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东晋:开局自爆,实现阶级跃迁 > 第52章 桓温离京

第52章 桓温离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晋:开局自爆,实现阶级跃迁!

谢文笑道:“他倒是想,只不过就连叔父也想不到的事情,他又怎么能想到,等他真正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迟了!”

“迟?此言何意?”谢安皱着眉头道。

“大司马毕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这一生也不知吃了多少五石散,他又能活多久呢?”谢文感慨道。

“这倒也是……”

谢安微微点头,思绪却突然飞向了远方。

他忽然想起很多近代名士,就算是王导、郗鉴这些人,也没有活过古稀之年。

“难道五石散真的会致人短寿?”他忽然脱口问道。

自从谢文第一次告诉他如果不吃五石散,或许可以活过古稀,他就一直很在意。

但和王坦之、王彪之等人聚会的时候,他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去吃五石散。

毕竟已经养成了一生的习惯,要短时间改变,不仅困难,而且会令人生疑。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五石散既不能治病,少吃一点,总是对身体没有坏处的。”谢文答道。

他也没有理论依据证明五石散有毒,只是上一世看谢家历史的时候,偶尔看到了一篇关于魏晋风流人物食用五石散的文章,从中知道了五石散对身体有很多的坏处,但是不是会致人短寿,他却没有看到理论证据。

闻言,谢安笑道:“你说得很对,我一定会铭记于心。”

他和司马昱同年,今年已然五十一岁,如果活不过古稀,那就意味着只有最多十几年的时间。

十几年间,除非上天眷顾,要让谢氏一族成为超过琅琊王氏、谯国桓氏的江左第一士族,显然是痴心说梦。

但他从谢文的话里,已经发现,一个天降的无上机遇,就要落在他的头上。

“用后世养生人常说的话来说,要想长寿,就得吃得好、睡得好,还得适当运动,强身健体,保持乐观的心态!叔父如果能做到这几点,一定可以长命百岁!”谢文笑道。

“好!好!我一定尽量做到。”谢安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他虽然知道谢文说的是安慰人的奉承话,但其中的内容,确实有可取之处。

一个人如果无忧无虑,吃得香睡得足,身体强健,再心情乐观,就算想不长寿,恐怕也很难。

这一点,他自然清楚。

虽然要他将这几点全部做到,恐怕有些困难,但至少吃好、运动、寻乐这几点是他可以掌握的。

“如果叔父没有别的事,天色已晚,小侄想回房歇息了。”谢文趁机说道。

“嗯……”

谢安思索片刻,然后道:“我倒是突然想起一件要紧的事……你的终身大事,在大司马离开建康之后,就要抓紧落实了。”

闻言,谢文笑道:“叔父与小侄简直是想到一起去了!不知叔父是否知道秘书省内的另一位秘书郎张羽,正是叔父为我提亲的张家二公子,他已答应相助于我,得到张家许诺应该会比较顺利的。”

“哦?若是如此,那就最好。”

谢安略显惊讶的回应一声,然后道:“除此之外,便没有别的事了,你回房去吧。我也该歇息了。”

“是!小侄告退。”

谢文拱手一礼,退出了书房。

谢安却仍然坐在书案前,拿起方才放下的书。

现在才戌时三刻,对他来说,还早得很。

可是不知怎么回事,他看着书中的文字,却始终无法专心。

“唉……人说老来无眠,要如何才能睡得好呢?”

他无奈地叹息一声,放下书本,朝门外走去。

……

过了好几天,谢府忽然传起了谢安的流言。

“最近尚书不知怎么回事,总是在深夜里在后院闲逛。”

“这还不算奇怪,那天夜里,我看到尚书一人在月下舞剑,一招一式,使的是行云流水,气势非凡,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尚书的剑法如此高超!”

“听齐大哥说,尚书最近胃口大好,食量几乎赶上了在东山隐居之时。”

“最奇怪的,还是最近常常从尚书房间里传出丝竹管乐之声,甚至还有美人的歌声!要知道,自中郎离世之后,尚书可是有足足十年未曾让人在他面前演奏丝竹了。”

……

这些流言,在谢家的一众子侄听来,自然是大感异常,但在谢文听来,却不由得会心一笑。

他很感动,谢安能够如此相信他的话。

同时,他也对谢安多了一丝敬佩!

他无法想象,像谢安这样酷爱丝竹的风流人物,竟然会因为谢万之死而十年不听音乐。

这样的定力,绝非常人所能比。

现在他重新听起了音乐,或许也是因为他看到了谢氏一族崛起的希望。

……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来到了十一月二十五日。

过去的几天,百官对桓温表现得极为畏惧,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违逆。

特别是谢安在皇宫内远远地看到桓温就行稽首拜礼,还说出了“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这种奉承话,让桓温的心情大好。

因此,建康城内总算有了几天平静的时光,没有再掀起什么大的风浪。

就在昨天,朝廷大赦,才对桓温的军队大行封赏,但今天一早,桓温却突然不辞而别,带着他的亲兵,回到了白石。

司马昱得知这个消息,还是因为收到了一封桓温从白石送来的奏表,请求归还姑孰。

收到这封奏表的时候,司马昱感到十分意外,心头不由得冒出一个令人不敢置信的想法:“难道是因为那日他觐见之时,我心中悲伤,一味哭泣,致使他不得发一言而出,他才急匆匆地要离开建康?”

但很快,他念头一转,冒出了另外一个想法:“还是说,他只是在试探我?试探朝廷公卿?”

他可不相信,一向心狠手辣的桓温,竟然会因为几滴眼泪就退却。

毕竟白石离建康城很近,只要朝廷让桓温有半点不满意,他立马就可以重新杀回来。

再次回来,或许就不是之前那么容易过关了。

所以他立马下了一道诏书,在其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态度诚恳地对桓温进行挽留,二是明明白白的在诏书上面写着进桓温为丞相,请他入朝辅政。

但桓温接到这道诏书,却犹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