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章 一号卫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渊天!
1787年,从力学分析提出太阳系稳定性理论。
1787年,发现天王星的两个卫星——天王卫三,卫四和第一个行星状星云。
1789年,发现土星的两个卫星——土卫一和土卫二。
1796年,《宇宙体系解说》一书出版,提出有力学和物理学上依据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1797年,提出计算彗星轨道的新方法。
1799年,《天体力学》一书出版,建立了行星运动的摄动理论和行星的形状理论。
1800年,首次发现太阳光谱中不可见的红外辐射。
1801年,发现第一个小行星“谷神星”。
1802年,发现双星有互相绕转的周期运动。
1809年,《天体按照圆锥曲线运动理论》一书出版,提出了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
1815年,创用直光管、三棱镜、望远镜组成的分光镜,从此产生“天文分光学”,并发现太阳光谱中的黑吸收线。
1823年,提出经典宇宙学的“光度佯谬”。
1833-1847年,发现了3347对双星和825个星云。
1837年,利用游丝测微计精密测量双星的位置,并发现许多新双星。
1837年,首次测量了太阳的辐射热量。
1838-1839年,初次测定恒星的周年视差,为地球公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843年,发现太阳黑子数以约11年为周期的变化。
1844年,发现观测变星的亮度等级法,促使变星研究迅速发展。
1844年,根据天狼星和南河三运动的不规则变化,预见它们都有暗伴星。
1845年,首次拍摄到可供研究日面活动的太阳照片。
1845年,根据天王星运动的不规则性,预测到有一个新行星存在。
1846年,根据行星轨道摄动理论计算的预示,发现海王星,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证实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
1846年,发现海王星的第一个卫星——海王卫一。
1847-1877年,考虑各大行星间的相互摄动,重编大行星运动表,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超差现象。
1848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七。
1849年,提出卫星的稳定性理论,由此证明土星的光环不是一个连续固体,而是无数小质点组成。
1850年,发现一些星云具有旋涡结构。
1851年,发现天王星的两个卫星——天王卫一和天王卫二。
1851年,发现地磁和磁暴也有同太阳黑子数变化完全相对应的11年周期变化。
1852年,编制波恩星表。
1854年,提出太阳能源的引力收缩假说,认为太阳因自身的引力作用而逐渐收缩,位能转化为热能,维持了它向外辐射的能量。
1857年,第一次成功拍出恒星的照片,开始了恒星照相术。
1857-1859年,首次拍到细节清晰的月球照相。建立天体的光度和星等之间的基本关系式。
1858年,从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转动,发现太阳不是固体般自旋,而是像流体那样在作“较差自旋”。
1858年,德国斯波勒尔,英国卡林顿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纬度分布的周期变化。
1859年,英国卡林顿发现太阳耀斑,耀斑出现的同时发生地磁扰动、磁暴、极光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