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推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猎户!
第124章 推论
“你的意思是说,这副地图,是吕不韦的藏宝图。”文林问道。
“没错,秦皇当年并未下旨杀他,他又为何要自杀呢?能做秦相,吕不韦心智不可为不好,此等人物,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可能自杀。”卢仁朂兴奋的说道。
“有道理,但是有没有可能,当年就是秦皇要赐死他的?”文林点点头问道。
“我也想过这种可能,毕竟史书记载,也不能尽信,但是你这里的藏书,证明当年确实是要把他贬到蜀中,那么赐死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而且贬于蜀中,和赐死区别不大。”卢仁朂说道。
文林这才想起,蜀中虽然好,那也只是极少数地方,大部分地方,和岭南一样,属于蛮荒之地,贬过去和赐死真的一样。
现在入川,只有走号称难于上青天,位于悬崖峭壁的蜀道,真就更加让人望而却步。
“就算如此,吕不韦留下的宝藏,也会留给他的后人啊,这份地图,说不定只是他的收藏而已。”文林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
“但是并没有听说,也没有记载,吕不韦的后人是谁,按理说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悄无声息才对。”卢仁朂摊开双手说道。
“你是说,秦皇故意抹除了这一段记录?或者吕不韦提前让后人隐姓埋名,外人不得而知,甚至他没有后人?”文林猜测道。
“没有后人多半不可能,身为秦相,少不了妻妾,不过当年相国府门客三千,人员复杂,他很可能提前把儿子藏起来了。”卢仁朂分析道。
“嗯,有可能。”
“其实我查过了,有一家人,很可能就是吕不韦的后人。”卢仁朂说道。
“哦?谁啊?听伱的口气,应该很有名气。”文林好奇的问道。
“不错,很有名气,汉朝开国吕皇后。”
“年龄不太对吧?”卢仁朂想了想说道。
“我说的是吕皇后的父亲吕公,吕皇后应该是吕不韦的孙女;据说当年吕家就是蜀中搬迁到沛县的。”卢仁朂语气很肯定的说道。
“还有其它证据吗?”卢仁朂问道。
“行事风格一样,都是奇货可居,投资在没有发家的人身上,这和吕不韦起家方式一样;吕姓是齐国太公望的后人,吕公也是这样对外说的,也就是说,他们和吕不韦是一个先祖。
还有一点,传说吕家耗尽资产,支助高祖刘邦起家,从蜀中搬迁来的,能有多少资产,这很可能,就是吕不韦留下的一部分宝藏。”卢仁朂分析道。
文林只知道刘邦就是沛县一个亭长,其它的就不清楚了,卢仁朂说得有条有理,他也没有反驳的地方。
“年龄也对得上,很可能当年吕不韦,就是把儿子藏到蜀中,秦皇贬他去蜀中,他担心秦皇要一网打尽,所以自杀,向秦皇表明没有反意,请求放过他的后人。
吕家未尝不是为了复仇,至于后来刘邦称帝,完全就是意外的惊喜。”卢仁朂有些兴奋的说道。
合情合理,文林都觉得,事实可能就是如此。
“就算如此,吕不韦藏的宝藏,可能已经被启出了,而且他的封地在洛阳,这地图标注的地方,应该也在洛阳那边吧。”文林问道。
“不,不,我觉得恰恰相反,洛阳西边,就是秦岭,很可能埋在秦岭里面。”卢仁朂摇摇头说道。
“这不可能,如果是书籍还好说,如果是粮食,武器,金银铜这些,想要大量运进秦岭,非常困难,就算是,距离洛阳应该也不远。”文林反驳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洛阳附近,应该也藏有一批,不过那边应该是粮食,地图上标注的是其他东西,狡兔三窟,这才符合常理。”卢仁朂说道。
“好吧!你说服了我,我打听一下。”文林耸耸肩说道,反正这事对他也没有坏处,至于希望,他是没有报多大的,毕竟洛阳距离这里很远,而且秦朝都城就在咸阳,秦皇肯定严防死守,从洛阳运过来,很容易露馅。
“嗯嗯,你去找吧,有了消息告诉我,我只想见识一下。”卢仁朂说道。
“等我睡一觉再说吧,这大半个月,可把我累坏了。”文林打了个哈欠说道。
“你睡吧!”
