牛马来犒劳将士,又将自己的房子与家财付之一炬,以示决心。
但守军毕竟人少,城池大门已经失守,蒙古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内。
郭虾蟆于是将城中所有将校的妻子儿女和他自己的家人都聚拢到城主府,在府外堆满了干草,亲自放火将他们烧死,以免受到敌军的侮辱。
自己则带领士兵站在大火前与蒙古军交战,跟随他的士兵们一旦有重伤者便自己转身投入火中,他自己则登上一垛草堆,以门板当盾牌,持弓射击下面的敌军,连发二三百箭且箭无虚发,直至身边箭矢用尽,他将弓扔进火里,而后自己纵身一跃,跳入熊熊烈火之中自焚而死,时年45岁。
他死后,靖远城无一人投降,尽皆与城共存亡,而今在甘肃省靖远县,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一座城隍庙,庙中的城隍爷便是郭虾蟆。
有此等猛将,木华黎进攻凤翔的行动自然不会顺畅,苦战一个月竟不能破城,于是木华黎便下令大军回撤,暂时停止了攻击。
同年冬季,归降宋朝不久的义军首领李全驱逐了安抚使张林,占据了益都(今山东青州)。
这个张林本来也是义军的首领,却在起兵反金后不久便接受了金国的册封,担任了金国的山东东路都元帅,又自封为“安化军节度使”;但仅仅几个月之后又被李全拉拢,改投降宋朝,不过转头却与李全闹翻,于是再次反叛,率军投降了蒙古;更有意思的是,在张林降蒙三个月之后,此人再次反叛,又率军降了宋。
不得不说,此人的跳槽频率简直是太高了。
但此刻的蒙古大军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这个跳梁小丑,因为——木华黎病危了。
1223年三月,木华黎率军东渡至闻喜,因连年劳累病倒,短短几日内病情便急剧恶化,最终病逝于军中,终年54岁。
弥留之际,木华黎曾对其弟带孙说道:“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披甲执剑近四十年,东征西讨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唯独没能攻下汴京!你们当勉力为之!”
在木华黎死后,其子孛鲁继承了他的爵位,继续统帅蒙古大军伐金。
98年后,刚刚继任的元英宗追赠木华黎为体仁开国辅世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王,谥号\忠武\。
165年后,取代了元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就有木华黎。
421年后,清朝的顺治皇帝又将木华黎的塑像请到太庙之中,成为四十一位陪臣之一,与历代帝王共享皇家祭祀。
木华黎的死彻底拉开了第一代蒙古帝国元老的终章。
除了早亡的者勒蔑、合赤温与忽必来外。
1216年,开国十大功臣之一的术赤台去世。
1217年,‘四杰’之一的博尔忽在征讨森林中的秃麻部时战死。
1219年,陪伴了铁木真55年的弟弟哈撒儿去世。
1223年,蒙古第一名将木华黎病逝于征金途中。
1224年,蒙古帝国第一神箭手哲别逝于西征的归途中。
1225年,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病死于自己的封地之内。
1226年,被铁木真亲封为“众人之长”的博尔术病逝于军中。
同年,蒙古帝国最着名的汉人将领——郭宝玉病逝于贺兰山军营中。
但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第一代蒙古元老们的老去使得新一代的蒙古将领们获得了出头的机会,他们开始接连登上历史的舞台。
就在木华黎去世的同年,远在汴京的金宣宗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临死之前留下遗诏命令太子完颜守绪即位,但英王完颜守纯却提前得到了消息,于是赶在太子之前进宫,准备提前夺权。
太子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将东宫卫军调动至东华门街,又将自己麾下的兵马也集中到那里,凑足三万人开始武力逼宫;完颜守纯无奈,只好让出皇位,完颜守绪这才进宫登基,改元正大,是为金哀宗。
与此同时,偏安一隅的西夏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帝夏神宗退位,自称太上皇,并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德旺,史称夏献宗。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太子本来不是李德旺,而是李德任。
不过李德任却认为夏神宗的降蒙攻金政策不对,蒙古比金国的威胁要大,于是多次主张改善金夏关系,联合对蒙。
可此举引起了夏神宗的极度不满,多次在朝中公然批评李德任,于是李德任便萌生了辞掉太子之位,自己出家为僧的想法,夏神宗于是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但不允许他出家,而是将他幽禁到灵州。
但夏神宗没想到的是,夏献宗即位之后,也推翻了他之前的政策,认为与金国的多年征战让两国精锐尽丧,而蒙古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于是主动遣使去金求和,两国重修盟好,约定为兄弟之国,一同抗击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