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远哥一家回南方,合肥团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鼠年说鼠人!
远哥,母亲所生的大儿子,小名叫圆圆,自幼聪明、乖巧、懂事。15岁跟随早年参加革命南下到FJ省公安厅任职的致哥去福州读书。去时考学,高中、中专两个学校都考上了。写信回来征求意见,母亲希望他早些出来工作,接济家庭,让他上了中专。三年毕业,分配到bJ造纸厂工作。
有儿子工作了,拿工资寄钱回家,这对困顿中的母亲是怎样的宽慰啊!而且儿子是在祖国的首都bJ,还有一个长他5岁的兄长逸愚照应,母亲更是高兴、放心。然而,母亲的高兴还没有来得及充分感受、体味,突然的变化却让她焦虑和茫然:儿子在bJ不到两年,1955年,就去了JmS,参加苏联援建的JmS造纸厂的筹建工作。鼠人至今还记得后来常用的通信地址:hLJ省JmS东郊蒙古力JmS造纸厂筹备处。
至此,JmS,这么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就与鼠人全家紧密联系起来了。JmS到底在哪里,是怎样的环境呢?可以想见,在当时的乡村,很难有个具体的概念,只知道在东北、很远,特别冷。心爱的儿子一下去了这么远的地方,而且那么冷,母亲的心一下子悬起来了。那时远哥也才刚到20岁呀,一人远在那么冷的东北,日子怎么过啊?记得有年冬天,家乡下大雪,天特别冷。鼠人一家在家冻得手脚发麻,想到远哥那里会更冷,都伤心地哭了,惊动得左邻右舍都来看、问。直到几年后远哥从东北回来探亲,告诉情况,知道那里有暖气,大家才放心多了。
到1983年,远哥已经在JmS工作、生活了28年,由技术员到工程师,还擅长文字工作,任厂长办公室负责人。他是1967年与嫂嫂刘玉莲结婚的。刘玉莲是东北吉林省人,1937年生,属丁丑牛年,曾参加抗美援朝做医护工作,回国后在JmS市佳东医院当医生。结婚后,1967年生晓威,69年有小来,71年有小冰,三个孩子与玖姐的孩子差不多大,还一直没有回过南方老家,也没见过包括奶奶在内的至爱亲人。嫂子刘玉莲,与哥哥结婚十七八年了,只从照片上看到,都没见过面。
1983年夏天,利用孩子们放暑假,远哥一家从JmS回南方探亲,第一站就是到合肥。
这是远哥第一次全家回南方,大家都很期待,母亲尤其如此。她对这个大儿媳的感觉还停留在当年结婚照的印象上,现在18年过去,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快五十岁了,也不知会是什么样呢?
见面后看到情况都很好,刘玉莲不显老,烫头发,挺洋气;远哥胖胖的,很富态,具有领导干部的派头。三个孩子长得都不错,只是老二小来略显瘦弱些,也许因为嫂嫂怀孕待产却遭遇远哥下放JmS市郊桦川县大来公社大来大队,照顾不周,有点先天不足吧。小来这名字也就有点纪住这段经历呢!
知道远哥一家来肥,鼠人早就从学校借了照相机,买了胶卷,决定尝试自己照相、洗照片。82年秋学期,学校新分配来的张理华老师,他会自己洗照片,鼠人看过了,张老师也答应帮忙,于是鼠人大胆买了两卷120照相机胶卷,在玖姐那边照,到“包公祠”游玩拍摄,现在也看到有在岛上拍的,可见当时虽然鼠人在岛上还没有真正的家(承霞还在滁县工作,知道远哥一家回来也赶来合肥了),还是一起到岛上来看了。记得远哥从等离子所那边转了一下,就知道那里用电量很大,他是电气工程行家,从输变电线路看出来的。真是内行看门道,外行什么也看不到。
自拍的照片洗出来效果不太理想。一是拍摄时调光圈与快门把握不好。那时的相机都是手动调的,不像后来“傻瓜机”“数码机”,随便按,效果不会错,数码机还能立即回看,不理想立即补拍。用胶卷的当时看不到,拍了好不好冲洗出来才知道,有的胶卷没有装好,全曝光或没挂上旋钮柱,整个无胶卷空拍,那更悲催。
鼠人的照片冲洗出来都有图像,没有出现那完全失败的情况,但夏天光线太强,有的曝光过了,洗出来如同白板,也就很差了。总体好的、能看的是大多数,还可以的。不过照片放了一阵时候,有的就出现黄点、黄斑,那是定影时药水放得不适当。自己洗照片虽然省钱,但不经厨子手,有点酱酸气,确实如此。
好在那次有一张在安庆路大丰照相馆拍的一张大合影,拍得很好,很清晰,留下了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美好瞬间。
照片上,母亲居中和远哥、宗友哥坐着,两旁站着陈炜和小冰。她两再向外是丁晖和小来。后排从左到右依次是丁飞、玖姐、嫂嫂、鼠人、晓威和承霞,整张照片13人,实际应该算14人,因为承霞那时怀着陈覃呢,小生命已经四五个月了,可算参加这次非常难得的聚会啦!
时值盛夏,照片上所有的人都穿着夏装,凉鞋,但摄影师安排得和谐得体,所有人表情很自然,内心充满快乐。而最高兴的当属母亲,最喜欢的远儿一家回来,这张合影也许是她与儿孙们合影人数最多的一次了。
远哥此次全家回南方,先后还要到靖江、上海、杭州等地和其他兄弟姐妹们欢聚,这到哪都是难得的第一次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