卢仁朂起身离开,文林也懒得挪动,就在藤椅上闭上眼睛,没有多大功夫,就响起了鼾声。
远处的文静听到鼾声,轻脚轻手的进入房间,拿出一件衣服,盖到文林身上。
再次醒来,天已经黑了,文林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打水洗漱了一番。
为了照顾王绩和卢仁朂,文林特意安排了人做饭,同时也会给他们一家人做饭,所以现在到是轻松了一些。
睡了一觉没有瞌睡,文林就练了一会。
要说这大半个月另外一个收获,就是熟悉了小黑的各种动作。
狗熊之所以叫狗熊,就是因为它们嘴像狗,做不到像老虎那样大张,撕咬猎物,所以它们更喜欢用爪子。
熊掌在挥动的时候,熊的腰身会扭动,顺势一击,而且是斜着拍下。
斜着拍下去,比起直上直下,创伤面积更大,而且不容易被躲避。
小黑虽然胆小,但是它真的要对猎物动手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比它体型大的野牛,也敢主动攻击。
无惧无畏!心无杂念,这是小黑的势,以前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走了这一趟,心里明确了起来。
当然,鬼谷子写的不会如此简单,根据卢仁朂和王绩推论,分威法伏熊,分威也有隐藏之意,隐藏气势,隐藏意图,犹如熊在伏击猎物。
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不过这又得练习养志法灵龟,要意志坚定,抱元守一,同时要调节呼吸。
吸气缓慢绵长,吐气微风吹沙,一切都悄无声息。
龟以春夏出蛰脱甲,秋冬藏穴导引,故灵而多寿,能通任脉。
吸气入腹,要用意志引导,从任脉贯通,这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结论,至于能不能长寿,现在不知道。
实意法螣蛇,有能屈能伸之意,同时也要人像腾蛇一般灵活,灵动。
文林非常佩服鬼谷子,他这一篇盛神法五龙,不但是一篇修炼之法,也在教人如何做事,如何培养心性。
卢仁朂非常喜欢研究这一篇盛神法五龙,里面有的地方,一个字他都能解读出好几种意思。
按照卢仁朂的说法,这就是微言大义,理解清楚,才能明白先辈的意思。
文林不喜欢微言大义,他知道,这是因为竹简制作麻烦,又写不了多少字,所以才尽量精简的记录。
能不能明白先辈的意思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理解,至于有没有效果,练下去就知道了。
有的时候,手比脑子快,也是好事,管他对不对,干了再说,反正也没有坏处。
休息了一天,文林让秋生带人再跑一趟,找出半山村到新牧场最近的道路。
当然,一次可能做不到,不过只要把地图画出来,多走几次就行了。
两千多户人,文林决定暂时就近安置,半山村附近还有一些荒地可以开垦,岩盐那边也可以安置一些人,一来增加挖矿的人手,二来岩盐附近也有地方可以种地,虽然土质差了一些,不过种豆子,蔬菜还是可以,这样能少送一些粮食到矿区。
还有煤矿,岩盐距离煤矿只有大半天的路程,可以先修路,慢慢开采煤炭,不然的话,一直用木材煮盐,需要砍伐的树木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远。
砍伐了树木,至少也要种植果树,保持水土不流失,用煤炭代替木柴,不但方便,而且节省树木。
道路修通以后,煤炭还可以运送到半山村,村里也需要柴火,尤其是冬天,没有火烤是不行的。
多了不少府兵,能和文林他们切磋的人也更多了,和不同的人切磋,总能学到一些新东西。
村里的家禽规模,发展非常快,这就像滚雪球,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每个月都要增加几百只鸡鸭鹅。
