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归程所言待今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守村人!
“快快快,种大豆,种高粱,无须管产量,先种上。”
一块新开垦出来的土地边,朱标指挥着人手种豆子。
北平有许多地方未开垦,或者之前地就不好,又打仗,结果荒,百姓有的会偷摸种点东西,却不会说是自己种的。
需要交田赋和服劳役,你说你家突然多了几十亩地,好了,出粮吧!给没有地的人出。
现在这些地被重新开垦,除非种菜,粮食作物只有大豆最适合。
要么种土豆、地瓜、花生、玉米,可惜都没有。
大豆不怕突然降温,大不了割了做青贮,青贮池子已经建好。
高粱跟着大豆种下去,按照套种的方法,没准备让高粱收获,北平不适合秋高粱种植。
这些高粱专门拿来做青贮,大豆凭运气,运气好的话收豆子,运气不好收毛豆,连着豆秧切碎了扔青贮池子里。
要设个牲畜养殖中转站,没有配套的设施绝对不可以。
百姓们家中只要不忙,必然跑到别处一起跟着干,说好不要工钱,愿意付出,不过钱是铸出来的,为什么不给?
朱闻天给出来的矿产地方出矿率高,北平的密云是好地方,感觉啥都有。
“前面那块地用糜子和大豆混种,还能做扫帚,高粱秆子做盖帘,腌咸蛋也能用上,当压蛋的箅子。”
朱樉跟着说,糜子就是大黄米,耐旱、抗旱,按照现在的节气,应该能收上来,大黄米可以吃,就是比较烫,得慢慢吃。
安庆等官员一直跟着,他们没什么事情了,之前有一些积案,这一个来月全处理完毕。
太子和秦王的队伍一来,治安好着呢!
尤其是百姓拿到了东西,原来邻居家的狗咬死一只鸡吃了,邻居不赔,得打官司。
现在撤了,不打官司了,没意义,耽误时间,不就是一只鸡嘛!邻居又不是故意的。
邻居呢!则主动送来一只鸡,因为有了很多小鸡崽儿,可以养大下蛋和吃肉。
以前一只鸡,谁家都舍不得,此刻感觉无所谓。
曾经游手好闲的人,如今有了工作,挖矿,不愿意干不行,强制性的,有本事就跑,看能跑到何处?
进山里?有野外生存能力?冬天下来不?
游手好闲的人有人专门调查,谁家的?平时都干什么?是不是光吃饭不干活?
如果家里还有其他的人在,那就先挖矿,之后带走,当兵,教识字和算术,在军营呆几年。
给的军饷直接送家里,当兵的时候吃饭不花钱,跟以前不一样,现在宫里养得起。
……
“海船来了,逆流上来的,厉害哦!”又到了晌午,大明水师的船队从运河进来。
它们没有蒸汽机船的速度,只能一点点走,送一部分山东登州、莱州等地的田赋,其他的是海鱼干。
一次来一百多艘,河北与河南的粮食同样向这里运,运一部分,等队伍回去路上还得吃。
“咱走之前,告诉百姓,今年的田赋免了,退给他们。”朱标开口,看向安庆等人。
“太子殿下放心,绝对无人敢贪墨一粒麦子。”
安庆懂,太子前脚走,自己后面就开始捞好处,那么……
“咱信,吃饭吃饭,这是百姓现在爱吃的咸鱼炖茄子,诸位尝尝。”朱标一副咱相信你们的样子说。
官员们吃米饭,看着面前的菜,丝毫没觉得百姓会如此吃。
茄子的皮全削掉了,切成条,咸鱼也是一条条的鱼肉,看不到鳞,吃起来没有腥味。
百姓能这么吃?他们得富裕到何等程度?
“里长,蒸汽机船要留下,方便从海边获得咸鱼干与盐,咱们在运河一路走,一路放下蒸汽机船,在运河中进行短途运输。可好?”
朱标不去管官员们怎般想,他决定把好的运输工具多放在这里一些。
“太子殿下决定即可。”里长表示没问题。
“到黄河的地方,咱也要船,给咱的封地送东西,那里的石油还得运到应天府对吧?”
朱樉很怕把他给忘了,四弟的封地等着自己离开,保证大发展。
自己的封地还有啥资源?延长县属于延安府,不是西安府,显然不能要。
朱樉看出来父皇的心思,如果北元没有被打跑,那么自己的北面还有一个延安府顶着。
老三那里背面有个大同路顶着,老四的地方有延庆州与密云卫。
三个人的手上必然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精锐部队,一旦北元突破哪一到防线,就给自己的精锐出动去打北元。
北元那时一路纵深打进来,补给线长,攻打那么多,消耗也大,自己的精锐一出,直接收拾掉。
这是之前的战略部署,显然用不上了,这个夏天,北元必须快速在那边获得更多的根据地。
等他们腾出手来,那么多的土堡和烽火台也已完善,而且还会继续派兵过去种地、养牲畜。
“殿下若想黄河畅通,需要清理三门峡的暗礁,等冬季枯水期,派人去炸。”
里长早想到此事了,正好朱樉提起来,他顺着说。
黄河下游到壶口瀑布最不好走的地方只有三门峡,暗礁恶心人,船想顺流而下,必须熟练操作,否则就撞礁石和岸上。
逆流向上,由于水流急,蒸汽机动力的明轮船,到那里都只能挪,一点点挪。
当然,配合上纤夫就好办了,纤夫稍微给一点劲儿,船就冲上去。
当下的季节黄河水流大,待到冬天,上游冰封,水位下降,流量减少,流速也没那么快了。
带着炸药过去,把暗礁一个个拔了,再拓宽一下河道,往后蒸汽机明轮船再过就容易了。
朱樉点头:“咱能等,不差一个冬天,还有四个多月,咱估计回应天府的时候黄河便没有多少水了。”
“那个……呃……朱里长,水下凿孔不容易吧?”
安庆旁边的一个官员表示咱懂水下的事情,他想问朱樉,又觉得不好,问里长比较好。
朱樉他看一眼:“船过去,上面的人拉纤固定住位置,船上载个蒸汽机,人戴上潜水镜,剩下的就是指挥那个蒸汽机带着连杆等钻孔工具下去,非得用人手工凿?”
众官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