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暴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新婚夜,我让植物人王爷失了名节!
秋实闻言,笑得开怀。
她就喜欢这个新主子,没架子,但是聪明。
聪明的女人,谁又不喜欢呢?
烘县一战成名,有一对傻子爷孙两大肆收药材的事已经传出去了,而且收的都是一些平常用不到的防时疫的药材。
从烘县到齐都,再到北斗七城。
苏安然药材收得格外顺利,甚至还得到许多赠品。
比如一些人参啊等等。
啧啧,不愧是北斗七城,就是大气。
苏安然这边药材收得顺利,而另一边拿赈灾粮食的段云烨他们几队人马也很顺利。
苏安然他们提前两天到达蓟那城,蓟那城离最近的水患的地方不远,离北斗七城骑马大约需要八天左右。
然而在蓟那,就已经有了难民,不多,也就大约百来人。
情况比苏安然想象的严重多了。
奏折上水患最严重的地方还有八座城的距离,现在才多久,就已经看到了难民。
几乎是比计划提前一个月。
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因为这意味着,前面八个城,都已经容纳不下难民了,试问,如果你是一个难民,有人给你吃,给你喝,你会愿意离开吗?
不仅不会,还会恨不得住在那里。
蓟那城并没有让难民进城,城门口有施粥的棚子,苏安然去看了一下,里面只有寥寥几颗米,更像是米汤。
而城外的百多个难民里,更多的是男人,小孩没有,老人没有,有几个女性都是目光呆滞,眼神空洞。
而且苏安然还注意到,那些人不停的抓自己身上的皮肤,裸露在外面的,几乎没有一块好皮。
如果只是皮肤病,那就是最好的情况。
但是苏安然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她拿着手牌进了蓟那城,决定等段云烨来了再做商量。
至于蓟那太守,对苏安然这个王妃,态度非常一般。
蓟那离京城上千公里远,烨王的名声有,但是苏安然的名声可也有。
虽说苏安然在京城有十皇子的推波助澜加上她自己的一番慷慨陈词,已经洗白了。
但是这个时代信息不发达,蓟那离京城那么远,苏安然祸国妖妃的名声从那边传过来都花了一个月,洗白的事当然还没有传来。
于是蓟那的太守对苏安然就只有一个字,冷漠。
好吃好喝招待,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了。
秋实这个急性子甚至想冲上去跟对方打一架了,最后被春华按住。
苏安然在一旁看得兴起,这就是血脉压制吗?
好刺激!
至于蓟那太守的态度,不好意思,她还真不在意。
她又不是黄金,能做到人见人爱。
不过事后秋实上街打听,苏安然居然是因为京城那些祸国妖妃的谣言,才导致整个蓟那对她的态度都很差的食物。
苏安然还是被气得多吃了两碗饭。
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有人信这个。
他们不知道不信谣不传谣吗?
两天后段云烨到达蓟那,也被蓟那的难民惊住了。
他也没想到,居然在蓟那就能看到难民了。
他以为至少要去宽州之后,宽州大约在蓟那后面的五座城。
而到了晚上,蓟那太守给段云烨设的接风宴上,段云烨一行人得知了另一个可怖的消息。
前方有暴乱。
从宽州过去的所有城都已经沦陷了。
段云烨一时之间不太能反应过来沦陷是什么意思。
“沦陷是什么意思?”林倾城先替段云烨问出来。
这一刻,连苏安然都觉得有林倾城在很不错。
至少她想得少,所以问问题没有负担。
蓟那太守解释,因为迟迟得不到救援,已经有民间组织凑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叫“活下去”的帮派,他们有计划有组织的闯入衙门,杀了朝廷官员。
又传入各大城,强抢各家各户的粮食。
金银财宝、女人……
苏安然听得浑身发抖,她没想到,这里是这样的。
连朝廷官员都杀,这些人已经蔑视王法了。
可是这个帮派的名字,又起得那么叫人心酸,活下去。
或许他们一开始,就真的只是想活下去。
只是看不到希望,所以活不下去了。
段云烨的手指也有些颤抖,林倾城更是已经吓得哭出声来。
一时间,满堂沉默。
过了许久,段云烨才换换开口道,“我得去宽州。”
“我也要去。”苏安然立即道。
活下去这个组织令人可恶,可是哪里一定还有其他难民,她要去看,去救。
而且她带了那么多药材,还没用上。
她相信蓟那太守没有恶意,而且蓟那太守说这些肯定也是想让他们知难而退,最后赶紧上报朝廷,派兵镇压。
暴乱不是一天两天行程的,可是至今为止没有一封奏折去了京城说明这件事。
不正是说明了,有人从中作梗吗?
至于是从哪里出现的问题,目前谁也不知道,但是问题出现一定要解决,不可能等到京城的命令。
于是段云烨当机立断,次日一早出发,一路赈灾过去。
而且赈灾,不能只是赈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件事苏安然早就提出了,要在每一座城设立难民救助点,然后让城市的官府与商贾商量,给难民提供工作,报酬可以是一顿饭,或者两个铜板。
保证他们能够活下去,并且之后灾后重建的工作他们还能参与进去。
不然灾后重建,人没了,建给谁看。
蓟那的上百个难民便成了试点工作单位。
在苏安然提出这个想法后,蓟那太守习惯性的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于是他只好同意。
不过在进行试点工作之前,苏安然要对难民们进行检查。
如果他们身上带着传染性疾病,便要先把病治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有病咱就治,咱药多。
不过蓟那外面的难民自从段云烨他们来了过后都开始紧张了,就怕蓟那的人把他们赶走。
赈灾粥棚里的粥一天比一天稀,他们早就觉得自己要被赶走了。
至于朝廷赈灾,别开玩笑了。
水患三个多月,大水都消了,还没见着朝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