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概要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命运三国龙套觅封侯之定鼎中原篇!
成都事了,马谡就赶回长安,与诸葛亮商讨一下将来天下局势,此时蜀汉作用雍州、凉州、益州三地,已是有了当年汉高祖刘邦定鼎天下的地盘。
虽然关中雍州之地不比当年富裕繁盛,但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关中之地还是颇有可观之处的,蜀汉有此三州之地,不说力压曹魏,也算是有了与曹魏分庭抗礼的资本。
于是朝野上下渐渐有了一种声音,那就是不用急着北伐曹魏,而是仿效当年越王勾践的故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花一代人的时间巩固蜀汉现有地盘,待下一代人再与曹魏一争高下。
此种言论大有人赞同,所以诸葛亮才特地找来自己的学生兼女婿马谡商讨,而马谡作为穿越众,在后世读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深知诸葛亮“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思想。
在知道答案的前提下,明白诸葛亮只是想要一些论据支持自己的想法而已,于是便搬出了后世的简易数学应用题出来论述。
假设曹魏现在实力为五,蜀汉实力为三,每年各自增加十分一的实力,那么十年之后,曹魏的实力就是十,蜀汉则为六,双方的实力差距非但没有缩短,还越来越大了。
如此推算之下,除非蜀汉势力的增长能够达到曹魏的两倍,也就是十分之二,那么十年之后,蜀汉实力为九,曹魏实力为十,这才算是勉强追上了曹魏的国力。
这只是简单的推算,毕竟谁也不能说只有自己在不断壮大,敌国却是原地踏步的,而现实中,这种差距只会更大,因为国家实力的增长并不是单纯计算增长的,而是叠加计算,也是“利滚利”的方式。
也就是今年计算基数是五,一年增长十分之一,下年的计算基数就是五点五,所以现实中如果处于弱势的蜀汉,要在十年内追上曹魏的话,其国力增长速度应该要达到曹魏的三倍左右。
这样的话,就算是自比管乐的诸葛亮,估计也不敢拍着胸口说自己能够做到的了,毕竟就算是后世科技发达的时代,最称为火箭速度发展经济的赤兔国,其Gdp增长速度也就是其最大对手的两倍多而已,三倍速度发展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了。
如此简单用数字形式说明之后,马谡和诸葛亮就得出了若是蜀汉和曹魏比拼发展的话,最后败下来的必定是蜀汉。
蜀汉要谋求兴复汉室的话,必定不能采取这种希望下一代胜过曹魏的战略,而是要在这一代内分胜负,毕竟这个时候,论文臣武将,蜀汉这边的人才还是胜过曹魏一方的,不论是内政还是军事,蜀汉还是优胜过曹魏的。
但是等到这一代人才凋零之后,下一代人才是否能够胜过曹魏或是与曹魏不相伯仲,那就真的是只有天知晓了。
于是马谡就与诸葛亮商定了,三年之后必定再次发动北伐,若是能够一举攻破曹魏最好,就算不能,也要攻下司隶,重新让大汉光复洛阳古都。
只要达到光复洛阳的目标,诸葛亮就能利用先主刘备经营一生的仁义声望以及人脉,有七八成把握能够撬动整个天下局势。
因为刘备一生征战,从北方幽州涿郡起兵,转战到徐州,又到了南方荆州,最后西入益州,其足迹可谓是踏遍整个华夏了。
而刘备这人又是一个善于笼络人心的角色,在各州各地都有不少故交,加上其经营了一生的仁义人设,天然就让人有好感。
虽然好感这东西,在蜀汉势弱的时候不能发挥作用,历史上的蜀汉,在势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慢慢衰弱下去,最终灭亡。
但是只要蜀汉能够向天下展现出其不输曹魏,甚至是略有优胜的实力的话,那么就像汉光武帝刘秀当年一样,做到天下景从,速定中原的局势,诸葛亮也是自信能够做到的。