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京城惊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家状元郎!
淮水北岸。
白莲贼的负隅顽抗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那也得是一碰就碎。
面对陈平麾下的精锐骑兵,这些只是跟地方厢军打的有来有回菜鸡互啄的白莲贼们,可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精锐。
上一次在荆州江陵城北的战斗并没有进行多么长时间的拼杀,当时白莲教教首袁大山也知道陈平带来的官军骑兵不好惹,所以直接丢下被裹挟的百姓和外围成员,带着亲信跑路了。
并且这一路上他都只想着躲避陈平,而从没动过杀个回马枪的念头。
但是现在他却跑无可跑了,从荆州跟着追到江州,白莲贼们是精疲力尽活脱脱一支流寇,而官军则是怒气值拉满,恨不能生啖其血肉。
这些全部体现在了双方接战的一瞬间,陈平令下后,李峰带领的精锐骑兵直接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垮了白莲贼的防线,几个回合下来白莲贼就溃败的不成样子。
袁大山倒也没有太意外,毕竟在这段逃亡的过程中,他心下早已做好了打算,此刻满心想的都是如何用这些教中的精锐给自己拖延逃跑的时间。
殊不知上一次让他走脱,这一次陈平早早就盯紧了他。
“杀!”
冲天的呐喊声在淮水两岸响起,冬日泅水实在是一件难事,不过还是有贼人拼死渡过了淮水,但陈平的骑兵也紧随其后追了过来。
一时间,淮水两岸尽是刀光剑影,不断有人倒下。
就在这杀来杀去的战场之中,陈平带着身边的几十号亲兵卯足了劲快速穿过,目标直指正疯狂逃窜的白莲教教首一行人。
袁大山本还为自己能够从乱军之中悄然脱身而沾沾自喜,谁承想喜上眉梢之时身后不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厉喝猛击他的心房。
“贼子休走!”
这声音让袁大山一瞬间慌了神,他也没敢回头看看是谁在追,只一个劲的加快了挥鞭的动作,想着能够脱身。
追上袁大山的人自是陈平了,见到袁大山等人不敢回头只想逃命,陈平也不气馁,因为这说明敌人已经没了作战的心气,代表眼下的这场战斗将毫无悬念的演变成为歼灭战。
想到这里,陈平心中焦虑散去,眸子愈发清明。
远远望着骑马奔逃的白莲教贼酋,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陈平缓缓将挎袋中的弓箭拾起,弯弓搭箭一套操作行云流水,稳稳瞄准窜逃的那伙白莲贼当中最为醒目之人。
“嗖!”
虽是在颠簸的马背上,但陈平还是非常自信的射出了这一箭。
射箭本就是君子六艺,再加上陈平在这些年追查恩师之死真凶的过程中愈发觉得读书重要不假,但保命的功夫也不能落下。
后来更是得到了罗砺的指导,所以他手上的弓箭倒算不上百步穿杨,不过还是达到及格线的。
一箭破空,精钢制成的箭头寻常铁甲都能堪堪破掉,何况这批白莲贼没甚么好装备,就算那贼酋,也不过身上披了个牛皮甲罢了。
袁大山似是察觉到了后面的危险,在箭矢飞射而来的前一瞬转过头瞥见了那不断逼近的箭矢,他眼珠子登时瞪大,想要扭过身子躲开。
然而这只是徒劳,只听袁大山闷哼一声,箭矢没入肩膀上,迸开的血花溅到了他的脸上。
在后面追着的陈平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抹惊喜,嘴角也忍不住翘了起来。
值此乱世,能够拥有战场上搏命的能力,岂能不让他高兴?
要说陈平身边的这几十号亲兵真不是盖的,在潜龙山接受南宫明的训练之前,这些小子就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勤习武艺,跟着南宫明集训了一段时间,见识了真正的军中杀人技后,更是发愤图强。
因为有着陈平这个大金主在,所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训练,此刻这些小伙子虽然比不上北军中的精锐,但也能称得上勇士了。
至少,在保护陈平这方面,他们绝没有退却的念头。
袁大山中箭之后还想挣扎逃跑,只不过他的想法很美好,现实却是又跑了没多远陈平就带着亲兵将其团团围住。
一番拼死抵抗后,袁大山望着身边接连身死的心腹,求生的欲望占据了大脑。
“大人饶命,我...”
