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转运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王门庶子!
听到宋文远一下子要开这么多关口,郭宗训有些担心地说道:“一下子开这么多关口,会不会引起国内的混乱?”
“殿下担心什么?”
“商人都是逐利之辈,若是他们知道海外利润丰厚,一定会将国内的货物买光,这样就会造成国内百姓有钱买不到生活物资,会引起极大的恐慌的。”
“殿下的担心一定会发生,商人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律法,更何况海外贸易这种几倍甚至十几倍利润的生意。
不过殿下也不要担心,臣知道一种作物叫做‘棉叠子’,这种作物如今在中原地区现在还没有广泛种植,确实一种非常优质的纺织原料和保暖御寒之物。
若是朝廷寻找到这种作物,进行培育,广泛种植,不仅能够将穿在身上不是很舒服的麻布替换掉,而且还能让我大周的百姓可以免受寒冻之苦。”
衣食住行,人生四大需求,衣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地位。
丝绸价格昂贵不是普通百姓能够穿的起的,正如那句诗中所言:“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普通百姓的在棉布还未开始流行起来之前,穷人穿不起丝绸,只能穿麻布,因此不管是任何朝代,桑麻都是不可替代的种植作物,种桑养蚕,吐丝织绸以供达官贵人享受。
而种植麻不仅仅用来织布,还能用来制作绳索,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原料。
可是麻布夏季穿着还不错,不贴身穿在身上很舒服,因此麻布又称为夏布,制作精良的麻布是达官贵人夏季避暑衣物。
可是穷人所穿的麻布就没有这么好了,由于麻的纤维粗糙,穿在身上很扎人,尤其是冬天穿起来与皮肤接触的感觉冰凉,非常的难受。
棉布恰恰与麻布相反,有很强的吸水性,又贴身柔软,是贴身衣物最理想的布匹,宋文远相信一旦棉布得以大量生产,一定会快速风靡天下。
郭宗训当然听过‘棉叠子’这种作物,不但听说过,而且还见过,皇宫的御花园中就有种植,园中种植‘棉叠子’,是做为一种观赏花卉在种植。
不过郭宗训无法想象,那些开花后一团团白色绒毛的棉叠子怎么能够织布,织布不是要有线才可以吗?
比如麻、蚕丝天生就是一条条的细线,是用来织布的最好原料,这些白色的绒毛要如何才能变成丝线呢?
将这个问题说给宋文远后,宋文远指了指远处忙碌的工匠说道:“我们没有办法,但是他们一定有,只要朝廷重视工匠、鼓励实学,将棉花变成棉布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当然棉花进行大规模种植之前,必须要进行小规模的试种,研究棉花作物的习性、以及棉花采集下来要如何进行处理,如何去除棉花中的棉籽,如何利用棉花做为原料进行各种生产。”
“文远认为这棉花种植的试验,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进行?”
“臣认为,要在不同地方进行种植,不同地方的气候不同,对农作物的适应性也不相同,自古都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说法。
想要培养出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的棉花,需要朝廷组织各地对农业有研究之人,进行广泛培育。”
“这是谋国之言,天下弄为根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就算再重视也不为过,等本宫回宫后立刻命天下州府召集善种田者进京,成立一个育种局,搜集天下良种进行培育。”
“殿下此言甚妙,将所有良种都纳入其中,棉花就不会显得太过突兀,一些人也不知朝廷真正要的是什么。
不过这棉花的培育,殿下要亲自监督,尤其这育种局不要有太过官僚,但是级别要定的高一些,让一些人不敢轻易去动这些为国选种之人。”
“文远的意思是说,给这些农人封官吗?”
“不是封官,是给予荣誉官衔,就像臣头上顶着的那个将仕郎一样。”
听宋文远说到他的散官,郭宗训笑了:“文远这散官确实有些小了,父皇在本宫离京前就给了本宫一道圣旨,不过要在文远的婚礼上宣读。”
宋文远做感激涕零状,“臣何德何能,能够劳动官家如此惦记,臣叩谢天恩。”
“行了,这圣旨还没宣读呢,你就急着拍马屁,万一圣旨里写的是把你的将仕郎也给撸了呢?”
“那敢情好了,臣正好什么官都不想当。”
“你想得美,就想着过整日游山玩水的富贵闲人的生活,告诉你吧,这官你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殿下何必强人所难,臣这般为国谋财,不也是为国奉献,何必非得披上一层官服。”
“有些事你若不做官是不方便做的,比如这铁料的调拨,若是你不当官,没有本宫的帮助,你能弄到多少铁。
就算你花钱弄到了,不怕被人弹劾你图谋不轨吗?要知道铁随时都能转化为兵器,历来都是受到严格控制的。”
“那当然,比如给你封个官叫做东南盐铁转运使,你调拨盐铁那都是分内之事,至于盐铁都做了什么,只需要向朝廷禀报即可,地方官没有权力对你干涉。”
“这转运使的官,可不可以开矿?若是让臣开矿,臣保证这铁不但能够供得上朝廷用,而且还能用于出售,给朝廷再添一笔收入。”
“转运使当然有开矿的权利,辖地所有的盐铁都归你管,你要做的就是完成朝廷每年给你定下的任务。
比如说每年给你定下万万斤铁,那么你每年必须向朝廷上缴万万斤铁,若是没有上缴够,那就是你这个转运使的失职。
不但会受到朝廷的申饬,弄不好还会贬官,或者丢官罢职。”
“这个官不错,若是官家要给臣封官,就封个转运使,臣现在就在犯愁这铁料供应不上,殿下也看见了,这一艘船上就要装备二十门火炮。
海外贸易船队,至少要有几十艘这样的海船才能确保海上贸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