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总括三洞 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中国道教也有趣!
寇谦之在整顿道教之前,北方道教的状况已经详细分析过了。那么同一时期南方的道教是什么情况呢?大哥别说二哥,应该说比北方更复杂。
首先,佛道之争越来越激烈,道教在发展上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全国佛教发展已成燎原之势,别处不说,就说陆修静的大本营庐山吧,他自己就只占了一小块地盘,周围有归宗、秀峰、万松、西贤、海回五大佛教丛林,三百多处庙宇,近万和尚。每当站在高处手搭凉棚欣赏庐山风景时,绿树掩映下无数光头时隐时现,在斑驳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是不是顿时就感觉自己的道友好少啊,压力好大啊,心好塞啊,唉怎么和尚们就不累呢,这念经的声音就没停过。
事实上,并不是只有庐山是这样的,全国各地哪都差不多如此,杜牧那首古诗估计人人都会背,南朝四百八十寺,可见佛教是如何的兴盛。等等,整个南朝才不到五百座寺庙,貌似不是很多啊?当年老师怎么讲的记不太清了,那时对历史理解也不深,但这里说的只是在南京周围的寺庙个数,实际上经过考证,杜牧那是在搞促销给打了个七折,当时至少有七百多座,试想佛教在整个南方是何等规模。
如果只是和尚多点还不是让人太担忧的话,真正让陆修静心焦的是,士族、读书人研究佛学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就动摇了道教的根本和未来了。其中的原因,除了有佛教迅速发展的因素以外,道教自身也出了大问题,这才是事关道教生死攸关的隐患。
早期的道教经书来源,主要的是一些道门高人的创作,多数是以神授方式出现,在数量就比不过佛教,人家有后援啊,直接从印度运几车来,找几个翻译,一部部佛经就流传出来了,那才是真的量大管饱。随着三洞经书的大量出现,虽然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抄改佛经、伪造道经的现象流行,造成了道经市场的真假难辨,是非混乱,就连一本经书的页码顺序都是乱的,怎么一个乱字了得!
问题还远不止这些,就算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本真经,但却发现好深奥,看不懂啊!关键是那些作家们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层次如何高,或者显示经书的地位,往往是故意这么做的,能多深奥就写多深奥,就是不会好好说话。
面对这样一个混乱的道教出版市场,就算是原来还喜欢研究道门经书的人,也会摇摇头,表示惋惜,或鼻孔喷出一股白气了,唉,还临佛经贴心。
面对这种现状,作为南方道教的领军人物,陆修静那叫一个痛心疾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啊,于是自觉地承担起改变这种混乱的出版现状的责任,否则,不用佛教再有什么动作了,人家就搬个马扎坐在那,边嗑瓜子边看着你们道教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师出有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这方面陆修静自然不会犯低级错误,在整理经书的过程中,陆修静一早就提出我是一名光荣的、有责任心的三洞弟子,为了“祖述三张,弘衍二葛”的大义。显然是先把自己放在一个名正言顺的位置,整理工作也就理所应当了。当然,潜在的意思也是在说我精通各门各派,有资格也有能力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他的底气除了来自自己的真才实学、声望地位以外,还包括皇室的支持。
在自己的度假山庄里,陆修静先把自己多年以来搜集到的道教经籍集中存放到崇虚馆,这时候如果再临时去收集肯定是来不及的。陆修静一生都在广集道书,早在他离家出走时,就已经开始注意收集了,先后从句容茅山殳季真(殳音叔)那里得到了杨羲、许谧的上清经法,从句容葛粲那里得到了灵宝和三皇经法,这些原来都收藏在庐山的道藏阁里。如今在首都住着,皇帝、大臣、士族名流们也免不得会贡献出自己的珍藏,最终这些市场上能见得到的经书,基本上都进了崇虚馆。
接下来就是对这汗牛充栋的经书处理了,主要工作有刊正真伪、校对、注释阐释等。假的、伪的全扔了,厨房大师傅最近都不用去买柴了,天天烧这些不要的经书就行了。错的、漏的要改正,补充完整,然后再把真经分门归类,所以怎么对这些经书分类的问题就摆到了面前。
在陆修静之前,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遐览》里就罗列了很多道教典籍的名称和卷数,由于当时还没有形成明显的道派,所以他仅仅是按经、符等进行了简单分类,陆修静没有采用他的方法。
葛巢甫批量生产灵宝经时,曾经提出“三洞”的说法,陆修静感觉用这个三洞的分类方法比较靠谱,加之上清、灵宝和三皇这三派的经书量大管饱,嗯,数量、质量都不错,于是就完善了三洞结构,边整理,边分类,最终完成鉴定经诫、方药、符箓等各类经书,并于471年撰写了《三洞经书目录》。这部目录里面共包括经书1228卷,实际是1090卷,后呈献给宋明帝阅览,可惜的是没流传下来,早已亡佚。
一直在说三洞,这里简单解释几句。三是源自道教的一炁化三清的思想,这个三在道教中很特殊,有三生万物的含义,洞则有通达的意思,三洞即通达神仙境界的三条道路。
关于一炁化三清,现代大家都说一气化三清,这里的气和炁本质上是不同的,作为看过我的书的道友,以后还是用这个正确的炁吧,区别嘛,有机会再详细聊。
接着说三洞,三洞分别是以上清经系为中心的洞真部、以灵宝经系为中心的洞玄部和以三皇经系为中心的洞神部,对这三洞经书进行编目整理,就是陆修静的巨大贡献,所谓的“总括三洞”。
确定了三洞的结构以后,陆修静就把上清、灵宝和三皇三派经书综合在一起,再参考佛教的三藏、三乘等思想,系统地用到三洞的分类中,并按大、中、小乘的概念区分出等级,同时还把这种等级延伸到道士的品级和位业分级上面。
确定了品级和位级,道士们的修炼也就更加规范,如修太清经法的道士可成仙,修灵宝经的法可以成真,修上清经法可成圣等。
还有更深层次的划分,比如不同级别的道士修炼的功法是不同的,不能随便想修什么就修什么,必须逐级修炼,低级的道士不能上来就修最高级的上清经法等等,这些就不再详述了。
当然了,能通达神仙境界的经法绝对不限于上清、灵宝和三皇这三大经系,否则就犯了众怒了,而且这里的三,本来就是能生万物的,自然就不限于三个门派了,要不其他道派的经书就不能加入进来了。所以,稍晚于陆修静的南齐道士孟智周,就在三洞的基础上,增加太玄、太平、太清和正一这四部,称为四辅,三洞和四辅合称为七部。
陆修静在编撰《灵宝经目》的时候,把灵宝经分成了十二个品类,如本文、神符、玉诀、戒律、威仪、表奏等。唐代道士孟安排在《道教义枢》中,根据陆修静这个分类,进一步把灵宝经的这十二类的分类方法,应用到整个三洞分类中,这样,三洞经书的每一洞又进一步分成十二部,共计三十六部,称为三十六部尊经。
至此,由陆修静正式确立三洞经书的分类体系,经孟知周和孟安排共同努力,最终完成的道教经书的完善的分类结构,三洞四辅十二部正式定型,成为道教经典的分类系统。
三洞结构影响深远,隋唐以后编修的道经,明代的《正统道藏》以及近年的《中华道藏》,都沿用了这样的分类法。道藏内容后面再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