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穿越三月磨一剑,锋芒初现胜十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一听说比试,前段时间那几个跃跃欲试的人立马精神起来,紧紧的盯着萧云,好似生怕他反悔一般。
就连新入岛那些人的眼中也满是期待之色。
看着众人的反应,萧云脸上露出笑容,高声说道:
“我先跟你们说下怎么比!你们七十个人在这个训练场的范围里,只要能把我打倒,你们就赢了!”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比试的。
队伍里的徐大鹏都惊了,连忙想要出言劝阻。
然而萧云不给他这个机会,当即伸出两根手指,继续说道:
“两个要求,第一,所有人必须赤手空拳,不能借用任何东西;第二,每一个被我击倒的学员自觉退下去。今天如果倒下的人是我,晚上杀猪,大家敞开吃!”
听教官说有肉吃,这下直接就沸腾了,因为没有人觉得萧云能打的过七十人。
的确没有人能做到一打七十,萧云再强也不可能!
但这不是在擂台赛,而是在训练场上,结果就不一样了。
也不是生死搏杀,只是击倒,难度低了很多。
只要避免被包围,就有足够的空间,选择迎战或者躲避。而且这是一群没有经过训练,彼此都不认识的普通人。
比试开始之后,萧云迅速与众人拉开距离,然后就不断有人,被萧云打倒。
萧云没有留手,这时候下手越狠越能让人感觉到踏实。当然也不会太过火,致残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都是普通人,刚开始很混乱,根本没法接近萧云。
当他们意识到团结合作的时候,训练场上能站着的人已经不多了。
所以最后的结果,萧云没有悬念的赢了。
学员们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更加兴奋了,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强大的教官。
而事实上,这次比试的好处远不止于此。
一方面,在整个比试过程中,萧云可以清楚的辨别出,一些具有优秀潜质的学员。
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个时代的人习惯这种相处方式。
若在平时,他们肯定不敢如此的大胆,因为他们的骨子里还是畏惧当官的。
而这样的比试,则不一样。
开始的时候,或许会有人不敢动手,但是一旦打出火气,打出激情,就顾不了那么许多了。
因为大家都有“法不责众”的晓幸心理。
别人能动手,自己为什么不能?
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将他们骨子里的自卑和怯懦去除掉。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所有人对萧云心服口服!
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男人以强者为尊。
萧云在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之后,在接下来所有的训练科目都被执行的非常认真。
军营是个很奇妙的地方,无论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思加入的,到最后都会被这个大熔炉给同化掉。
当然,训练只是萧云计划中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信仰有灵魂的军队。
这是萧云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对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军队都没有好感,不管它看上去或者听上去多么的正义。
一支没有信仰和灵魂的军队是不会有持久,可靠的战斗力。
一开始,萧云想的是教人读书识字明理。
但是这样做不现实,他既没有足够的时间,有没有足够的精力。
然而就在他苦思解决之道的时候,有一件事启发了他。
当时,为了要了解明末历史进程和人物信息,萧云就将手机中的小说都重新看了一遍。
可是他每次读这些小说的时候,心中都会有一种怒火在胸中燃烧:大明朝如此不堪!东林党如此可恨!
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呢?
萧云很快意识到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小说的作者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这不需要读者有多高的文化。
只需要读者有正常的情感就可以了。
就是这些小说的描述,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真相!从而产生了情绪的共鸣。
当然这真相究竟算不算是真相,谁也不知道。
但是真的还是假的重要吗?
当然不重要,对萧云来说重要的是产生共鸣情绪的方式,比教人读书明理更简单,更直接!
…………
第一天的室外训练很快就结束了。
由于之前比试过程中,很多人都受了点小伤,所以萧云没有安排过多的训练任务,前期主要是以适应为主。
萧云很重视这些人,这些人将是他以后发展的根本。
现代化的军队模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绝不是一个步兵操典,一本兵法,和单纯的现代化的军事训练所能做到的。
从个人到集体,从家庭到民族的改变,不仅是在军营之内,更在于军营之外。
萧云是有过完整体验的人,所以做了很多准备。
在保证其家人生活和个人利益不出问题的前提下,从一开始就进行军事化封闭管理。
当所有人没有了后顾之忧,就都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军营的生活。
在军营中有意识的淡化个人利益,强化集体和荣誉。
当然,这些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
就像一颗小树,要想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一开始就要不断的修剪才行。
正因为有了像萧云这样有经验的园丁,这一切才成为了可能。
转眼间就到了晚上,但训练并未结束。
萧云安排了一个特别项目,既作为训练的一种,也作为一个放松的节目。
由于营地的建设还没完成,室内的集体活动只能挤在一个稍微大点的房子里。
但这时候天气冷,挤挤也暖和。
当所有人到齐坐好之后,萧云站了起来,走到最前面,类似讲台的地方,笑着对下边的人说道:
“经过一天的训练,大家都很辛苦,晚上我们可以放松一下,以后每天晚上这个时间都要来这里,听我说书!”
明朝中后期虽然政治腐败,但随着江南诸多市镇的兴起,城市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市井文化也有了很大变化,大量的话本小说等作品层出不穷。
说书人也是无处不在的,听书成了底层人普遍的精神食粮。
所以当学员们听到教官要说书的时候,开始都感觉很意外,接着就
兴奋起来。
原来教官还会说书啊!
以前听书都要跑到城里才行,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听书,这对这个时代的人有着绝对的吸引力。
“教官,不知您是要说什么书?是三国还是水浒啊?”
一听这个大嗓门,萧云就知道是张贵那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