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大明改稻为桑 > 第二十二章 借钱

第二十二章 借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明改稻为桑!

对于如何弥补今年的户部亏空,杨廷和领着六部阁臣商量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定下了两个较为稳妥的办法。

一是从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等肥差部门借钱。别看光禄寺只是个负责办酒席的机构,这其中的油水可大了,还有太仆寺虽然只是养马的,鸿胪寺只是招待外宾的,但只要是熟悉社会规则的人都知道,这些搞脸面装饰的部门,都是油水很大的部门。毕竟对于中国人而言,打肿脸装胖子可是老传统了。

二就是反“贪”。这事杨廷和早就想干了,但之前一直忙着和小皇帝斗法,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

毕竟正德皇帝那几个干儿子可是肥得流油啊,正德皇帝朱厚照还在世时,杨廷和拿他们没办法,现在他可不会手下留情。

至于户部度支郎中提出的向地方加派税银的办法,杨廷和与几位阁臣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不采用。

这几年湖广、江西等地连受灾害,流民无数,盗贼横生,这种情况下要是再加派税银,恐怕会引发官逼民反的恶果。

杨廷和在与光禄寺卿、太仆寺卿、鸿胪寺卿三人反复沟通以后,最终才让三人不情不愿地掏出了两百七十万两银子。

其中光禄寺一家就掏出了一百多万两银子,极大缓解了杨廷和的燃眉之急。

当然,这些钱也不好拿,为了避免以后杨廷和赖账,三人在掏钱前强烈要求杨廷和写下借条,还规定了利息。

杨廷和现在为了搞钱,别说什么借条、利息,就是把他自己给卖了,他都肯干。

不就是借条吗?我写。

不就是利息吗?我认。

赶在年关到来之前,杨廷和一共筹集到了四百多万两银子,不仅填补了亏空,还在户部的账本上结余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有了银子,户部也有了底气,明年便是有什么大灾小难也不怕。

但杨廷和知道这种事,可一不可二,要是明年的税收再不给力,那这个家就真不好当了,毕竟京城里的贪官能抄家的他都抄了,明年是真找不到抄家的了!

还有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那里,全靠着他有点名声,才能把钱借出来,这钱还是要还回去的。

眼下寅吃卯粮,尚能度日,往后要是再无改观,那就真不好办了。

乾清宫里,朱厚熜看着内阁递上来的奏本,叹了一口气,“也真是难为杨首辅了!”

大明朝的财政从八八爷以后就没好过,八八爷当了皇帝后,搞卫所制度,曾夸下海口,“吾养百万兵,不费百姓一粒米。”

确实,在洪武朝卫所制度还运行得下去,那时的北元势力被明军追亡逐北,打得居无定所,再加上有亲王守边,军队开支都不大。

可八八爷一死,朱老四夺位后,对这些同样守边的亲王就放心不下了,总怕自己的这几个兄弟又玩靖难这一手,因而剥夺了他们的兵马,只留下一些看家护院的人手。自此以后,亲王守边便成虚设。

再加上北元势力卷土重来,大明帝国在九边重镇的开支逐年增大,偏偏这种情况下,卫所制度还崩坏了!

所谓的卫所制度,就是屯兵制,戍边的军队在军镇周围有自己的田地,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然而时日一久,就发生了军官和地方长官侵占军田的现象,军户过不下去便纷纷逃亡。

万历朝以后,明军中家丁盛行,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外就是宗室人员的庞大开支。

偏偏大明朝这个时候还碰上了小冰河期,天气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税收一直不给力。

就这么说吧,大明朝的税收巅峰是在万历朝时期,张居正改革后,朝廷一年的税收能达到两千两百万两银子。

而偏安一隅的南宋,一年的税收是在六千万两白银左右。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别呢?

主要还是因为,明朝的税收是以农业税为主,而南宋则是以商业税为主,南宋的一个市舶司就能贡献全国财政三分之一的收入,这怎么比?

一边是税收制度的不给力,一边是急剧增加的国家支出,杨廷和这个家确实不好当!

朱厚熜坐回龙椅上,看向站在左右两列的张璁和夏言道,“你们也来议一议,如何增加明年的税银?”

张璁是打过腹稿的,他道,“臣来京师时,曾目睹地方藩王、官吏、豪绅兼并土地,豪者阡陌纵横,贫者无立锥之地,偏偏这些人还不用缴税,因此臣请陛下下旨抑制土地兼并,还土地于民。”

朱厚熜点点头,这个确实应该做,虽然眼下还不到动藩王们利益的时候,但打击那些豪绅还是可以的。

朱厚熜于是道,“待明年初,朕任你为监察御史,巡访地方,勘察土地兼并的事宜。”

“臣领旨!”张璁回道。

夏言这时禀告道,“臣前几日曾与桂大人商议此事,他以为当下的税收制度急需改革,地方缴纳税收除了银子外还有实物,其中的实物因定价不一,故借其贪墨者甚多。”

夏言自从出仕以来,一直担任兵科给事中等职务,对地方所知不多,但他想起前几日与桂萼的谈话,其中所谈及的缴税方式问题,引起了他的注意,因此借着这个机会说出来,恰巧今日桂萼有事未至。

实物缴税问题很多,不仅牵扯到运输保存等问题,还有一个定价的问题,这里面猫腻很多,朱厚熜前世便曾疑惑,为什么要实物缴税呢?直接缴纳银子不好吗?

后来朱厚熜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其中的缘故,原来八八爷在搞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时,是故意这样做的,为得就是避免官府横征暴敛,以致老百姓卖儿卖女。

在八八爷想来,实物缴税最大的好处就是,官员为了征税,就必须努力劝课农桑。

地里面有什么,农民就缴纳什么!

可问题是,这样一来,缴税的成本就太高了!

例如,一个人种橘子树,那他缴纳的就是橘子,可橘子这玩意保存不了多久啊,多放一段时间就坏了!

因此朝廷征收的税银远远小于账册上的东西,这也是明朝后来改用“一条鞭法”的原因。

当然,“一条鞭法”也有问题,老百姓为了缴纳银子,就必须把实物卖出去换成银子,地方豪绅借此抬高银价,剥削百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