没等这厮说完,陈平就一刀下去结果了对方。
官贼不两立,他跟白莲贼之间没有什么好商量的,这伙白莲贼祸乱了小半个南方,他出任西南招讨副使就是为剿贼而来,自然不能留其性命。
至于说生擒此贼酋送往京师,陈平不觉得以现在朝廷的情况会有功夫处理。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雷霆之势将白莲贼迅速剿灭,如此才能震慑各地的反贼,好叫他们不敢有样学样。
否则的话,任凭陈平麾下这三千铁骑再怎么骁勇善战,也不会分身乏术去各地剿贼。
按下葫芦浮起瓢,这种事是陈平不能接受的。
要知道,单单这一支白莲贼就让陈平疲于奔命了,要是再冒出几个如这般难剿的贼人,陈平觉得他就可以请辞回家了。
看到那贼酋人首分离,不甘的表情凝固在脑袋上,陈平长舒了一口气。
耗时几个月,终是把这首个揭竿而起的乱贼消灭了,尽管心中隐隐还有不安,至少这会儿陈平感觉到肩头压力减轻了不少。
大誉是到了王朝的末期不假,不过不该在这个时候倒台,他竭力剿贼为的就是给大誉再延长些寿命,至少不能在外有强敌窥视的情况下内部再被各地的起义军搞的千疮百孔。
“贼酋已死,剩余的贼人就交给李将军了。”
“不知陆大人那边情况如何了,中州当中还有不少白莲教的贼人,若能肃清自是最好,若力有不逮也无须强求。”
陈平遥望着北方喃喃自语道:“京师局势危急,就怕胡虏趁火打劫...”
淮水北岸,分散开来的官军骑兵正在追杀着溃败的白莲贼,随着袁大山的人头落地,这些贼人再无反抗能力,剩下的就是单纯的扑杀了。
就在陈平为剿灭最先造反的白莲教主力感到轻松时,驻扎在中州东南的陆威却是被各地传来的坏消息压得喘不过来气。
中州、建州等地的贼人陆续揭竿而起倒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京城的局势更加恶化了!
京城。
作为大誉的都城,这里的防卫力量很是雄厚。
毕竟大誉手上没有燕云之地,也就失去了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天然屏障,北辽骑兵可以轻松的从燕云发兵南下,而从燕云到大誉京城这段路全都是平原,可谓是畅通无阻。
因此,为了保证京师的安全,大誉自开国以来就在京师布置了重兵,不仅是为了拱卫京师,同样也是为了震慑北方的胡虏。
一旦边境出现敌袭,驻守京师的军队就可以迅速北上抵挡敌人。
而这其中最核心的自然是直属皇帝负责宿卫皇宫的殿前司、步军司、马军司这三衙了,在三衙之外,则是保卫京师的禁军,而在禁军之外,还有驻守京城北部的北军北大营。
这三支军队加在一起足足有十多万人,平日人吃马嚼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至于管理更是颇有难度。
所以在经过了开国初期与北辽对峙的紧张过后,拱卫京师的军队就日益变得松懈怠慢起来,三衙和北大营的军队还好,处在三衙与北大营之间的禁军因为相较两者不受重视最先堕落。
早在数十年前就出现了禁军官兵缺额严重,以及花钱找人顶差的情况,按理说这种事情严重影响了禁军的战斗力,理应被纠正。
实际情况却是因为大誉一直以来文官掌权和多年没有战事的缘故,这些事情被一再搁置,直到最后成为了大家闭口不谈的潜规则。
这样的军队能否抵挡北辽的入侵,在去年之前没有人想过。
然而在去年的战争中,北辽骑兵长驱直入到距离京城几十里的地方,而拱卫京师的军队并不能将敌人挡在京城之外,只是躲在城里、堡垒中坚守,直到北军精锐赶来才解除京师的危机。
所以,这一次当京城以及青州建州的百姓再度面临北辽的铁蹄威胁时,人人自危!