来修别院的民夫,很喜欢在空闲的时候,去看半山村的养殖场,那种家禽数不胜数的场景,总是让他们羡慕。
白菜已经收割了一季,半山村还有成片的韭菜,萝卜,因为村子没有分地,所以土地都是成片的,这蔬菜也是成片的,绿油油的,看着就让人觉得很多。
还有合手瓜,去年和今年,一共种下三十多颗种子,如今爬满了两百多米的一片架子,密密麻麻的挂着果子。
这些果子,大部分是要留着做种子的,所以没有弄来吃,不过看着就喜庆。
现在的人,哪里见过种植园一样的地方啊,所以很羡慕居住在半山村的人,有一些民夫在打听,他们能不能搬过来。
也有不少聪明的人,在观察,在学习,想等回家之后,照着去做。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民夫,会趁着空闲,主动帮助半山村的村民干活。
文林本以为李秀宁安排的人很快就会到,匆忙做准备,结果这一等就等到八月中旬。
有一万多民夫加工匠,公主府的别院修建得很快,连同半山村的书院,也一起完成了,还有能通行马车的道路,一直连通到清风镇。
宇文复带人去修缮仁寿宫,这里的民夫也撤离了,而李秀宁安排的府兵和寡妇结合的家庭,也来到了半山村。
男子带残疾,女人带着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面黄肌瘦,目光中带着不安,心情忐忑又迷茫的来到半山村。
接待工作,对于半山村的人来说,那是轻车熟路,而且文林提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烧水洗澡,洗头,所有的衣服也用热水煮过,这些焕然一新的人,才去排队领馒头。
吃过饭以后,这才被分配去新家,幸好有足够的民夫,又有公主府的护卫,房子才能修得如此之快。
公主府的护卫当然不会参加修建工作,他们的任务是维护安全和次序,不过他们携带的横刀,障刀可以借用出来砍树子。
有足够的铁制武器,砍伐树木速度很快,这才是关键的原因之一。
吃了饭,换了新衣服,住进了新家,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犹如流水线一般,外面的人络绎不绝的到来,然后又被分流,只用了三天时间,半山村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除了人多一些,远处半山上多了一片建筑,并没有多大变化。
第五天的时候,李秀宁到了半山村,她还押解了两百多个党项人。
“搬迁来的人呢?你安排到哪里去了。”李秀宁看了看四周问道。
“那些干活的不就是吗?”文林指了指远处说道。
半山村大肚婆越来越多,这也是文林决定,多留一些人在村里的原因,半山村种的地那么多,总得有人去收不是。
孕妇在做衣服,其他人则在收割水稻,种植黄豆。
以前种植黄豆,都是在收割完小麦之后,如今半山村小麦种得不多,所以春天种坡地,小麦收割之后,又种一茬,水稻收割了,再种一茬,这样一来,一年就能收三季黄豆。
关键种豆子能改善土壤,不影响来年的耕种,也能让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粮食。
“都安置好了?”李秀宁有些惊讶的问道。
“是的,都安置好了。”
“想不到你还是做后勤的一把好手。”李秀宁颇感意外的说道。
“这没啥吧,毕竟准备工作都提前做好了的。”文林微笑着说道。
“不错!”李秀宁满意的赞了一句。
“这些人是?”文林询问道。
李秀宁知道他问的是党项人,不屑的说道:“你传信有点晚,我又破了一处山匪,这些人回头让她用牛马来换。”
“嘿嘿!这个不错,又省了!”文林高兴的说道。
“让他们去干活吧,免得闲着。”
“你要让人看着,免得闹事。”李秀宁提醒道。
“这个好办。”
文林说着,让人去叫了一些伤残府兵,把这两百多个党项人,带去地里干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