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长孙贺齐作品集 > 第一章 重游论语圣人的故乡(大结局)

第一章 重游论语圣人的故乡(大结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长孙贺齐作品集!

【简介】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山东曲阜是他的故乡,这里有座府邸,叫做孔府,这里有座庙宇,叫做孔庙,这里有座林地,叫做孔林,她作为孔子的后代子孙,来到这里祭拜他,怀念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听着从山东曲阜孔府(山东曲阜三孔之一)里面,传出来这响亮地朗读声,站在山东曲阜孔府前的孔德铃(孔氏家族的后代,孔子第七十七代子孙)浅笑地站在那儿,自语道:“原来这就是山东曲阜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圣人的故乡,我终于来到这里了!”

导游面带笑容地看着他们说:“各位旅游团的团友!这里就是山东曲阜三孔之一的孔府,它是孔子的后代居住的府邸,孔府与孔庙、孔林合称三孔,是我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孔德铃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点了点头,跟着导游走进去。

导游一边走一边看着他们说:“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邸,1377年始建,1503年重修拓广,1838年扩修,1885年重建遭火焚的内宅七座楼房,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重修,现保存良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孔府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

孔德铃站在那儿点了点头说:“果然就和爸爸妈妈说得一样!”导游面带笑容地看着他们说:“接下来,请各位旅游团的团友,跟着我去参观山东曲阜三孔之一的孔庙(山东曲阜三孔之一)!”孔德铃浅笑地看着她,和旅游团的团友一起向孔庙走去,当他们走进孔庙的时候,导游看着他们开始进行相关的介绍说:“各位旅游团的团友,这里就是山东曲阜三孔之一的孔庙,它是祭祀孔子-孔圣人的庙宇,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它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4间!”

孔德铃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点了点头,导游站在那儿看着他们说:“各位旅游团的团友!接下来我们要去参观的是,山东曲阜三孔之一的孔林(山东曲阜三孔之一),这里是……”没等她说下去,孔德铃突然打断了她的话说:“对不起!我想打断一下,因为我有个问题想要咨询?”导游看着她笑了笑说:“没关系,你有什么问题请说?”

孔德铃站在那儿看着她说:“孔林……虽然是山东曲阜的三孔之一,但它是孔子-孔圣人,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我爸爸妈妈说过,除非是孔氏家族的后代,否则其他人是不能随意进去的?那现在我们这些人可以去参观吗?”导游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愣住地看着她,下一秒导游面带笑容地看着她说:“以前的确是这样的,但现在却是可以进去参观的!”

孔德铃看着她点了点头说:“既然这样,那我就要和导游小姐说一声,接下来我不能和大家一起去参观孔林了,因为我要先去祭拜一下自己的家族祖先!”听到她的话,导游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惊讶地看着她,导游站在那儿看着她说:“你……你的家族祖先,就埋葬在孔林里面?那你是……”

孔德铃浅笑地看着她说:“我是孔氏家族的后代,孔子-孔圣人的第七十七代子孙!”导游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孔德铃浅笑地看着他们说:“我一直都有个心愿,想要来山东曲阜,也就是孔子-孔圣人的故乡,参观孔府、孔庙、孔林,了解孔子-孔圣人,和自己的家族祖先,顺便祭拜他们!”

导游站在那儿看着她说:“真没想到你竟然是孔氏家族的后代,孔子-孔圣人的第七十七代子孙,我今天能够见到你,简直是太荣幸了!”说完伸出手来和她握手,孔德铃浅笑地看着她说:“导游小姐别这么说!”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也都面带笑容地走上前,纷纷和她握手,孔德铃浅笑地看着他们,逐一跟他们握手,导游看着她笑了笑说:“如果你不介意,也没有不方便的话,我们想和你一起去祭拜,可以吗?”孔德铃先是一愣而后浅笑地看着他们说:“当然可以!”话落他们一起向孔林走去。

孔林位于山东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子孙从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

孔德铃脸色凝重地站在那儿,看着他们说:“这就是我家族祖先的墓碑,我的太爷爷、太奶奶和爷爷奶奶,还有他们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子女,全都埋葬在这里!”说完跪下来,导游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也都跪下来,他们双手交叠地高高举起,对着墓碑开始行祭拜大礼,连磕了三个头。

孔德铃跪在那儿看着墓碑说:“太爷爷、太奶奶和爷爷奶奶,还有各位家族祖先,你们好!我是孔氏家族的后代,孔子-孔圣人的七十七代子孙孔德铃,今天我来到山东曲阜,也就是孔子-孔圣人的故乡,参观孔府、孔庙、孔林,了解孔子-孔圣人,和自己的家族祖先,顺便祭拜你们!”说完站起身,对着墓碑弯下腰深深鞠了一躬,导游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也站起身,跟着她弯下腰深深鞠了一躬。

从孔林走出来,孔德铃浅笑地看着他们说:“非常感谢导游小姐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谢谢你们能和我一起去祭拜家族祖先?”导游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面带笑容地看着她说:“别这么说,我们能够和你这个孔氏家族的后代,孔子-孔圣人第七十七代子孙,一起祭拜,感到非常荣幸!”

孔德铃浅笑地看着他们,对导游说:“导游小姐不好意思,我要去孔家村,看望还健在的家人,所以就先不能和你们一起观光了?”导游看着她笑了笑说:“好的,我知道了!”孔德铃浅笑地看着她说:“谢谢!”说完对他们礼貌性地点头示意,导游和所有来这里参观的旅游团团友,也同样看着她点头示意。

孔德铃走在街上的时候,看到街边有个卖孔子-孔圣人家谱的摊床,于是她浅笑地走过去,拿起放在摊床上的一本孔子-孔圣人家谱说:“这个多少钱?”摊床老板面带笑容地看着她说:“15元!”孔德铃认真严肃地看着他说:“这……真的是孔子-孔圣人的家谱吗?”摊床老板皱了一下眉头看着她说:“我说小姑娘……这里可是山东曲阜,孔子孔圣人的故乡,你觉得呐?”孔德铃浅笑地看着他说:“对不起!”说完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15元钱递给他。

孔德铃打开那本孔子-孔圣人家谱,一边走一边看着,当她看到祥字的时候,自语道:“这不是爷爷他那辈起名字应该用的字吗?那接下来的……令字,应该就是爸爸起名字应该用的了?至于我……果然是德字,看来爸爸妈妈说得没错,我的名字确实是按照孔子-孔圣人家谱起的!”说完将自己手上拿着的那本孔子-孔圣人家谱合上书页,快步向客运站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