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开局覆灭高句丽 > 第5章 红衣大炮

第5章 红衣大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开局覆灭高句丽!

贞观五年,三月二日,李正兵营。

休整了几天后,李正把最开始召唤出来的五十名火枪骑兵改作斥候队,从此李正手下就有了一个五十人的斥候队,一个一百七十人的火枪骑兵连,一个拥有五十个炮兵和五门佛朗机火炮的炮兵排,一个拥有五百名火枪兵的步兵连,另外还有一个六百名高句丽降兵组成的辎重营,合计一千三百七十名士兵。

“启奏主公,一名高句丽使者到了营帐门口请求参见。”一名士兵急匆匆走过来禀报李正。

“哦?高句丽的使者来干嘛了?快叫他进来!”

李正躺在胡床上,叫了几个士兵在身边伺候着,一听这话,便来了兴趣,老子刚打了你的军营,你们高句丽的使者还过来干嘛?下战书吗?李正伸了下懒腰,端坐在胡床上,手上不由自主地拿了一把达玛士革刀用抹布擦拭着,高丽使者很快就被带到了帐子前,“启奏主公,高句丽使者带到。”传令兵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嗯,把他带进来吧。”李正淡淡的说道。

这高丽的使者一进帐子便用阴冷的眼光看着李正,扯高气扬地说:“这位唐将,我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大人向你问话,我高句丽有上将千员,兵马数十万,你岂敢胆大包天地要出兵攻打我高句丽,你这是以卵击石,如果你选择投降,我们高句丽或许可以留你一个全尸,否则你惊将要承受我们高句丽的怒火!”使者说的很嚣张,大唐官话也说的很好。

李正一听,不禁怒火中烧,这高句丽棒子原来是来求战的,于是便冷哼一声,说:“呵,泉盖苏文本来就在高句丽权倾朝野,以下犯上,背叛荣留王,这场仗是你们高句丽狗先挑起的,竟然还敢来找我,让我投降赴死?来人,把这使者就地枭首示众,头颅扔给他的下属,送还给那泉盖苏文!”

话音刚落,高句丽使者当即吓得魂不附体,只见他伏下身子拜倒,口中不住的求饶,“还请将军大人有大量,在下不过是一介信使而已,将军何须如此?”

李正心中有气,便不耐烦的摆摆手,于是他旁边的士兵便走了过来,一拳把使者打倒,然后像拖死狗一般把这高句丽信使给拖了出去,没一会,士兵们就回来禀报李正,说是已经在门外把高句丽信使就地正法,至于把这个头颅带回去给渊盖苏文,那就是这位信使随从的事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在李正看来就是个狗屁,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的确是遵循着这一理念。但后来由于孙武提出了“兵不厌诈”,这句话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李正也不打算遵守这个规定了,大唐高句丽两国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是根本不可能调和的,双方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么杀不杀这个高句丽使者在他眼中也是一桩小事,虽然一般大家都不会去杀使者,这样日后交战时也好说话,但是李正这次出手,这就等于告诉那渊盖苏文,老子这次出兵,双方不死不休,根本就没有一点讲和的余地!

那些高句丽人把那使者的人头送回去以后,渊盖苏文看到李正竟然把他派出去的使者杀掉,心里也是嘀咕了一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正是个什么路数,连我高句丽大对卢的面子也不给。

由于渊盖苏文不知道李正的实力,于是他命令部将陈崇义率领五千步兵前往李正军队屯扎之地,把这支唐人的士兵一举歼灭!

这天一早,李正的军队刚刚用完早饭准备操练,系统精灵又给他发布了新任务:“叮咚,系统任务发布,击退高句丽来犯之敌,奖励一个火枪兵营五百名火枪兵,红衣大炮火炮排一个,配备三门红衣大炮和50名士兵,并开放复合弓购买权限。”

红衣大炮,其原型是欧洲在16世纪发明的长身管、纺锤形结构的火炮,在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并很快被仿制。所有类似设计的火炮都被中国统称为称红衣大炮,也称红夷大炮。

红衣大炮在设计上与当时明朝本土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1吨以上。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依据当时西方同类型炮数据,宁远之战所用最早的这一批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仰角不超过5度的直射)为500米以上,最大射程不到1.5公里。后又不断改进,使有效射程达到1500米,最大射程到2.5公里。

至于复合弓,在东亚地区,复合弓是以混合的木材或骨头构成的细长片制造。

这种层压物可以制造出极具威力的弓。比较短的复合弓最适合作为马骑弓兵的武器。复合弓的变形是在制造的时候,让它的两端往前弯曲(以蒸气处理和用力挽拉此层压物),这种后弯的弓可产生更大的力量,并需要高度的体力和技术操作,有效射程为一百五十米。

“哦呵,红衣大炮和复合弓,这次连攻城重炮都给老子带来了,并且还多了个复合弓,正好可以给那些高句丽降兵使用了。”李正不免得意地想。

李正想起等下高句丽人就要打过来了,于是便敲响聚兵鼓,让全部士兵都集合起来,说:“据探子回报,大批高句丽士兵很快便会向我军袭来,现在我下达命令,辎重兵持弓弩分守三边营墙,火枪兵分三列坚守寨门,炮兵在后,骑兵居中策应。”

任务下达后,所有士兵按照李正的指示分别赶往自己的位置,并作好了战斗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