尽管北辽的骑兵还没进入大誉境内。
于是,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之下,原本就剑拔弩张的京师,几乎是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
特别是在皇宫之中,摄政王与皇帝所居住的宫殿皆出现了不输于三衙的兵马,而在城外的禁军营地内,也不断有官员出入。
就在所有人担惊受怕的时候,京城的皇宫里却发生了一件足以震撼整个大誉乃至是整个东方的事情。
在此之前的时间里,谢致远作为御龙弩直的指挥使,一直勤勤恳恳的干着自己的本分工作。
即使宫中的形势日益严峻,也丝毫影响不到他,只因为谢致远心里门清,楚王和陛下之间的争斗迟早有一天会再度升级,到时候势必会刀兵相向,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在这里看大门反倒还能有很大概率躲过灾祸,甚至是独善其身。
就算遇到反贼攻打城门,那也比守在皇帝身边来的安全的多。
只不过谢致远没想到,这一天来得竟然这么快,这么的突然。
刚进入十一月没几天,整个京城都笼罩在寒风之中,谢致远也在烤火时,就发现宫城之内有宫人狂奔着跑来,而在其身后则紧跟着几个手持刀枪的士兵。
紧接着,就是宫内出现的战斗,直到楚王的人马带队控制了城门时,谢致远才反应过来,摄政王这是发动政变,夺权了!
那一晚,京城戒严,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个措手不及,京城百万人口几乎全都是一夜未眠,平日稀松平常的些许细微响动在这时都变得格外刺耳。
来到第二天时,更是有楚王的亲信在楚王兵马的陪同下一一搜捕保皇派的官员,整个京城一片哀肃,就算是再愚钝的人也能猜到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被天启帝临终前委以重任的苏丞礼、明承道、齐洪明等人,他们无一例外的被楚王“请”到了宫中,其余官员也一并进入宫里上朝。
说是上朝,可等到他们进了崇政殿,却不见大誉天子的身影,只有楚王一人坐在龙椅之上,名为摄政王,实为什么已然是不言而喻。
一众朝廷官员对此都是眉头紧锁,就算是楚王的党羽也是感觉有些不安。
因为他们只是知晓楚王将要先下手为强,却并不知道得手之手楚王会如何处置永兴帝,若是软禁还好,大家总归还是留了些颜面,还能继续配合楚王把戏唱下去。
可若是楚王得手之后迅速膨胀,要把永兴帝杀死,那就完蛋了。
因为在这场政变的过程中,原本楚王许诺的自己已经得到了禁军和北大营的支持一个也没有兑现,即使这两方目前还没有表明态度,但也不禁让楚王一党的官员们提心吊胆。
要知道就算没有北辽的威胁,放在和平时候得不到京城周围军队的支持,政变也随时可能被扑灭。
禁军和北大营,特别是北大营的北军统帅常德元,他究竟是何立场?
“太快了,太快了...”
谢致远坐在墙头,望着接替了他看守城门的楚王兵马,心中震撼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跟着他一起蹲在墙头喝西北风的手下们闻言不住地点头,他们现在已经被缴械,手头没了武器,也不用干活,就是在这里干坐着,除了身旁有人看守之外,竟然还比之前悠闲了许多。
“班头,你说陛下现在是死是活?要是陛下要咱们反抗,弟兄们该咋办?”
听着手下悄咪咪的问题,谢致远选择了直接无视,他才没有心思去管那些,他现在只想知道,这场政变对大誉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谁当皇帝谢旨其实真的不是那么在乎,他在乎的是大誉是否能度过眼前这场危机。
这场内忧外患,足以亡国灭种的危机!
“陈平,京师真的出事了...你可千万别回来,回来就是一个死...”
谢致远瞥了一眼死一般寂静的宫城,心下默默念叨着。
而在苏家小园,听闻了宫中危讯的苏依依整个人已经呆住了,坐在她一旁的是明诗,两人的父亲都是保皇派的官员,如今形势剧变,她们这两姐妹也只能互相安慰。
“明诗...我们,我们不会是要死了吧?”
“不,不会的,爹爹和伯父他们都是朝中大臣,摄政王,摄政王...”
明诗本想要安慰苏依依,但话说到一半也说不下去了,最后咬起了嘴唇强撑着不让自己流泪,然而身体的颤抖还是暴露了她们的脆弱。
苏依依见状嘴巴一苦,下意识想到了某个六元及第的家伙。
“陈平,陈平...”
与此同时,北岳书院当中,得知宫中之事的程诚平静地坐在蒲团上,目光炯炯望向南方,嘴里喃喃道。
“天子有难,社稷岌岌。小师弟,你可有力拨乱反正,匡扶天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