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之海上霸业 > 第72章 合浦太守

第72章 合浦太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之海上霸业!

四月十六,徐晃押着贡品到了京城,先去拜访刘羿义兄、锦衣卫冯文,讲了这次到京城的目的和买马之事。

冯文说:“买马不难,少府那边就有许多马,500匹不多,他们应该可以私下卖给你,我帮你联系,等我消息。刘羿的奏章,我也帮你转给季伝。”

“那就多谢冯大人了,我在驿馆等候。”

季伝得到刘羿奏章,涉及贡品大事,不敢怠慢,立即呈给张让,张让也迅速呈给皇上刘宏。

刘宏问:“零陵郡平叛进展如何?”

“尚在进行。”

刘宏怒道:“小小民变也处理不好,要他们何用?要不朝廷派兵清剿?”

张让摇摇头:“要调动兵马,准备军需,再到零陵,半年都过去了。”

“那贡品不是运不过来了?”

“也不难办。那小子不是说要重兵押送吗?徐纹仅一县确实难养兵,如若给他合浦郡,问题不就迎刃而解?”

“合浦蛮荒小郡,对朝廷无足轻重,给他还省心,只恐大臣反对。”刘宏想到朝会肯定无法通过,心情就不好。

“刘羿本是郡守,并未升职,徐纹本在合浦,只是任职调整,可不经朝议。”

“可行?”

“就算大臣们知道,诏令已下,只得不了了之,加之合浦郡众人未必有兴趣,估计没人死谏。”

“那就劳烦让父处置,务必让贡品按时到达京城。”

“诺!”

……

有冯文牵线搭桥,500匹马很快落实,定于四月二十二在城外一农庄交马。徐晃十分高兴,去向冯文辞行。

冯文大笑:“不用辞行,吾与将军同往。我那兄弟当真官运亨通,又升官了。”

“升任何职?”

“合浦郡太守。”

徐晃一听满心欢喜,拜曰:“多谢大人的提携。”

冯文摇头:“可不是我的功劳,是这小子诡计多端,让皇上上当,不过张让应该是清楚的,只是做了顺水人情。”

徐晃不懂政治,不知道冯文这些话的意思,反正主人升官,他就高兴。

四月二十二,徐晃跟着冯文出城,去取了500匹战马,开始往徐纹前进。

徐晃说:“末将还要招500骑兵。”

冯文说:“有500羽林军给你撑腰,你找个地方招就是了,没人敢找你的麻烦。”

不过,冯文队伍里还有50多个便衣汉子,徐晃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冯文不介绍,也不好打听。冯文呢,不知道刘羿对这些人的安排,是否该让徐晃知道,所以也没有介绍。

……

椹川城的土地拍卖果然十分顺利,有刘羿在造船厂的一番鼓动,大家对椹川的发展都信心满满。

拍卖由郡丞郭进主持,这次拍卖主要有城内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城外码头区一半作坊区。拍卖只进行了半天就完成认购。其中糜家买的最多,占了整个销售量的三分之一。大家也明白,糜竺把妹妹嫁给刘羿,一些资产肯定要转移到徐纹来,徐纹县城剩余地盘不多,椹川就成了首选。所以大家也没有和糜家过多争抢。糜家也很知趣,购得差不多了就不再报价,要不然凭糜家的财力,还可以多买。

但这样一来,就有一些人没有收获,刘羿只得出面安抚大家,说以后还有机会,只要大家集钱就行。于是刘羿又给大家介绍珠崖岛的情况,当大家听说珠崖岛水稻一年三熟,又动起了心思。

土地拍卖完成,资金也不愁了。椹川城建设随即拉开帷幕。刘羿的计划是先建码头后建城,于是组织大家到河边举行了开工典礼。

至此,椹川的事就算告一段落。刘羿叫郭进带大家回徐纹,自己则留下来,研究藤甲。

椹川已建起葛根粉生产作坊,藤甲生产也放在作坊内。据刘羿了解,藤甲确实是后世布依族的防身护具,被称为“布掉高”。他们的制作方式较为复杂,先将青藤经过晒干、手工编织、生桐油浸泡制作,之后再进行多次浸泡和晾干,一套藤甲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藤甲的优点是重量轻、不怕水、透气性强。最大的缺陷是怕火,诸葛亮就演绎过火烧藤甲兵的大剧。

但制作藤甲需要两年时间,刘羿显然等不及。想到木材的油浸工艺,刘羿立即组织实验,折腾了几次,依然不成功。最后,刘羿只好放弃。“罢了,两年就两年,就让他们慢慢做好了。”

其实刘羿制作藤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装备水军。船上作战空间狭小,穿藤甲轻便,便于作战,加上藤甲有浮力,士兵落水相当于有了救生装置。

刘羿又顺便考察了椹川安置的难民,对高岭土、玻璃用砂等自然资源也进行了考察。

这一次,刘羿在椹川一共呆了20多天,算是在外面呆得比较久的一次,回到徐纹,已经五月底了。

回到家,自然受到热烈欢迎。现在家里人多,分成两桌吃饭。刘羿家一桌,丫鬟、仆妇一桌。可小妹刘钰依然没有丫鬟。刘羿问:“怎么你也学你二哥,不要丫鬟了?”

刘钰哼一声:“还不是怪你。”

刘羿笑道:“找不到人怪了,就怪我。你找不到丫鬟和我有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那个费娇非要做我的丫鬟,说是住在我们家里,有机会把你拿下,结果等了几天没来,我去打听,说那个该死的费钦把她送回合浦了,搞得我心里难受了好多天。”

黄莺儿和糜贞都用大眼睛盯着刘羿。

刘羿赶紧解释:“这事和我没关系,我压根儿就不知道。”

“大哥确实不知道,我证明。当时我劝他不要找大哥了,找二哥多好,二哥光棍一个,让她心痛一下二哥,可她没同意。”

刘昀一听不高兴了:“谁说我光棍一个,我也有意中人。好了,我今天就宣布了。我那姑娘叫陈琦琦,扬州吴郡人,是商船运过来的难民,现在在熏鱼厂上班。因家境贫穷,没读过书,我怕说出来大家小瞧她,现在天天教她学文化,想过些日子再带来介绍给大家。”

母亲一听高兴了,笑得很甜:“告诉姑娘,她婆婆也是穷苦人出身,也不识字,不会嫌弃她。”

刘昀一听很高兴,眼巴巴看着刘羿。

刘羿问:“多大了?”

“15岁。”

刘羿点头:“我不嫌弃她,但暂时不要带到家里来。”

刘钰一下跳起来:“你这不还是嫌弃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