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山野春归 > 第43章 本土上能工巧匠

第43章 本土上能工巧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山野春归!

杨霄的嘴巴里不停地嘀咕着,当即就下了决定,立即开工。

就在这当口,他想着想着就哼起了歌。突然电话响了,拿出手机一看,是段华珍打来的。

“杨霄,你是咋回事?搞啥鬼名堂,都什么时候了。听我的工人说,一大早就去果园摘黄梨,竟然只有一颗成熟的,气死我了。”

到了此时,杨霄才一拍脑袋瓜子,才猛然醒悟,昨晚过分的兴奋,都搞忘用灵液灌溉果园,唯有那颗试验的黄梨。

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事,以前发愁灵液不够用,节约着一点点喷洒,现在不发愁了,就回答。

“不好意思,全怪我的失误,今天就只有一棵黄梨树的量,明天一次性补齐足额的优质黄梨行不?”

“你这个马大哈,希望如此,否则合约是白纸黑字摆在那里,违约是要按照合约执行,赔偿经济损失的哟!”

段华珍虽然喜欢杨霄,但也怕丢了饭碗,被老板炒鱿鱼,于是硬气的阴阳怪气道。

“段华珍你是到了更年期呀,脾气如此大,难怪你都二十好几的剩女了,还没有男孩子追。”

段华珍一听杨霄这话,就在办公室里气得握着小拳头,不断挥舞,一把把手机也扔在了沙发上,嘴里捣鼓道。

“杨霄你这混蛋东西,竟然说我没有男朋友,没有人追求,是我不想找男人的好不好,简直就是颠倒是非。”

这还不够,还把手一横,扫向桌子,即刻间,桌子上的东西都被扫落地下,潵得满地都是。

杨霄还从扔在沙发上手机里听见,段华珍发火乱扔东西的声音,不停地喊。

“段华珍,段经理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你咋当真了呢?”

可电话那头一直没有反应,在气头上的她,哪里顾得上电话,只顾发泄着不满……

假如杨霄在她跟前,非拧他一把,不够,非拧他个三四把不可。看他还敢不敢招惹,揭女孩子的底。

杨霄本想让段华珍给他找一家施工队,到村里修建学校的。毕竟她在城里认识的人多,路子广就不用说了。

但他心里明白,不小心得罪了人家,特别是还没有等他说完,就挂断了电话,就已经说明一切了。

不过,他反而觉得这样也不错,建设学校就得用大老板、施工员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为啥要把赚钱的机会给人家呢?

自认为是希望小学,那建筑样式还得与村里的民用房一致,最起码得按白家建筑样式来,不能建得像县城里钢筋水泥的洋房吧!否则就不土不洋了。

杨霄想到这里,就又有了新的想法,找村里的能工巧匠就行,连工人都让村里的人们来,这样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了嘛!”

村里的事村里办,也将为村民争取来更多挣钱创业的机会。

杨霄立即拨通了段华珍的电话,刚接起来,就从电话那头传来了。

“杨霄你这个大疯子,竟敢数落我!”

“对不起,华珍,是我开玩笑的!”

“玩笑是这样开的吗?”

“我给你道歉还不行?”

“不,你得赔偿我的精神压力费!否则,我跟你没完没了!”

“好,咋赔偿,我都答应!”

“惩罚你,明天陪伴我到理发店做头发!”

“好!一定奉陪,保证中间不溜人。”

“这还差不多!好,有啥事讲!”

“我想建希望小学时一定保留白族建筑样式,用人全启用本地工匠,以求在建筑上融入我们的村庄整体容貌里来,而不搞村子中央突然建筑起一栋钢筋混凝土的楼房。”

“是的,那样希望小学就有些不搭调,或是格格不入。”

“就这个问题,找你商量商量。其实归根到底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建房的人工费让村民来!”

“杨霄,这想法我很赞成,我相信奶奶也会支持的!中心论点就是两字‘惠民’。”

“谢谢!真是心有灵犀哪!”

说起来难,交由杨华姐实施,不就oK啦!但也得跟姐商量。

于是,他疾步回到家,见姐正在忙于家务,给猪喂了一桶猪食,又拿起菜刀,不停地挥舞着,给鸡圈里的一群鸡崽子喂食。

杨霄刚跨进门槛,便大声问。

“姐,我准备让我们村里的能工巧匠充分发挥能量,来建设我们的希望小学校。你看行不?”

“行,太行了,说到底想让村民们多挣点钱呗!方便于人民,用于我们村未来的接班人!”

“姐,你咋知晓我想啥呀?”

“我们一块吃一个阿母奶水长大的,你几斤几两姐还不清楚?深入一点就是保持我们民族风格。”

“既然如此,姐你就负责招寡木匠师傅,以及建房所需了。”

“我们农村,年年都建房,还找不着师父。多大资金量?”

“200来万!”

“好嘞!这资金足量,段家真够气派,大度还大量。”

“姐,你觉得段家家产富足,一开口就是百把万。”

“姐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这数目,了不起哪!”

“这有啥炫耀的,姐你等着,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族实力将远远超越他们,你信不?”

“我深知弟弟的理想远大,大,姐相信你!”

杨华回答着,就又叹了一声气!杨霄也明白姐的心意,只得自个嘀咕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哪!

毕竟现实摆在这,杨家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生息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之上,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有些偏僻的山旮旯里,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事实上,村里山地上树林茂密,可谓郁郁葱葱,但咋靠山呀!

村民们曾经一度过度砍伐,那会南山都被砍成光头一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养护森林的实施办法。

配套了护林员,严禁村民上山砍伐树木,也有十数载,已经初见成效。在某种程度上讲,靠不了山呗!

当然,随着农村建筑房屋的剧增,开办石场与砖瓦场倒是一个不错的行当,可仅凭这些发得了大财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

就说他们家吧!走出贫苦穷困,也就几个月的事,否则一年的劳苦种植田地,只够一家子的生活,想拿出几十元的闲钱都不可能。所以,也不能怪杨华叹气!

这事跟杨华姐一商量,所有的就全敲定了,这在杨霄的预想之外,又在他的意料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