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诡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明改稻为桑!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三年一度的会试正在热热闹闹地举行,京城里满是各地方前来考试的举子和亲友奴仆。
但出身松江府的徐阶却是一个例外,他谢绝了家人为他安排的仆从,只身一人来京师应考,这天他从租住在崇文门里大街旁的客栈出来,向位于东南角的顺天贡院而去,一路上还碰到了几个书友,他都一一打了招呼。
会试分三场举行,每场三天,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八股文写作,考官会从四书五经中从随意抽出一句,让考生按照固定的模板阐释写作,但时日一长,许多考题都用过了怎么办?总不能出重复的题目吧?
考官们灵机一动,“截塔题”应运而生。
所谓的截塔题就是将两句毫无关系的句子截去一半,然而拼凑在一起,类似于果树的嫁接。
相比于考官们从书本缝里找出来的生僻句子,“截塔题”的难度大了不止一点半点,比如清朝道光年间就有一道非常怪癖的截塔题,“君夫人阳货欲”。
又是夫人又是阳货,这是要干什么?在场的考生一时间挠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
其实“君夫人阳货欲”就是一道截塔题,前面的“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最后一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意思是国君的妻子,国内的人称她为国君夫人,别的国家的人也称她为国君夫人。
后面的“阳货欲”则出自出自论语的另外一篇《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阳货是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又叫阳虎,他想邀请孔子去做官,但孔子对季氏把握朝政极为不满,不想为季氏效力,于是就一直躲着他。
阳货便送了一只蒸熟的小猪给孔子,按照礼仪,孔子收到礼物后,应该登门拜谢,前面说了孔子不喜欢阳货这个人,总是躲着他,但按照孔子推崇的周礼,他又不得不上门拜谢。
于是孔子就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上门拜谢,但让孔子没想到的是阳货就等在路上,只为见他一面。
看上去这两句话没有任何的交集,但秉承微言大义的原则,进行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可以这样理解:
所谓“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即是指国君、夫人各安其位,无论是国人还是国外之人,都要恪守本分,尊谓如一,守礼有序。
而季氏大权独揽,四处招揽人才,显然是有不臣之心,对国君没有礼度,是不恪守臣子礼仪的行径。
因此“君夫人阳货欲”所透露出来的主旨就是“守礼”,考生要围绕“守礼”这一主题,进行答题。
会试的第二场,则是考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属于官场应用文写作。
总的来说,会试的前两场考试题目都是中规中矩,属于那种要难大家都难,要简单就大家都简单的那种情况,拉不开距离,毕竟能参加会试的人都是各省乡试的佼佼者,早就把四书五经掰开来都嚼烂了。
会试的第三场才是会试的重中之重,第三场主要考策论题五道,也就是问答题或作文题,相比于前面第一场的八股文写作,第二场的官场应用文写作,策论题的时务性更强,也更灵活,因为考官的偏好问题,分差也会拉得很大。
今年会试的第一场和第二场已经考完,今天是最后一场,也就是第三场,一些第一场和第二场考得不错的举子,已经面露欣喜之色了,不出意外,他们今年就能熬过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开始进入官场,升官发财了!
徐阶早早便赶到顺天贡院,经过搜身后进入考舍,所谓的考舍就是一间没门的小隔间,面积只有两三平米,上下两块板子,只能坐或是蜷缩着躺在里面。
恰好时下三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北京的温度也比南京要低多了,幸好徐阶吸取了前两场的经验,多带了些衣物,否则三天两夜还真不一定能挨过去。
徐阶刚坐下不久,就听到了差役的敲锣声,意思是考试马上开始,各考生要尽快入座,否则就以作弊论处。
又过了一会儿,大概是巳时左右(早上九点),鼓声响了起来,这是会考开始的意思,差役发完考卷后,又举着张贴有考题的板子向考生公示考题。
此时的主考官夏言则领着一众同考官在贡院里巡视起来,他巡视一圈后微微点头捋须,这一届的考生质量不错,经过前两场考试,他已经注意到了几个好苗子,如果能收入麾下,将来必是一大助力!
在他身旁是态度恭谨有礼的严嵩,说起来严嵩还比夏言大两岁,但在官场上向来是只论官职,不论年纪,你大两岁又能怎样?
就在夏言志得意满时,一道道倒抽冷气的声音顺着考舍响了起来。
夏言面色一肃,喝道,“不许喧哗!”这番响动才平息下来。
严嵩观察了一下,对夏言道,“夏阁老,好像是考题的缘故!”严嵩可以说是第一个如此称呼夏言的人,夏言刚一晋升文华殿大学士,他就改口了,这种软性马屁拍得很让夏言受用,两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本场考试五道策论题中的前四道是他们出的,规规矩矩,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有最后的一道时务题是皇上出的,眼下考生们骚动不止,显然是最后一题出了问题,不待严嵩提醒,夏言就已经反应过来了。
关键是第五题是什么夏言也不知道,题目是昨晚皇上派锦衣卫送来的,一直不让开封,所以他们也没有得见。
此时,坐在考舍里的徐阶正将前四道策论题的题目,抄写在贡院发的草稿纸上,他听到那一道道由远及近的倒吸凉气声,心里也是奇怪,第五题的题目究竟是什么?让这帮人如此手足无措。
很快差役便举着公示板来到徐阶的面前,他抬头一看,也是傻了眼!
“汉之桑弘羊,唐之刘晏,宋之王安石,皆一时之能臣,虽兵事不断,国家取用终不乏,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